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005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所述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具有固定环与绝缘层的配合使用,互感器主要会有的问题是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因为绝缘材质的损害而漏电,当一次绕组漏电时因为互感器为金属材质具有导电性会可能造成人员触电和电流表的显示错误,当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同时漏电可能会造成因为压强差形成回路,因为二次绕组几乎不具有电阻性,所以会造成电流表的毁坏,固定环与绝缘层均为绝缘材质,不会造成对内部磁场的影响的同时也能保证对一次绕组火线的隔绝,避免了人员的触电和电流的毁坏,保证了人员与电流表的安全性。

An anti current interference device for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用电设备也越来越多,这对配电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箱内部的辅助设备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对其要求也随之提高,现有的配电箱内部互感器对于电流的干扰没有太过重视,同时互感器与配电箱内部因为长时间通电造成升温可能引起火灾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解决了配电箱内部互感器防电流干扰和配电箱内部长时间通电升温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互感箱,所述互感箱内壁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互感壳、第二互感壳和第三互感壳,所述第一互感壳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第一互感壳的内部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表面缠绕有二次绕组线,所述第一互感壳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互感箱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互感壳与第二互感壳相对一侧之间和第二互感壳与第三互感壳相对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热感壳,两个所述热感壳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线,两个所述热感壳的顶部设置有隔板,所述连接线的顶部依次贯穿热感壳和隔板且延伸至隔板的外部,所述连接线的顶部设置有铜芯,所述热感壳的顶部且位于铜芯的外部设置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内部设置有水银,所述第一互感壳与第二互感壳相对一侧之间和第二互感壳与第三互感壳相对一侧之间均连通有连通管,所述互感箱内壁的右侧贯穿有连接管,所述第三互感壳的右侧与连接管的左侧之间连通有辅助连通管。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小型制冷机,所述小型制冷机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左侧与连接管的右侧之间连通有通风管,所述过滤箱内壁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口与过滤箱的右侧之间连通有送风管。优选的,所述第一互感壳的正面设置有插座,所述互感箱正面底部的两侧和正面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流表,所述二次绕组线零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有互感地线。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的背面设置有电器元件。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铁网。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照射灯。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双开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固定环与绝缘层的配合使用,互感器主要会有的问题是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因为绝缘材质的损害而漏电,当一次绕组漏电时因为互感器为金属材质具有导电性会可能造成人员触电和电流表的显示错误,当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同时漏电可能会造成因为压强差形成回路,因为二次绕组几乎不具有电阻性,所以会造成电流表的毁坏,固定环与绝缘层均为绝缘材质,不会造成对内部磁场的影响的同时也能保证对一次绕组火线的隔绝,避免了人员的触电和电流的毁坏,保证了人员与电流表的安全性,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固定环多个的设置适应一次绕组线圈匝数的改变,同时其中设置的一个固定环圆心在与圆环铁芯圆心同一位置上,保证了一次绕组到二次绕组线圈的距离全部一致,确保互感器内部的相对磁场强度一致,相互抵消避免内部形成的磁场造成干扰,其他固定环两两相对的设置保证了即使二次绕组改变线圈匝数也同样保证内部形成的相对磁场强度一致相互抵消,绝缘层表面设置的多个缺口保证连接线缠绕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保证二次绕组的线圈全部两两相对,这样即可让二次绕组形成的相对磁场强度一致相互抵消,避免了内部形成的磁场造成干扰,同时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形成的磁场向内互相抵消,对外的磁场减缓外界电流形成的磁场对互感器造成干扰,保证了本装置的实用性,互感地线的设置保证了二次绕组内部的电流不会积存造成影响,U型管与水银的配合使用,因为U型管材质为PPS材质在避免导电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导热功能与硬度,水银的设置确保可以即时对外界温度感应,同时水银易于热装冷缩且常温下是液体,所以水银会在受热膨胀而连通同时也会因为温度降低收缩而断连,同时水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