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叶片模具的保温固定装置及保温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80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风电叶片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叶片模具的保温固定装置及保温结构,其中保温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柱,所述底座柱包括固定底板、固定柱和破障头;所述固定底板为板状,适于与叶片模具的外结构连接;所述破障头的自由端为尖端,适于刺破保温层;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破障头连接;压板,所述压板呈板状,且中部设有开孔;所述压板适于通过所述开孔套装于所述固定柱上;压盖,所述压盖罩设在所述固定柱上,适于限位所述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叶片模具的保温结构的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叶片模具外结构的保温结构固定难度大的问题。

A heat preservation fixing device and heat preservation structure for blade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叶片模具的保温固定装置及保温结构
本技术属于风电叶片模具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叶片模具的保温固定装置及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风电叶片模具为金属材质制成,而金属材质的物品在直接与外物结构接触时会因接触部位传递导热速率加快导致局部低温,而温度过低又影响叶片的固化,进而影响风电叶片的质量。因此,风电叶片模具仅需要设置特定的保温结构以减小热量的散失速率,保证模具表面能达到需要的温度值。现有的风电叶片模具的保温结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即在风电叶片模具的外结构上采用聚氨酯现场发泡制作发泡层,再在发泡层的外侧包覆锡纸作为防火层;第二种结构为粘接保温层,即在风电叶片模具的外结构上刷树脂明胶或者采用自粘保温棉。中国专利文献CN204322627U中采用的就是第一种保温结构。上述两种保温结构中,第一种在制作时需要提前布置木块作为锡纸固定块,但是实际操作时不仅操作难度大,且容易出现钉子钉歪进而损伤风电叶片模具的外结构玻璃钢层和加热层的状况,同时在包裹防火层时,锡纸与发泡层之间容易出现空隙,不仅影响外观,且空隙中存有少量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叶片模具的保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柱,所述底座柱包括固定底板、固定柱和破障头;所述固定底板为板状,适于与叶片模具的外结构连接;所述破障头的自由端为尖端,适于刺破保温层;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破障头连接;/n压板,所述压板呈板状,且中部设有开孔;所述压板适于通过所述开孔套装于所述固定柱上;/n压盖,所述压盖罩设在所述固定柱上,适于限位所述压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叶片模具的保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柱,所述底座柱包括固定底板、固定柱和破障头;所述固定底板为板状,适于与叶片模具的外结构连接;所述破障头的自由端为尖端,适于刺破保温层;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破障头连接;
压板,所述压板呈板状,且中部设有开孔;所述压板适于通过所述开孔套装于所述固定柱上;
压盖,所述压盖罩设在所述固定柱上,适于限位所述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叶片模具的保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呈柱状,所述破障头呈圆锥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叶片模具的保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障头的底面直径小于所述固定柱的外径,且所述破障头连接在所述固定柱的端面中心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叶片模具的保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盖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止推台;所述第一套筒呈两端开口的管状,所述第二套筒呈一端封口的管状,且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径;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通过所述止推台连接;所述止推台呈环状,且外圆环与第一套筒的端部连接、内圆环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开口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盈陈万康李义全曹忠元黄赛
申请(专利权)人: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