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该摄像模组包括:镜筒以及板体,板体位于壳体和镜筒的封闭端之间,板体覆盖在封闭端上;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板体上设置有通光区,封闭端上设置有透光口,安装孔、通光区以及透光口的中心线共线设置,通光区的面积小于安装孔的面积。壳体通过板体与镜筒的封闭端接触,并且板体上的通光区的面积小于安装孔的面积,与壳体通过泡棉直接与封闭端接触相比,增大了封闭端的受力面积,使得封闭端的受力均匀,避免了封闭端局部受力而影响透镜组件工作。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逐渐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常设置有摄像模组,以通过摄像模组进行拍照或者录像。摄像模组包括镜筒以及透镜组件,镜筒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封闭端上设置有透光口,透镜组件由镜筒的开口端装入到镜筒内;电子设备的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镜筒设置在壳体内,且透光口正对安装孔设置,安装孔的面积大于透光口的面积;壳体与封闭端之间通过泡棉连接,泡棉呈板状,泡棉上设置有与安装孔正对的工艺孔,且工艺孔的面积与安装孔的面积相同。工作时,外界光线经安装孔和透光口进入到镜筒内,进而通过透镜组件形成影像。然而,泡棉与封闭端的接触面积较小,容易导致封闭端局部受力,使得镜筒受力不均而发生变形,进而影响透镜组件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泡棉与封闭端的接触面积较小,容易导致封闭端局部受力,使得镜筒受力不均而发生变形,进而影响透镜组件工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筒以及板体,板体用于设置在壳体和镜筒的封闭端之间,板体覆盖在封闭端上;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板体上设置有通光区,封闭端上设置有透光口,安装孔、通光区以及透光口的中心线共线设置,通光区的面积小于安装孔的面积。如此设置,壳体通过板体与镜筒的封闭端接触,并且板体上的通光区的面积小于安装孔的面积,与壳体通过泡棉直接与封闭端接触相比,增大了封闭端的受力面积,使得封闭端的受力均匀,避免了封闭端局部受力而影响透镜组件工作。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板体与镜筒之间通过粘结胶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先将板体安装在镜筒上,实现预安装,之后再将板体和镜筒整体安装在壳体内,提高了电子设备的装配速率。另外,板体与镜筒之间通过粘结胶连接,可以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板体与镜筒分离。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板体具有朝向封闭端的第一表面以及朝向壳体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镜筒上与封闭端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设成容胶槽,粘结胶容置在容胶槽内。如此设置,避免了粘结胶凸出于板体的侧壁和镜筒的侧壁,以免粘结胶与其他设备接触,或者影响其他设备的安装。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粘结胶设置在板体朝向封闭端的第一表面与封闭端之间。如此设置,粘结胶夹设在板体和封闭端之间,粘结胶与板体和封闭端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提高板体与封闭端之间的连接强度。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板体朝向封闭端的第一表面和板体朝向壳体的第二表面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检测部,检测部用于与拉拔设备连接,以检测板体与镜筒之间的连接力。如此设置,可以在完成板体和镜筒之间的连接后,检测板体和镜筒之间的连接力,以免板体与镜筒之间连接力不足,导致在电子设备使用时板体与镜筒分离。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检测部包括检测槽。如此设置,可以避免检测部由板体的侧壁凸出,使得检测部与其他设备接触,或者影响其他设备的安装。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板体朝向封闭端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平面以及向封闭端倾斜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位于第一平面朝向通光区的一端;封闭端上具有与第一平面配合的第二平面以及与第一斜面贴合的第二斜面。如此设置,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配合,可以阻止板体相对于封闭端沿平行于板体的方向滑动,提高摄像模组的稳定性。另外,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贴合,还可以实现板体与镜筒之间的定位,进而提高板体与镜筒之间的位置精度。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第一斜面环绕通光区设置。相应的,封闭端上的第二斜面环绕透光口设置;可以增大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的稳定性以及板体与镜筒之间的位置精度。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板体为塑料板或者金属板。材料容易获取且加工难度小。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摄像模组还包括透明块,透明块设置在通光区内,透明块与板体连接。位于通光区内的透明块可以实现对封闭端上透光口的封闭,进而避免在使用和安装时,外界物体进入到透光口内,进而影响镜筒内透镜组件工作。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透明块上具有球面,球面为向透明块内凹陷的凹面或者向透明块外凸出的凸面;透明块的主光轴与镜筒的中心线共线设置。设置在透明块上的球面可以对射向透镜组件的光线进行处理,以提高透镜组件的成像效果。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透明块为透明塑料块,由塑料构成的透明块不易发生碎裂;或者,透明块为透明玻璃块,由玻璃构成的透明块透光率较高,提高了透镜组件的成像效果。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透明块与板体一体成型。如此设置,可以简化摄像模组的加工难度,同时减少摄像模组的零件数量,便于摄像模组的装配。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板体朝向壳体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装饰层。如此设置,可以提摄像模组的装饰效果。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在壳体和镜筒之间设置有板体,板体覆盖在镜筒的封闭端上,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板体上设置有通光区,封闭端上设置有透光口,安装孔、通光区以及透光口的中心线共线设置,通光区的面积小于安装孔的面积;壳体通过板体与镜筒的封闭端接触,并且板体上的通光区的面积小于安装孔的面积,与壳体通过泡棉直接与封闭端接触相比,增大了封闭端的受力面积,使得封闭端的受力均匀,避免了封闭端局部受力而影响透镜组件工作。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摄像模组为多个。多个摄像模组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拍摄场景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中通光区为设置在板体上的通光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中板体为整个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中板体仅贴附在镜筒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中板体的第一表面与镜筒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粘结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中板体的第一表面与镜筒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粘结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中板体的第一表面与镜筒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粘结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中板体的第一表面与镜筒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粘结胶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中板体的侧壁与镜筒的侧壁之间的交界位置设置粘结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1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以及板体,所述板体用于设置在壳体和所述镜筒的封闭端之间,所述板体覆盖在所述封闭端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板体上设置有通光区,所述封闭端上设置有透光口,所述安装孔、所述通光区以及所述透光口的中心线共线设置,所述通光区的面积小于所述安装孔的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以及板体,所述板体用于设置在壳体和所述镜筒的封闭端之间,所述板体覆盖在所述封闭端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板体上设置有通光区,所述封闭端上设置有透光口,所述安装孔、所述通光区以及所述透光口的中心线共线设置,所述通光区的面积小于所述安装孔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与所述镜筒之间通过粘结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具有朝向所述封闭端的第一表面以及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镜筒上与所述封闭端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围设成容胶槽,所述粘结胶容置在所述容胶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胶设置在所述板体朝向所述封闭端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封闭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朝向所述封闭端的第一表面和所述板体朝向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检测部,所述检测部用于与拉拔设备连接,以检测所述板体与所述镜筒之间的连接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包括检测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朝向所述封闭端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平面以及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