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以及自动上线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56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以及自动上线小车,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伸缩叉和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驱动单元、轮组、绕线绳、滑动杆、顶升杆、顶升杆安装座和拉伸弹簧,轮组包括上轮、下轮、中间轮,顶升杆对应铰接在顶升杆安装座上,拉伸弹簧的两端与顶升杆、顶升杆安装座连接,绕线绳一端与中叉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中间轮、上轮、下轮后与滑动杆连接,滑动杆另一端设有牵引绳,牵引绳与顶升杆对应连接,伸缩叉和顶升机构配合工作,根据生产线上料架的位置在车体运行方向的两侧将料架从线边工位上搬运至车体上或将车体上的料架推送到线边工位上,实现双向取料、自动上下线。

A kind of two-way reclaiming mechanism for automatic on-line trolley and automatic on-line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以及自动上线小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工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以及自动上线小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自动化上线设备中,为了减轻人工压力,多采用一种单向自动上线的定点定工位的自动化小车来代替人力,尤其是汽车工业中例如LC-SUMA线中,标注箱体数量非常庞大,但是受到现有场地的限制不能多条线路并行,采用原有的单向自动上线的定点定工位的方式就很难满足要求,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增加生产成本。而常用的单向自动上线小车的顶升机构是不适用于双向自动上线小车的,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伸缩叉和顶升机构配合工作,根据生产线上料架的位置在车体运行方向的两侧将料架搬运至车体上,实现双向取料,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所述双向取料机构包括伸缩叉以及顶升机构,所述伸缩叉包括上叉、中叉以及下叉,所述下叉固定在车体上,所述中叉、上叉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安装在所述下叉上且所述中叉、上叉可相对所述下叉往复滑动,所述中叉、上叉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垂直设置,所述顶升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顶升机构呈对角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沿运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驱动单元、轮组、绕线绳、滑动杆、两个顶升杆、两个顶升杆安装座以及两个拉伸弹簧,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轮组包括上轮、下轮以及中间轮,所述上轮、下轮以及中间轮所在圆心的连线呈三角分布,所述上轮、下轮以及中间轮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下轮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下轮可沿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顶升机构中的两个所述顶升杆安装座固接于所述上叉上,所述顶升机构中的两个所述顶升杆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所述顶升杆安装座上,所述顶升机构中的两个所述拉伸弹簧分别与两个顶升杆对应设置,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升杆以及所述顶升杆安装座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拉伸弹簧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四个所述顶升杆分别处于所述车体的四角;所述滑动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车体运行方向垂直设置,且所述滑动杆可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所述上叉上;所述绕线绳一端与所述中叉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中间轮、上轮、下轮后与所述滑动杆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牵引绳,两个所述牵引绳分别与同一个所述顶升机构中的两个顶升杆对应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化小车运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顶升机构,与自动化小车配合使用的料架上预设有与顶升杆配合的卡槽,初始状态下,顶升机构上的两个顶升杆处于站立状态。需要在生产线上取料时,根据生产线的指定工位,驱动单元驱动上轮或者下轮沿垂直于车体的运行方向移动,使得绕在上轮、中间轮以及下轮上的绕线绳被撑开,由于绕线绳为定长,带动滑动杆在车体上滑动,从而带动滑动杆上的牵引绳拉动顶升杆绕着铰接点转动,同时拉伸弹簧被拉伸储存弹性势能,顶升杆降下来,然后车体通过控制上叉以及中叉相对于下叉滑动,使得伸缩叉沿垂直于车体运行方向的方向整体延展伸开,从而带动上叉上的顶升机构运动至生产线料架的下方,到达料架预设的卡槽位置后,驱动单元释放,顶升杆在拉伸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反向转动至站立状态,与料架预设的卡槽卡住,通过上叉、中叉的回缩运动,将与顶升杆卡住的料架从生产线上搬运至车体上,完成物料的自动下线;之后,自动化小车将料架运输到另一指定工位,车体通过控制上叉以及中叉相对于下叉滑动,使得伸缩叉沿垂直于车体运行方向的方向整体延展伸开,将料架推送到线边工位上,同理,驱动单元驱动顶升杆降下来,顶升杆与料架卡槽分离,上叉、中叉回缩,将料架放在指定工位上,完成物料的自动上线。如此循环,通过伸缩叉的自动伸缩运动和顶升杆的自动升降运动,实现小车对物料的自动上下线任务。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绳与所述顶升杆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个与所述上叉转动连接的导线轮,所述导线轮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牵引绳绕在所述导线轮上并处于所述引导槽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牵引绳在被滑动杆拉动之后牵引绳在引导槽中运动,由于牵引绳与导线轮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更为顺畅地带动顶升杆绕着铰接点转动,实现顶升杆的升降状态。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的端部与所述下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上对应两个所述顶升机构设置有两个手动释放机构,所述手动释放机构包括释放轴、单层释放轮、双层释放轮、固定座、脚踏、钢丝绳、手动释放链条拉杆;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车体底部,所述释放轴可转动地装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释放轴轴线与所述车体运行方向平行,所述释放轴外侧端固定一所述脚踏,内侧端依次固定所述单层释放轮、双层释放轮;所述手动释放链条拉杆可沿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手动释放链条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轮组中的上轮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穿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单层释放轮轮沿上固定有所述钢丝绳,通过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手动释放链条拉杆远离所述上轮的一端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踩下某一脚踏时,与该脚踏连接的释放轴旋转,带动其上的单层释放轮旋转,固定在该单层释放轮上的钢丝绳通过手动释放链条拉杆拉动轮组中上轮沿垂直于车体运行方向的方向移动,即可将其控制的同侧的两个顶升杆同时降下来,实现人工升降顶升杆。进一步的,所述手动释放链条拉杆的外壁上套设有压缩弹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手动链条拉杆被钢丝绳拉动时压缩弹簧被压缩储存弹性势能,当操作人员松开脚踏之后,压缩弹簧产生的弹力带动手动链条拉杆回复原状,从而带动轮组上的上轮回复原位,方便上轮下次正常使用。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手动释放机构上的两个所述双层释放轮传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释放轴旋转的同时,亦带动固定其上的双层释放轮旋转,该双层释放轮带动另一个手动释放机构中的双层释放轮旋转,固定在此手动释放机构上释放轴的上单层释放轮通过钢丝绳拉动与之相连接的手动释放链条拉杆,进而拉动与手动释放链条拉杆相连接的轮组中上轮移动,即可将与该手动释放链条拉杆相连接的两个顶升杆同时降下来,实现踩下某个脚踏时同时将四个顶升杆降下来。