可以保证对内部温度的感应,同时通过小型制冷机与风机对内部进行降温,避免感应器因长时间工作而升温造成火灾的可能,同时也可以避免感应器内部组件因长时间工作升温造成电阻系数增大影响电流表的显示,同时冷气的产生在配电箱箱体内部,冷气的流通同样可以对箱体内部其他装置进行降温早晨同样的益处,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过滤箱、小型制冷机与风机的配合使用,保证了小型制冷机产生的冷气对互感器内部的降温,同时过滤板的设置防止了冷气输送时附带的杂质进入互感器内部,避免了杂质的进入造成对装置的影响,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第一互感壳、第二互感壳、第三互感壳和互感箱全为金属铁材质,保证了装置对外界产生的磁场消弱,防止装置内部的干扰,连接管内部铁网的设置保证了金属互感箱的密封性,增加了对外界磁场的隔绝性,减轻了外界电流产生磁场对互感器内部的干扰,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互感箱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所示第一互感壳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连接管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连接管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箱体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箱体,2、固定板,3、互感箱,4、第一互感壳,5、第二互感壳,6、第三互感壳,7、固定环,8、铁芯,9、绝缘层,10、二次绕组线,11、贯穿孔,12、热感壳,13、连接线,14、隔板,15、铜芯,16、U型管,17、水银,18、连通管,19、连接管,20、辅助连通管,21、小型制冷机,22、通风管,23、过滤板,24、风机,25、送风管,26、插座,27、电流表,28、互感地线,29、电器元件,30、铁网,31、照射灯,32、双开门,33、过滤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互感箱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所示第一互感壳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连接管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连接管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箱体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互感箱(3),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互感壳(4)、第二互感壳(5)和第三互感壳(6),所述第一互感壳(4)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第一互感壳(4)的内部设置有铁芯(8),所述铁芯(8)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9),所述绝缘层(9)的表面缠绕有二次绕组线(10),所述第一互感壳(4)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孔(11),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互感壳(4)与第二互感壳(5)相对一侧之间和第二互感壳(5)与第三互感壳(6)相对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热感壳(12),两个所述热感壳(12)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线(13),两个所述热感壳(12)的顶部均设置有隔板(14),所述连接线(13)的顶部依次贯穿热感壳(12)和隔板(14)且延伸至隔板(14)的外部,所述连接线(13)的顶部设置有铜芯(15),所述热感壳(12)的顶部且位于铜芯(15)的外部设置有U型管(16),所述U型管(16)的内部设置有水银(17),所述第一互感壳(4)与第二互感壳(5)相对一侧之间和第二互感壳(5)与第三互感壳(6)相对一侧之间均连通有连通管(18),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右侧贯穿有连接管(19),所述第三互感壳(6)的右侧与连接管(19)的左侧之间连通有辅助连通管(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互感箱(3),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互感壳(4)、第二互感壳(5)和第三互感壳(6),所述第一互感壳(4)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第一互感壳(4)的内部设置有铁芯(8),所述铁芯(8)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9),所述绝缘层(9)的表面缠绕有二次绕组线(10),所述第一互感壳(4)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孔(11),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互感壳(4)与第二互感壳(5)相对一侧之间和第二互感壳(5)与第三互感壳(6)相对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热感壳(12),两个所述热感壳(12)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线(13),两个所述热感壳(12)的顶部均设置有隔板(14),所述连接线(13)的顶部依次贯穿热感壳(12)和隔板(14)且延伸至隔板(14)的外部,所述连接线(13)的顶部设置有铜芯(15),所述热感壳(12)的顶部且位于铜芯(15)的外部设置有U型管(16),所述U型管(16)的内部设置有水银(17),所述第一互感壳(4)与第二互感壳(5)相对一侧之间和第二互感壳(5)与第三互感壳(6)相对一侧之间均连通有连通管(18),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右侧贯穿有连接管(19),所述第三互感壳(6)的右侧与连接管(19)的左侧之间连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姝婧赵蓓戴国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