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包括无人机机身,所述无人机机身内安装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的气管与微型伸缩杆的通气孔连通,微型伸缩杆安装在无人机起落架内,并与设置在无人机起落架内的凹形吸盘连接,微型伸缩杆的通气孔与凹形吸盘的内腔连通,且凹形吸盘设置有微型泄压阀,所述微型泄压阀与无人机机身内的控制电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人机起落架结构,使得无人机在起降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的起飞与降落,确保了无人机使用的可靠性。
A landing gear structure of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
技术介绍
无人飞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飞机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经爆发,而民用无人机市场处于爆发前夜。民用无人机未来的发展重点则在于主观的无人机使用方式和使用安全方面。而传统的民用无人机均由自身携带的电池作为动力能源,这种由电池提供动力能源的民用无人机,一般续航时间比较短,一般解决的办法是减轻无人机自身的重量以达到更长的续航时间,由于民用无人机重量的减轻,使得无人机在起降时未离开地面和降落后未停靠安全的两种情况时,由于自身重量轻,加上旋转的旋翼产生巨大的气流,相对地面巨大的气流对无人机造成位移,容易使无人机侧翻,造成无人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以便无人机在起降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的起飞与降落,确保了无人机使用的可靠性。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包括无人机机身,所述无人机机身内安装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的气管与微型伸缩杆的通气孔连通,微型伸缩杆安装在无人机起落架内,并与设置在无人机起落架内的凹形吸盘连接,微型伸缩杆的通气孔与凹形吸盘的内腔连通,且凹形吸盘设置有微型泄压阀,所述微型泄压阀与无人机机身内的控制电源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凹形吸盘下端面与无人机起落架下端面齐平。进一步地,所述凹形吸盘下端面露出无人机起落架下端。进一步地,所述凹形吸盘为塑性凹形吸盘。进一步地,所述凹形吸盘包括上凹形吸盘和下凹形吸盘。进一步地,所述下凹形吸盘设置排气孔。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起落架安装在无人机机身的下端面。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起落架安装在旋翼的下端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在无人机起飞前,微型气泵通过气管对停靠在起飞平台上的无人机起落架内的凹形吸盘抽取大气压,通过控制电源控制泄压阀关闭,当凹形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足够使凹形吸盘吸起飞平台,无人机打开旋翼使的旋翼能够将无人机带动起飞时,通过控制电源控制泄压阀打开,使凹形吸盘内的大气压与外部大气压一致,这时无人机可平稳的起飞离开起飞平台,确保了无人机起飞的安全性。在无人机降落时,无人机缓慢停靠在停靠平台上,无人机起落架内的凹形吸盘对准停靠平台,通过控制电源控制泄压阀关闭,微型气泵通过气管对凹形吸盘抽取大气压,使得凹形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无人机起落架紧紧的停靠在停靠平台,防止无人机受到侧风的影响,而使无人机产生移动,甚至侧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人机机身与无人机起落架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人机起落架与凹形吸盘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凹形吸盘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人机机身,2-微型气泵,3-微型伸缩杆,4-无人机起落架,5-凹形吸盘,51-上凹形吸盘,52-下凹形吸盘,6-微型泄压阀,7-旋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3所示,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包括无人机机身1,所述无人机机身1内安装有微型气泵2,所述微型气泵2的气管与微型伸缩杆3的通气孔连通,微型伸缩杆3安装在无人机起落架4内,并与设置在无人机起落架4内的凹形吸盘5连接,微型伸缩杆3的通气孔与凹形吸盘5的内腔连通,且凹形吸盘5设置有微型泄压阀6,所述微型泄压阀6与无人机机身1内的控制电源电性连接。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在无人机起飞前,微型气泵2通过气管对停靠在起飞平台上的无人机起落架4内的凹形吸盘5抽取大气压,通过控制电源控制泄压阀6关闭,当凹形吸盘5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足够使凹形吸盘5吸起飞平台,无人机打开旋翼7,使旋翼7能够将无人机带动起飞时,通过控制电源控制泄压阀6打开,使凹形吸盘5内的大气压与外部大气压一致,这时无人机可平稳的起飞离开起飞平台,确保了无人机起飞的安全性。在无人机降落时,无人机缓慢停靠在停靠平台上,无人机起落架4内的凹形吸盘5对准停靠平台,通过控制电源控制泄压阀6关闭,微型气泵2通过气管对凹形吸盘5抽取大气压,使得凹形吸盘5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无人机起落架4紧紧的停靠在停靠平台,防止无人机受到侧风的影响,而使无人机产生移动,甚至侧翻。所述凹形吸盘5下端面与无人机起落架4下端面齐平。使得凹形吸盘5与无人机起落架4在停靠或起飞时更能与起飞平台紧密贴合,保障了无人机在起降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的起飞与降落,确保了无人机使用的可靠性。所述凹形吸盘5下端面露出无人机起落架4下端。使得凹形吸盘5更容易吸紧起飞平台紧密贴合,保障了无人机在起降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的起飞与降落,确保了无人机使用的可靠性。所述凹形吸盘5为塑性凹形吸盘。使得凹形吸盘5与起飞平台接触时具有缓冲的作用,防止无人机起落架4对无人机停靠时产生颠簸震动,造成侧翻。如图3所示,所述凹形吸盘5包括上凹形吸盘51和下凹形吸盘52。所述下凹形吸盘52设置排气孔。在无人机降落时,微型伸缩杆3推动上凹形吸盘51和下凹形吸盘52向无人机起落架4打开,使得凹形吸盘5成扇状,增大凹形吸盘5内腔的空间以及增大凹形吸盘5与停靠平台的接触面积,使得凹形吸盘5更能够紧密的贴合在停靠平台上,防止了无人机受到较大的侧风影响,而使无人机产生移动,甚至侧翻。在无人机起飞时,微型伸缩杆3收缩,使凹形吸盘拉回无人机起落架4,使得凹形吸盘不在无人机起落架4外部减少了空气的阻力,保障了无人机的安全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包括无人机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1)内安装有微型气泵(2),所述微型气泵(2)的气管与微型伸缩杆(3)的通气孔连通,微型伸缩杆(3)安装在无人机起落架(4)内,并与设置在无人机起落架(4)内的凹形吸盘(5)连接,微型伸缩杆(3)的通气孔与凹形吸盘(5)的内腔连通,且凹形吸盘(5)设置有微型泄压阀(6),所述微型泄压阀(6)与无人机机身(1)内的控制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包括无人机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1)内安装有微型气泵(2),所述微型气泵(2)的气管与微型伸缩杆(3)的通气孔连通,微型伸缩杆(3)安装在无人机起落架(4)内,并与设置在无人机起落架(4)内的凹形吸盘(5)连接,微型伸缩杆(3)的通气孔与凹形吸盘(5)的内腔连通,且凹形吸盘(5)设置有微型泄压阀(6),所述微型泄压阀(6)与无人机机身(1)内的控制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吸盘(5)下端面与无人机起落架(4)下端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吸盘(5)下端面露出无人机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涛,单华,许俊志,李裕壮,高爽,李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海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