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29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结构,具体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机本体和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以封盖所述电机本体的盖件;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电机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外壳中,所述电机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固定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盖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开口从而封盖所述电机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机结构依次在外壳中固定安装电机和盖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外壳内安装电机时,电机与外壳之间存在位置矛盾,安装不便的问题。

A kind of mot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微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电机的对外安装,现有技术通常是在单机的外围设置有一个外壳,因为外壳是对外安装的基础,所以电机必须要固定在外壳中。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外壳中固定电机需要将电机的前后两端均稳定固定在外壳中,保证外壳与电机结构固定的稳定性,现有技术在电机安装在外壳中,常常因位置矛盾造成电机无法固定在外壳内,或安装过程繁琐,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结构安装复杂,安装过程繁琐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电机安装在外壳中的电机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机结构,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机本体和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以封盖所述电机本体的盖件;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电机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外壳中,所述电机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固定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盖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开口从而封盖所述电机本体。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卡板,所述卡板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壁边沿,所述电机本体抵于所述卡板从而防止所述电机本体从所述第一开口中滑出。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壁,所述盖件包括凹槽,所述凸起卡在所述凹槽中从而将所述盖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开口。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本体安装在所述外壳中时,所述电机本体外壁贴靠在所述外壳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盖件包括电触片,所述电机本体内的转子通过所述电触片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一侧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电触片可折叠容纳与所述容纳槽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电机结构依次在外壳中固定安装电机和盖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外壳内安装电机时,电机与外壳之间存在位置矛盾,安装不便的问题;所述电机结构在安装盖件后直接对安装在外壳中的电机进行封闭,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合所述电机结构的工业化量产与制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中外壳在第一出口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外壳在第二出口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提出的电机结构包括:外壳1、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的电机本体2和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以封盖所述电机本体2的盖件3。具体为,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所述电机本体2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2进入所述外壳1中,所述电机本体2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1固定在所述外壳1中;其中,外壳1在第一开口11的内壁边沿设置有卡板110,所述电机本体2抵于所述卡板110从而防止所述电机本体2从所述第一开口11中滑出。盖体3又固定在第二开口12中,即将电机本体2前后固定在外壳1中,且所述电机本体2安装在所述外壳1中时,所述电机本体2外壁贴靠在所述外壳1内壁上,更加将电机本体2稳定固定在外壳1中。本技术提出的电机结构依次在外壳1中固定安装电机2和盖件3,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外壳1内安装电机时,电机与外壳1之间存在位置矛盾,安装不便的问题;所述电机结构在安装盖件3后直接对安装在外壳1中的电机本体2进行封闭,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合所述电机结构的工业化量产与制作。电机本体2安装在外壳1中后,电机本体2的尾端便位于第二开口12中,盖件3固定在第二开口12中时盖件3恰好可以封闭电机本体2。盖件3固定在第二开口12中的方式为:所述外壳1包括凸起120,所述凸起120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2内壁,所述盖件3包括凹槽,所述凸起120卡在所述凹槽中从而将所述盖件3固定在所述第二开口12。为了保证电机本体2通电旋转以对外做功,所述盖件3包括电触片31,所述电机本体2内的转子通过所述电触片31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然而,在所述电机结构未与外部电路进行电连接时,裸露的电触片31容易造成电触片31受外力弯折损坏、触碰电路致使电机结构短路、电触片31相互支撑造成所述电机结构不易堆叠的问题,因而,在电机结构未对外安装时,需要对电触片进行收容整理,具体为:所述外壳1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2一侧的容纳槽13,所述容纳槽13与所述第二开口12连通,所述电触片31可折叠容纳与所述容纳槽13中。实现外壳对裸露的电触片进行收容与整理。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机本体和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以封盖所述电机本体的盖件;/n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电机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外壳中,所述电机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固定在所述外壳中;/n所述盖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开口从而封盖所述电机本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机本体和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以封盖所述电机本体的盖件;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电机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外壳中,所述电机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固定在所述外壳中;
所述盖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开口从而封盖所述电机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卡板,所述卡板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壁边沿,所述电机本体抵于所述卡板从而防止所述电机本体从所述第一开口中滑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爱立德永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