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用的管状材料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27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用的管状材料转运装置,其结构包括履带传动装置、顶杆、出管装置、壳体、插锁、导管板以及后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管板以及管材放置仓的倾斜底面,使得管材放置仓内的管状材料能够依次到达出管板上,通过出管板可保证管状材料按照顺序依次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卸下,避免乱序,设有的顶杆可对出管装置进行锁定和解锁,方便快捷,采用履带传动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施工场地的恶劣地形下避免轮胎陷入泥里,避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法运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较小,装载方便,无需人工搬运,卸货高度低,安全高效,大大提高工程效率。

A tubular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现场用的管状材料转运装置
本技术属于施工现场辅助设备
;具体是一种施工现场用的管状材料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在施工现场管状材料的使用必不可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管状材料进行转运,在转运工作时,有些管材的重量较大,且数量较多,采用人工进行搬运的话,不仅搬运效率低下,导致工程效率低下,而且由于重量较大,数量较多,大大提高了工人搬运的难度,以及工人的工作负担,同时工人在搬运时极易导致受伤,增加了工人工作的危险性,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而大型吊装转运设备受现场环境限制较大,利用大型吊装设备的成本会因此偏高,因此并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用的管状材料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管状材料采用人工进行搬运的话,不仅搬运效率低下,导致工程效率低下,而且由于重量较大,数量较多,大大提高了工人搬运的难度,以及工人的工作负担,同时工人在搬运时极易导致受伤,增加了工人工作的危险性,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而大型吊装转运设备受现场环境限制较大,利用大型吊装设备的成本会因此偏高,因此并不经济的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现场用的管状材料转运装置,包括履带传动装置(1)、顶杆(2)、出管装置(3)、壳体(4)、插锁(5)、导管板(6)以及后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传动装置(1)固定于壳体(4)下端面上,所述出管装置(3)固定于壳体(4)一侧,所述顶杆(2)设于壳体(4)一侧,所述顶杆(2)下端与壳体(4)转动连接,且顶杆(2)上端与出管装置(3)紧密接触接触,所述导管板(6)内嵌于壳体(4)上端,所述后盖(7)下端通过铰链转动固定于壳体(4)后侧,所述后盖(7)上端通过插锁(5)与壳体(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用的管状材料转运装置,包括履带传动装置(1)、顶杆(2)、出管装置(3)、壳体(4)、插锁(5)、导管板(6)以及后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传动装置(1)固定于壳体(4)下端面上,所述出管装置(3)固定于壳体(4)一侧,所述顶杆(2)设于壳体(4)一侧,所述顶杆(2)下端与壳体(4)转动连接,且顶杆(2)上端与出管装置(3)紧密接触接触,所述导管板(6)内嵌于壳体(4)上端,所述后盖(7)下端通过铰链转动固定于壳体(4)后侧,所述后盖(7)上端通过插锁(5)与壳体(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的管状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包括旋钮指针(21)、旋钮转轴(22)、旋钮(23)、第一支撑顶杆(24)以及第二支撑顶杆(25),所述旋钮指针(21)固定于旋钮(23)外侧壁上,所述旋钮(23)套于旋钮转轴(22)外侧壁上,且所述旋钮(23)固定于旋钮转轴(22)一端,所述旋钮转轴(22)另一端设于壳体(4)内,所述第一支撑顶杆(24)以及第二支撑顶杆(25)皆内嵌于壳体(4)上,且第一支撑顶杆(24)以及第二支撑顶杆(25)套于旋钮转轴(22)上,所述第一支撑顶杆(24)以及第二支撑顶杆(25)通过旋钮转轴(22)与壳体(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顶杆(24)以及第二支撑顶杆(25)上端与出管装置(3)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的管状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管装置(3)包括出管装置转轴(31)、挤压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科成唐斌刘福贵逄桂林黄宏刚王涛包崇新高志鑫王继奎霍亚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