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插件受到弹性支承的插件容纳部分的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94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 可容纳插件的插件容纳部分,具有在所述插件一侧形成的第一开口; 第一盖帽,可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和 弹性支撑部分,设置在所述插件和所述第一盖帽之间,可弹性支撑所述插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要求具有在先日本专利申请JP2002-139807的优先权,其内容在本文中引用参考。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地,涉及一种插件可容纳于插件容纳部分,如总管,的热交换器。在上面介绍的热交换器中,通过将悬挂于盖帽的干燥剂单元插入收集器并将盖帽与收集器的一个端部螺纹连接,干燥剂单元可以容纳在收集器中。当盖帽从收集器取出时,干燥剂单元同时从收集器拉出。因此,干燥剂单元可以容易地置于收集器中和从收集器中取出。这样可以改进安装干燥剂单元和维修时的操作性。然而,在热交换器受到振动的情况下,干燥剂单元会发出卡嗒卡嗒的碰撞声。干燥剂单元的碰撞发出噪音,在最坏的情况下,使干燥剂单元损坏。尤其是,在热交换器应用于汽车空调机的情况下,上面提到的问题很容易地出现,因为热交换器容易受到振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可抑制容纳于插件容纳部分,如总管,中的插件出现碰撞。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可防止上述插件受到损坏,即使在承受振动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可防止产生噪音,即使在承受振动时。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在安装上述插件和进行维修时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当进行介绍时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可有清楚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可容纳插件的插件容纳部分,具有在所述插件一侧形成的第一开口,可封闭第一开口的第一盖帽,和弹性支撑部分,设置在所述插件和所述第一盖帽之间,以弹性支撑所述插件。参考附图说明图1,热交换器是过冷型冷凝器1,是用于汽车空调机的一体式收集器型冷凝器。过冷型冷凝器1包括两个沿垂直方向平行延伸的总管2和3,和多个互相平行延伸的与总管2和3连通的传热管4。在下面的介绍中,总管3称为第一总管,总管2称为第二总管。在各相邻的传热管4之间和最外面的传热管4的外表面设置了许多散热片5。尽管散热片5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总管2和3之间,为了便于说明,中间的散热片未显示。第二总管2设有分别连接到上部和下部的制冷剂入口管6和制冷剂出口管7,第二总管2的内部设有间隔板8。间隔板8将第二总管2的内部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间隔板8将传热管4分成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形成制冷剂冷凝芯部9,对引入冷凝器1的制冷剂进行冷凝;第二组形成形成过冷芯部10,使制冷剂冷凝芯部9冷凝后的制冷剂过冷。因此,通过在第二总管2中形成间隔板8,整个冷凝器1分成制冷剂冷凝芯部9和过冷芯部10。在制冷剂冷凝芯部9中,互相平行延伸的传热管4形成的制冷剂路径可形成现有技术已知的单通道型。因此,经过入口管6引入第二总管2的制冷剂通过单通道型的制冷剂冷凝芯部9的各个传热管4流入第一总管3。在向下流入第一总管3后,制冷剂直接进入过冷芯部10的入口,通过过冷芯部10的各个传热管4,经出口管7流出。应当指出,制冷剂冷凝芯部9可形成现有技术已知的双通道型或多通道型的制冷剂路径。相对于包括制冷剂冷凝芯部9和过冷芯部10的整个过冷型冷凝器1,过冷芯部10的占用比为大约10%。本专利技术人进行的实验测试说明,占用比最好是在大约5%到大约12%之间。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实现最佳过冷比,并抑制高压侧的压力增加,和使汽车燃料成本下降。