【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以及自动上线小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工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以及自动上线小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自动化上线设备中,为了减轻人工压力,多采用一种单向自动上线的定点定工位的自动化小车来代替人力,尤其是汽车工业中例如LC-SUMA线中,标注箱体数量非常庞大,但是受到现有场地的限制不能多条线路并行,采用原有的单向自动上线的定点定工位的方式就很难满足要求,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增加生产成本。而常用的单向自动上线小车的顶升机构是不适用于双向自动上线小车的,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伸缩叉和顶升机构配合工作,根据生产线上料架的位置在车体运行方向的两侧将料架搬运至车体上,实现双向取料,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所述双向取料机构包括伸缩叉以及顶升机构,所述伸缩叉包括上叉、中叉以及下叉,所述下叉固定在车体上,所述中叉、上叉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安装在所述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取料机构(2)包括伸缩叉(3)以及顶升机构(4),所述伸缩叉(3)包括上叉(31)、中叉以及下叉,所述下叉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中叉、上叉(31)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安装在所述下叉上且所述中叉、上叉(31)可相对所述下叉往复滑动,所述中叉、上叉(31)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车体(1)的运行方向垂直设置,/n所述顶升机构(4)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顶升机构(4)呈对角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1)沿运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驱动单元(5)、轮组(6)、绕线绳(13)、滑动杆(7)、两个顶升杆(8)、两个顶升杆安装座(9)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取料机构(2)包括伸缩叉(3)以及顶升机构(4),所述伸缩叉(3)包括上叉(31)、中叉以及下叉,所述下叉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中叉、上叉(31)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安装在所述下叉上且所述中叉、上叉(31)可相对所述下叉往复滑动,所述中叉、上叉(31)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车体(1)的运行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顶升机构(4)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顶升机构(4)呈对角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1)沿运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驱动单元(5)、轮组(6)、绕线绳(13)、滑动杆(7)、两个顶升杆(8)、两个顶升杆安装座(9)以及两个拉伸弹簧(10),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5),固定在所述车体(1)上;
所述轮组(6)包括上轮(61)、下轮(62)以及中间轮(63),所述上轮(61)、下轮(62)以及中间轮(63)所在圆心的连线呈三角分布,所述上轮(61)、下轮(62)以及中间轮(63)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驱动单元(5)与所述下轮(62)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单元(5)驱动所述下轮(62)可沿垂直于所述车体(1)的运行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所述顶升杆安装座(9)固接于所述上叉(31)上,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所述顶升杆(8)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所述顶升杆安装座(9)上,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所述拉伸弹簧(10)分别与两个顶升杆(8)对应设置,所述拉伸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升杆(8)以及所述顶升杆安装座(9)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拉伸弹簧(10)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四个所述顶升杆(8)分别处于所述车体(1)的四角;
所述滑动杆(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车体(1)运行方向垂直设置,且所述滑动杆(7)可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所述上叉(31)上;
所述绕线绳(13)一端与所述中叉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绳(13)的另一端绕过所述中间轮(63)、上轮(61)、下轮(62)后与所述滑动杆(7)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杆(7)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牵引绳(14),两个所述牵引绳(14)分别与同一个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顶升杆(8)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14)与所述顶升杆(8)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个与所述上叉(31)转动连接的导线轮(15),所述导线轮(15)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烁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