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005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所述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具有固定环与绝缘层的配合使用,互感器主要会有的问题是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因为绝缘材质的损害而漏电,当一次绕组漏电时因为互感器为金属材质具有导电性会可能造成人员触电和电流表的显示错误,当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同时漏电可能会造成因为压强差形成回路,因为二次绕组几乎不具有电阻性,所以会造成电流表的毁坏,固定环与绝缘层均为绝缘材质,不会造成对内部磁场的影响的同时也能保证对一次绕组火线的隔绝,避免了人员的触电和电流的毁坏,保证了人员与电流表的安全性。

An anti current interference device for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用电设备也越来越多,这对配电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箱内部的辅助设备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对其要求也随之提高,现有的配电箱内部互感器对于电流的干扰没有太过重视,同时互感器与配电箱内部因为长时间通电造成升温可能引起火灾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解决了配电箱内部互感器防电流干扰和配电箱内部长时间通电升温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互感箱(3),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互感壳(4)、第二互感壳(5)和第三互感壳(6),所述第一互感壳(4)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第一互感壳(4)的内部设置有铁芯(8),所述铁芯(8)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9),所述绝缘层(9)的表面缠绕有二次绕组线(10),所述第一互感壳(4)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孔(11),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互感壳(4)与第二互感壳(5)相对一侧之间和第二互感壳(5)与第三互感壳(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的防电流干扰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的左侧设置有互感箱(3),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互感壳(4)、第二互感壳(5)和第三互感壳(6),所述第一互感壳(4)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第一互感壳(4)的内部设置有铁芯(8),所述铁芯(8)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9),所述绝缘层(9)的表面缠绕有二次绕组线(10),所述第一互感壳(4)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孔(11),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互感壳(4)与第二互感壳(5)相对一侧之间和第二互感壳(5)与第三互感壳(6)相对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热感壳(12),两个所述热感壳(12)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线(13),两个所述热感壳(12)的顶部均设置有隔板(14),所述连接线(13)的顶部依次贯穿热感壳(12)和隔板(14)且延伸至隔板(14)的外部,所述连接线(13)的顶部设置有铜芯(15),所述热感壳(12)的顶部且位于铜芯(15)的外部设置有U型管(16),所述U型管(16)的内部设置有水银(17),所述第一互感壳(4)与第二互感壳(5)相对一侧之间和第二互感壳(5)与第三互感壳(6)相对一侧之间均连通有连通管(18),所述互感箱(3)内壁的右侧贯穿有连接管(19),所述第三互感壳(6)的右侧与连接管(19)的左侧之间连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姝婧赵蓓戴国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