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5367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该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光强传感器;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其设置在所述门框侧边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其设置在所述门框侧边上,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热释电传感器,其设置在室内,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监测室内是否有人,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以及工作光源,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其的打开或者关闭。采用上述设计,当人体一跨入房间以后,灯光就会亮起,不会出现由于没有进入热释电传感器范围,而不开灯的问题。

An intelligent light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灯光控制是基于电力线网络,利用电力线载波技术以及电力线信息传输X10协议,实现电话远程控制、集中控制、无线遥控、电脑控制、定时控制、网络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并提供灯光软启、调光、亮度记忆、场景记忆等智能化操作和管理。现在市面上的控制系统一般都是采用单一的热释电传感器来进行灯光亮暗的控制,由于热释电传感器传感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房间门口位置较偏,与热释电传感器位置较远时,当开门以后,需要进入房间一定的距离,房间内的灯光才能亮起,相当麻烦。因此,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用于对整个系统的信号接收和处理;光强传感器,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感应当前环境的光强,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第一红外发射器,其设置在门框侧边上,其发射方向与人体进出门框的方向相垂直;第一红外接收器,其设置在所述门框侧边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第二红外发射器,其设置在门框侧边上,其发射方向与人体进出门框的方向相垂直,且不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所在的平面内;<br>第二红外接收器,其设置在所述门框侧边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热释电传感器,其设置在室内,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监测室内是否有人,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以及工作光源,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其的打开或者关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定时器,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自行设定时间,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信号,通过所述控制器强行关闭所述工作光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语音接收器,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接收外界的语音控制命令,来控制所述工作光源的打开或者关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备用光源,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在工作光源关闭后,继续照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30cm-50c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器设置在墙面上,其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30cm-150c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释电传感器设置在天花板上,且位于房间中心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光源和所述备用光源的色温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光源的色温在3000K-6000K之间,所述备用光源的色温在3000K以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其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内;无线遥控器,其与所述控制器内的所述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无线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发送控制指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上述设计,当人体一跨入房间以后,灯光就会亮起,不会出现由于没有进入热释电传感器范围,而不开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用于对整个系统的信号接收和处理;光强传感器,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感应当前环境的光强,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第一红外发射器,其设置在门框侧边上,其发射方向与人体进出门框的方向相垂直;第一红外接收器,其设置在所述门框侧边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第二红外发射器,其设置在门框侧边上,其发射方向与人体进出门框的方向相垂直,且不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所在的平面内;第二红外接收器,其设置在所述门框侧边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热释电传感器,其设置在室内,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监测室内是否有人,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以及工作光源,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其的打开或者关闭。具体地,本方案在实施时,首先通过光强传感器来测定房间内的光线强度,当光线强度低于设定的光强阈值时,此时光强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接收该信号,控制整个系统开始工作。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准确的进行判断,可以在房间的多个位置设置多个光强传感器,可以设置当所有传感器中只要有一个传感器的光强低于设定阈值就控制整个系统开始工作,这种方式避免了房间某些区域在不开灯的情况下过于阴暗的问题。同时,为了节约成本,本方案还可以在特定的,人体活动较多的区域内设置光强传感器,通过对该区域的监控,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这种方式,大大节约了整个系统的电能损耗。当整个系统工作时,在人体经过门框时,由于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形成的平面不在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形成的平面内,人体会先对第一红外发射器或者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进行遮挡,只要对其遮挡,那么第一红外接收器或者第二红外接收器在这段时间内就无法接收到红外信号,此时,其就会想控制器发出信号,通过控制器接收到的第一红外接收器的信号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的信号的先后顺序,来判断,人体是出门还是进门,当判断为进门时,此时控制器就会发出信号,控制工作光源工作,对房间内进行照明。当判断为出门时,此时控制器不发出控制指令。还有,本方案还设计了热释电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覆盖在房间内人体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当这些区域内无人体活动时,此时可以判断为房间内没人,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通过控制器将工作光源关闭。需要说明的是,人体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不包括门口,由于门口只是一个进出口,这里的人体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指的是房间中心位置或者中心周边用于工作、学习或者生活的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定时器,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自行设定时间,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信号,通过所述控制器强行关闭所述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n控制器,用于对整个系统的信号接收和处理;/n光强传感器,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感应当前环境的光强,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n第一红外发射器,其设置在门框侧边上,其发射方向与人体进出门框的方向相垂直;/n第一红外接收器,其设置在所述门框侧边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n第二红外发射器,其设置在门框侧边上,其发射方向与人体进出门框的方向相垂直,且不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所在的平面内;第二红外接收器,其设置在所述门框侧边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n热释电传感器,其设置在室内,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监测室内是否有人,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以及/n工作光源,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其的打开或者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器,用于对整个系统的信号接收和处理;
光强传感器,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感应当前环境的光强,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
第一红外发射器,其设置在门框侧边上,其发射方向与人体进出门框的方向相垂直;
第一红外接收器,其设置在所述门框侧边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
第二红外发射器,其设置在门框侧边上,其发射方向与人体进出门框的方向相垂直,且不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所在的平面内;第二红外接收器,其设置在所述门框侧边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相对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
热释电传感器,其设置在室内,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监测室内是否有人,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以及
工作光源,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其的打开或者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定时器,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自行设定时间,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信号,通过所述控制器强行关闭所述工作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语音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力王晟涂俊峰李小波林偲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