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67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包括动力线缆、抗拉线、外护套和气动管体,所述抗拉线同轴设置在外护套的中心轴线上,且若干所述气动管体以抗拉线为轴圆周设置在抗拉线的外侧,若干所述动力线缆分布设置在所述外护套的内腔中,且所述动力线缆位于气动管体的外侧。通过将动力线缆与气动管体进行集成式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少线缆对空间的占用,且排线更加整洁,并且通过抗拉线对集成线缆进行抗拉保护,提升集成线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A high reliability integrated pneumatic power cable for intelligent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
本技术属于电气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在智能机械人设备中,包含多种电子控制元件和气动控制元件,目前,电子元件对应的电缆线与气动元件对应的气管为分体式连接,并通过绑带绑扎,但是仍然十分凌乱,且随着机器人设备的频繁位移工作,导致线缆和气管被频繁的拉拽和弯折,造成线缆与气管的开裂和破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有效的集成电缆与气管,且进行有效的保护。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包括动力线缆、抗拉线、外护套和气动管体,所述抗拉线同轴设置在外护套的中心轴线上,且若干所述气动管体以抗拉线为轴圆周设置在抗拉线的外侧,若干所述动力线缆分布设置在所述外护套的内腔中,且所述动力线缆位于气动管体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气动管体包含气管、间隙套设在所述气管外侧的导热包裹层和设置在所述气管与导热包裹层之间的导热体。进一步的,所述气管为非金属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包裹层为铜箔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体为导热硅脂。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抗弯引导件,所述抗弯引导件沿电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外护套内,且所述抗弯引导件导向电缆朝向预设方向弯曲。进一步的,所述抗弯引导件包含导向条,所述导向条呈矩形截面状结构,且所述导向条的一侧面在长度方向上包含有若干间距凹设的分隔槽,且所述分隔槽垂直于导向条的长度方向,所述导向条通过若干分隔槽分割形成若干抗弯块;所述导向条朝向背离于抗弯块的一侧弯曲。进一步的,所述抗弯引导件靠近于外护套的外径设置,且所述导向条包含抗弯块的一侧背离于外护套的中轴线设置,若干功能缆芯相邻于抗弯引导件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包含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包带层和绝缘层。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动力线缆与气动管体进行集成式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少线缆对空间的占用,且排线更加整洁,并且通过抗拉线对集成线缆进行抗拉保护,提升集成线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截面剖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气动管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抗弯引导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抗弯引导件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包括动力线缆1、抗拉线2、外护套4和气动管体3,所述外护套4包含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包带层15和绝缘层16,所述包带层15为尼龙层,所述绝缘层16为聚氨酯护套料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和抗扭性能,所述抗拉线2同轴设置在外护套4的中心轴线上,通过抗拉线对集成线缆进行抗拉保护,提升集成线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且若干所述气动管体3以抗拉线2为轴圆周设置在抗拉线2的外侧,气动管体3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气动管体3靠近集成线缆的中间区域设置,当集成线缆在弯曲与拉伸两组时,能够使得气动管体3的弯折曲率变化较小,能够进一步的有效保护气动管体3,避免其过折而开裂,若干所述动力线缆1分布设置在所述外护套4的内腔中,且所述动力线缆1位于气动管体3的外侧,若干动力线缆1之间填充有PP填充材料5,通过动力线缆1对气动管体进行保护,且同时,使得动力线缆靠近于集成线缆的外部,利于动力线缆的散热。且通过将动力线缆1与气动管体3进行集成式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少线缆对空间的占用,且排线更加整洁。如附图2所示,所述气动管体3包含气管8、间隙套设在所述气管8外侧的导热包裹层7和设置在所述气管8与导热包裹层7之间的导热体9。通过导热包裹层7、导热体9对集成线缆内部的热量进行传导至气管8的气道13内,通过气管8的气体流动带走集成线缆的热量,保证集成线缆的安全性,且减缓动力线缆、外护套等材料的老化速度。其中,所述气管8为非金属材料,如PES、PP材料等,能够避免气管8内空气杂质对气管的腐蚀,所述导热包裹层7为铜箔材料,提升导热性能的同时,增加气管的刚性和硬度,提升其抗弯折强度,所述导热体9为导热硅脂,提升导热性能。如附图1、附图3和附图4所示,还包括至少一个抗弯引导件6,所述抗弯引导件6沿电缆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外护套4内,且所述抗弯引导件6导向电缆朝向预设方向弯曲,以适应于智能机器人频繁往复的动作轨迹,避免集成线缆四处窜动的现象,且通过抗弯引导件6即可对集成线缆的弯曲方向进行限制,使得集成线缆只能朝预设折弯方向进行弯曲,多根电缆各自沿自身弯曲方向进行运动,即可避免多根电缆发生运动干涉。所述抗弯引导件6包含导向条10,所述导向条10呈矩形截面状结构,且所述导向条10的一侧面在长度方向上包含有若干间距凹设的分隔槽11,且所述分隔槽11垂直于导向条的长度方向,所述导向条10通过若干分隔槽11分割形成若干抗弯块12;所述导向条10朝向背离于抗弯块12的一侧弯曲,当导向条10向抗弯块12的一侧弯曲时,当两相邻的抗弯块12在弯曲状态下抵接在一起时,能够极大程度的限制导向条10的继续弯折,从而使得导向条10向该侧的弯曲幅度较小。所述抗弯引导件6靠近于外护套4的外径设置,且所述导向条10包含抗弯块12的一侧背离于外护套4的中轴线设置,若干功能缆芯17相邻于抗弯引导件6设置,所述功能缆芯17为控制线缆和信号线缆等,由于功能缆芯17的直径较小,在弯折过程中容易折断,通过将功能缆芯17设置在靠近于抗弯引导件6的一侧,能够有效的限制功能缆芯17的弯折曲率,进而提供有效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线缆(1)、抗拉线(2)、外护套(4)和气动管体(3),所述抗拉线(2)同轴设置在外护套(4)的中心轴线上,且若干所述气动管体(3)以抗拉线(2)为轴圆周设置在抗拉线(2)的外侧,若干所述动力线缆(1)分布设置在所述外护套(4)的内腔中,且所述动力线缆(1)位于气动管体(3)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线缆(1)、抗拉线(2)、外护套(4)和气动管体(3),所述抗拉线(2)同轴设置在外护套(4)的中心轴线上,且若干所述气动管体(3)以抗拉线(2)为轴圆周设置在抗拉线(2)的外侧,若干所述动力线缆(1)分布设置在所述外护套(4)的内腔中,且所述动力线缆(1)位于气动管体(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管体(3)包含气管(8)、间隙套设在所述气管(8)外侧的导热包裹层(7)和设置在所述气管(8)与导热包裹层(7)之间的导热体(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8)为非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包裹层(7)为铜箔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设备的高可靠性集成气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9)为导热硅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继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辰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