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料的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便于上料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一些领域中,由于工作的乏味与人力资源的不足,会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作业,例如生产领域中,对生产加工的物料进行上料,以便节省人力。目前的机器人,在上料时,由于运动存在惯性,导致上料的位置并不准确,且在对机器人移动后,不便对机器人进行固定,导致工作时出现移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上料的机器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机器人,在上料时,由于运动存在惯性,导致上料的位置并不准确,且在对机器人移动后,不便对机器人进行固定,导致工作时出现移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上料的机器人,包括底盘、伺服电机、机械手和抽气泵,所述底盘的上方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底部外侧安装有齿轮,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底盘的右侧,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所述立柱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中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料的机器人,包括底盘(1)、伺服电机(5)、机械手(12)和抽气泵(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方设置有立柱(2),且立柱(2)的底部外侧安装有齿轮(3),所述伺服电机(5)设置在底盘(1)的右侧,且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4),所述立柱(2)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中部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7)与立柱(2)的左侧上方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杆(9),且支撑杆(6)与旋转杆(9)之间通过连接轴(8)连接,并且支撑杆(6)的左侧下方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10)与支撑杆(6)的中部进行连接,所述旋转杆(9)的底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料的机器人,包括底盘(1)、伺服电机(5)、机械手(12)和抽气泵(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方设置有立柱(2),且立柱(2)的底部外侧安装有齿轮(3),所述伺服电机(5)设置在底盘(1)的右侧,且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4),所述立柱(2)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中部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7)与立柱(2)的左侧上方连接,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杆(9),且支撑杆(6)与旋转杆(9)之间通过连接轴(8)连接,并且支撑杆(6)的左侧下方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10)与支撑杆(6)的中部进行连接,所述旋转杆(9)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头(11),且连接头(11)的下方连接有机械手(12),所述机械手(12)的底端安装有吸盘(13),且吸盘(13)的顶端连接有气管(14),所述抽气泵(15)设置在旋转杆(9)的中部上方,且抽气泵(15)的输出端与气管(14)的顶端连接,所述底盘(1)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轮(16),且行走轮(16)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杆(17),所述调节杆(17)位于底盘(1)的内部,且调节杆(17)的底端连接有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