进一步的,所述双层释放轮两轮沿分别连接有通过两传动绳,两个所述传动绳的另一端分别与另一个所述双层释放轮的两轮沿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两个手动释放机构上的两个双层释放轮的传动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实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上线小车,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均设置顶升机构,小车本体在运行过程中的两侧均可直接对生产线进行搬运料架或货物,实现双向自动小车双向取物的功能,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自动上线小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所述伸缩叉,所述车体上沿其运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的双向取料机构,所述双向取料机构包括伸缩叉以及顶升机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所述伸缩叉,所述车体上沿其运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顶升机构,两组所述顶升机构呈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取料机构(2)包括伸缩叉(3)以及顶升机构(4),所述伸缩叉(3)包括上叉(31)、中叉以及下叉,所述下叉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中叉、上叉(31)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安装在所述下叉上且所述中叉、上叉(31)可相对所述下叉往复滑动,所述中叉、上叉(31)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车体(1)的运行方向垂直设置,/n所述顶升机构(4)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顶升机构(4)呈对角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1)沿运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驱动单元(5)、轮组(6)、绕线绳(13)、滑动杆(7)、两个顶升杆(8)、两个顶升杆安装座(9)以及两个拉伸弹簧(10),其中,/n所述驱动单元(5),固定在所述车体(1)上;/n所述轮组(6)包括上轮(61)、下轮(62)以及中间轮(63),所述上轮(61)、下轮(62)以及中间轮(63)所在圆心的连线呈三角分布,所述上轮(61)、下轮(62)以及中间轮(63)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驱动单元(5)与所述下轮(62)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单元(5)驱动所述下轮(62)可沿垂直于所述车体(1)的运行方向往复移动;/n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所述顶升杆安装座(9)固接于所述上叉(31)上,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所述顶升杆(8)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所述顶升杆安装座(9)上,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所述拉伸弹簧(10)分别与两个顶升杆(8)对应设置,所述拉伸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升杆(8)以及所述顶升杆安装座(9)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拉伸弹簧(10)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四个所述顶升杆(8)分别处于所述车体(1)的四角;/n所述滑动杆(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车体(1)运行方向垂直设置,且所述滑动杆(7)可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所述上叉(31)上;/n所述绕线绳(13)一端与所述中叉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绳(13)的另一端绕过所述中间轮(63)、上轮(61)、下轮(62)后与所述滑动杆(7)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杆(7)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牵引绳(14),两个所述牵引绳(14)分别与同一个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顶升杆(8)对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取料机构(2)包括伸缩叉(3)以及顶升机构(4),所述伸缩叉(3)包括上叉(31)、中叉以及下叉,所述下叉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中叉、上叉(31)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安装在所述下叉上且所述中叉、上叉(31)可相对所述下叉往复滑动,所述中叉、上叉(31)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车体(1)的运行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顶升机构(4)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顶升机构(4)呈对角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1)沿运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驱动单元(5)、轮组(6)、绕线绳(13)、滑动杆(7)、两个顶升杆(8)、两个顶升杆安装座(9)以及两个拉伸弹簧(10),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5),固定在所述车体(1)上;
所述轮组(6)包括上轮(61)、下轮(62)以及中间轮(63),所述上轮(61)、下轮(62)以及中间轮(63)所在圆心的连线呈三角分布,所述上轮(61)、下轮(62)以及中间轮(63)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驱动单元(5)与所述下轮(62)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单元(5)驱动所述下轮(62)可沿垂直于所述车体(1)的运行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所述顶升杆安装座(9)固接于所述上叉(31)上,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所述顶升杆(8)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所述顶升杆安装座(9)上,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所述拉伸弹簧(10)分别与两个顶升杆(8)对应设置,所述拉伸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升杆(8)以及所述顶升杆安装座(9)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拉伸弹簧(10)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四个所述顶升杆(8)分别处于所述车体(1)的四角;
所述滑动杆(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车体(1)运行方向垂直设置,且所述滑动杆(7)可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所述上叉(31)上;
所述绕线绳(13)一端与所述中叉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绳(13)的另一端绕过所述中间轮(63)、上轮(61)、下轮(62)后与所述滑动杆(7)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杆(7)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牵引绳(14),两个所述牵引绳(14)分别与同一个所述顶升机构(4)中的两个顶升杆(8)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线小车用双向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14)与所述顶升杆(8)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个与所述上叉(31)转动连接的导线轮(15),所述导线轮(15)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烁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