其中压力增加是由于在汽车发动机室,即在有限的冷凝器尺寸,内的冷凝器的有限安装空间内进行过冷造成的。下面将介绍第一总管3。第一总管3具有连接过冷芯部10入口侧的总管部分3a。总管部分3a形成液体箱11,可暂时储存液体制冷剂。从制冷剂冷凝芯部9流出的制冷剂,即从第一总管3的上部流出的制冷剂收集在箱11中,再从箱11流到过冷芯部10的各传热管4。在第一总管3中,具有液体渗透性的干燥剂单元14以插件形式设置其中。干燥剂单元14包括外壳12和置于其中的干燥剂13。干燥剂单元14具有很多液体通过孔24。本文中,第一总管3形成插件容纳部分。参考图1和2,第一总管3在轴向的两个端部设有开口。具体地,第一总管3在轴向的一端,即底端,形成第一开口。圆柱形件16可通过钎焊连接在第一开口。第一盖帽17螺纹连接到圆柱形件16,封闭了第一总管3的第一开口。在第一盖帽17和圆柱形件16的内表面之间设置了密封件26以保证气密。第一总管3具有在轴向的另一端,即顶端,形成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第二盖帽18封闭。弹性突出部19通过压配合固定在第一盖帽17。突出部19弹性支撑干燥剂单元14,从而用作弹性支撑部分。突出部19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如橡胶或树脂。第一总管3设有内部的环形支撑板21和干燥剂单元14可插入的插入孔20。干燥剂单元14具有突出于外表面并在整个圆周向延伸的环形法兰23。法兰23具有大于插入孔20直径的外径。在突出部19的推动下,法兰23与支撑板21的下表面22接触。因此,干燥剂单元14弹性支撑在支撑板21和突出部19之间。法兰23可与干燥剂单元14整体形成,也可以通过以单件制成橡胶或树脂的环形件,再粘结到干燥剂单元14外表面的方式来形成。在图1和2所示的过冷型冷凝器1中,干燥剂单元14弹性支撑在支撑板21和突出部19之间。因此,即使过冷型冷凝器1用于汽车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并经受强烈的振动,突出部19的压缩和变形可吸收干燥剂单元14的振动,抑制或防止了干燥剂单元14的碰撞声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干燥剂单元14的损坏或出现噪音。由于流过第一总管3的制冷剂的温度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干燥剂单元14纵向上的尺寸有时也会发生变化。然而,突出部19是橡胶或树脂制成,故突出部19可根据温度的变化弹性地膨胀或收缩。因此,干燥剂单元14的碰撞声响在很大温度范围内可以得到抑制和防止。即使在干燥剂单元14的制造过程中出现尺寸误差,该误差也会被突出部19的弹性膨胀或收缩吸收。因此,能够改进干燥剂单元14插入的操作性,和放宽制造的尺寸精度。直径大于插入孔20的法兰23与支撑板21的下表面22相接触。因此,可以防止制冷剂流流过插入孔20和干燥剂单元14之间间隙旁路干燥剂单元14的滤网部分25。结果,可以改进过冷芯部10的热交换效率,以及过冷型冷凝器1的整体的热交换效率。由于突出部19是固定在第一盖帽17上,这样可以防止安装和维修操作性的降低。作为一种选择,突出部19还可以固定在干燥剂单元14。参考图3,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类似的部件用相同的标记来代表,且不作进一步的介绍。图3所示的热交换器也是类似于图1和2的过冷型冷凝器。图3所示的过冷型冷凝器包括可弹性地延伸和收缩的弹性伸缩管27,其固定在第一盖帽27上。伸缩管27利用向上的推力弹性支撑干燥剂单元14,因此可用作弹性支撑部分。伸缩管27可以用弹性材料来形成,如橡胶或树脂。在图3所示的过冷型冷凝器中,干燥剂单元14弹性地支撑在支撑板21和伸缩管27之间。因此,即使过冷型冷凝器用于汽车空调机的制冷循环并受到强烈振动,伸缩管27的压缩和变形可吸收干燥剂单元14的振动,所以干燥剂单元14的碰撞声响得到防止或抑制。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干燥剂单元14损坏,或产生噪音。伸缩管27在干燥剂单元14初始插入时受到压缩和变形。然后即使第一总管3的温度发生变化,伸缩管27可根据温度变化发生膨胀或收缩。因此,干燥剂单元14的碰撞声响在很大温度范围内得到防止或抑制。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岛博光门浩隆和田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