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包括主控电路、电磁阀组、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和电机泵,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接收、采集端分别与汽车中央控制器和系统的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电磁阀组相连接,所述电磁阀组由并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组成,所述第一电磁阀与蓄能器和电机泵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设置于制动主缸与制动系之间的制动回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系统实现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是通过外界压力装置产生的压力模拟驾驶员踩制动踏板时产生的制动压力,从而驱动汽车制动系统工作的;本系统能够做到快速响应,制动效果不受车速限制;本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An 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属于车辆紧急制动
技术介绍
车辆行驶安全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不管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人们在行车过程中都面临着许多危险,例如由于驾驶员无法及时刹车造成的车辆碰撞。在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通过刹车踏板和手柄实现车辆制动,但是在紧急状况下,由于驾驶员的反应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做到及时制动,使车辆发生碰撞,从而造成车辆安全性较低。在车辆上,通常设置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其可以在检测到危险时通过系统协助驾驶员进行制动,从而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现有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以BOSH公司为代表,是借助车辆其他系统实现。BOSH公司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借助ESP电子稳定系统实现,看似实现原理简单,但由于ESP系统本身结构复杂使得BOSH公司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实现并不简单,很显然,这种实现方式并不适合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并不发达的中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只有在一定车速下才能有效工作,一旦车速超过有效值便会发生失效现象。因此,现有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较低,效率低下,设计研发困难,无法灵活地适应所有车型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工作效率高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包括主控电路、电磁阀组、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和电机泵,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接收、采集端分别与汽车中央控制器(VCU)和系统的压力传感器相连接,其中,主控电路的信号接收端与汽车中央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主控电路的采集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电磁阀组相连接,所述电磁阀组由并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组成,所述第一电磁阀与蓄能器和电机泵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汽车的制动主缸与制动系之间的制动回路中。本技术利用电机泵和蓄能器将液压油注入制动系统从而来模拟通过驾驶员踩制动踏板将液压油注入制动系统的过程。本技术提出的系统实现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为从实现的原理上讲,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于BOSH等公司的系统实现方式,本系统是通过外界压力装置产生的压力模拟驾驶员踩制动踏板时产生的制动压力,从而驱动汽车制动系统工作的,所以该系统不存在车速限制。本系统的实现无需车辆安装ESP系统,因此本系统能够降低车辆成本。本系统能够做到快速响应,制动效果不受车速限制;本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进一步的,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模块、调试模块、CAN收发模块、电源开关模块和稳压器,所述CAN收发模块通过CAN总线与汽车中央控制器(VCU)相连接,所述电源开关模块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相连接,所述调试模块、CAN收发模块、电源开关模块和稳压器均与主控芯片模块相连接。上述结构中,主控电路的CAN收发模块用于读取车辆的传感器信号,传感器信号是汽车的中央控制器(VCU)通过CAN总线将其由车载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发送给本系统的,因此本系统的CAN收发模块与汽车的中央控制器(VCU)相连接。传感器信号包括车速信号和距离信号等。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由本系统的主控电路采集端直接采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阀为第一常闭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为第二常闭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分别连接制动系,并且所述第二常闭阀与电机泵并联后连接于制动主缸的油壶,在所述第二常闭阀的左侧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常闭阀与蓄能器和单向阀相连接,所述单向阀与电机泵相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常闭阀与蓄能器之间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油壶、电机泵、单向阀、蓄能器、第一常闭阀、制动系依次相连组成一条高压制动回路。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系、第二常闭阀、油壶依次相连接组成一条低压制动回路。进一步的,所述制动主缸、常开阀、制动系依次相连组成一条普通工作油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与传统的自动紧急刹车系统借助汽车其他系统实现的方法相比,传统的实现方式结构复杂并且只是在一定车速下起作用,而本技术设计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快速响应,能够完成各种车速的下自动紧急刹车任务;2.传统的自动紧急刹车系统面对各种车型无法做到灵活运用,成本高,本技术专利设计的自动紧急刹车系统通过进行零件匹配能够灵活面对不同车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中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实现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中主控电路的原理框图。图4-a为CAN收发模块的电路图,图4-b为电源开关模块的电路图,图4-c为调试模块的电路图,图4-d为稳压器的电路图,图4-e为主控芯片模块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中驾驶员制动时工作油路的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中高压制动回路的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中低压制动回路的原理图。图中:1.常开阀,2.单向阀,3.电机泵,4.第一压力传感器,5.蓄能器,6.第一常闭阀,7.第二常闭阀,8.第二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本技术所采用元器件均为市购。实施例1如图1所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包括主控电路、电磁阀组、蓄能器、压力传感器(采用轩胜科技的PCM300压力传感器)和电机泵,主控电路的信号接收、采集端分别与汽车中央控制器(VCU)和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汽车中央控制器将其车辆行驶信息通过CAN总线发送给主控电路,该行驶信息为车载传感器采集得到的信号,包括车速信号(即行驶速度和加速度)和距离信号(即目标车辆与前车的距离)等,主控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电磁阀组相连接,电磁阀组由并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组成,第一电磁阀与蓄能器和电机泵相连接,并且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汽车的制动主缸油壶与制动系之间的制动回路中。主控电路,用于根据车辆的行驶信息来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危险状态而需要采取紧急制动以及结合所需的减速度计算出所需要的制动油压。若车辆需要紧急制动,则主控电路打开第一电磁阀,通过电机泵和蓄能器将油腔中的液压油注入车辆的制动系统从而实现车辆的紧急制动。电机泵与蓄能器组合在一起为整个系统提供液压油和压力,并与第一电磁阀相连接。如图3和图4-a、图4-b、图4-c、图4-d、图4-e所示,主控电路包括主控电路板以及集成于主控电路板上的主控芯片模块(采用恩智浦的MC9S12XE系列芯片)、调试模块(采用BDM芯片)、CAN收发模块(采用TJA1051T芯片)、电源开关模块(采用BTS723)和稳压器(采用TLE4471芯片),CAN收发模块通过CAN总线与汽车中央控制器相连接,电源开关模块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相连接,调试模块、CAN收发模块、电源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电路、电磁阀组、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和电机泵,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接收、采集端分别与汽车中央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电磁阀组相连接,所述电磁阀组由并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组成,所述第一电磁阀与蓄能器和电机泵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设置于制动主缸与制动系之间的制动回路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电路、电磁阀组、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和电机泵,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接收、采集端分别与汽车中央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电磁阀组相连接,所述电磁阀组由并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组成,所述第一电磁阀与蓄能器和电机泵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设置于制动主缸与制动系之间的制动回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模块、调试模块、CAN收发模块、电源开关模块和稳压器,所述CAN收发模块通过CAN总线与汽车中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源开关模块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相连接,所述调试模块、CAN收发模块、电源开关模块和稳压器均与主控芯片模块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为第一常闭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为第二常闭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涌,黄林雄,吴海啸,姜朋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