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58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由以U型传热管和连结U型传热管的弯管组成的冷凝管路以及固连在U型传热管上的散热片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器的冷凝管路分为上下两区,每区设置为内外两排;制冷剂的入口分为两路,分别位于上下两区内排的上端;每个区的内排的下端用管路与外排的上端相连结;制冷剂的出口分为两路,分别位于上下两区外排的下端,两路出口合并为一路后与节流组件相连结;制冷剂从位于上下两区内排的上端的入口分别进入,自上而下分别流经内排后再进入各自外排的上端,分别自上而下流经外排后从各自外排的下端的出口流出,合并汇流为一路排出进入节流组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尤其是涉及空调机室外机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的制冷剂分流时的流路一般不分区,或者仅分为左右两区。制冷剂从冷凝器的冷凝管的入口进入时,处于过热状态,此时温度最高。随后在冷凝器内不断被冷却,温度迅速下降,并开始冷凝。在冷凝管的出口附近,制冷剂全部被冷凝为液体并被进一步过冷,最后从冷凝管排出。现有技术的冷凝器中,制冷剂在冷凝器的流路,因采用不分区,或仅仅分为左右两区,不能充分利用流过冷凝器的空气的冷量,不能有效提高制冷剂的过冷度,增大整机制冷量,使整机制冷却效率难以提高。图1和图2是现有技术普通冷凝器的两种制冷剂分流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为制冷剂按左右两部份分流的设置,如图1所示,冷凝器铜管分为左右两部份,分别位于冷凝器的内外侧(相对于风向)。处于过热状态的制冷剂从冷凝器的制冷剂入口1进入。制冷剂同时进入冷凝器的内侧铜管7和内侧铜管8。因风向是从外侧进入,因此,外侧的风吹过高温的外侧铜管8时,风温上升较高。温度相对高的空气再经过内侧铜管7。因此,空气对第二排的内侧管7的冷却效果下降,内侧铜管7的制冷剂不能得到充分冷却。图2所示为制冷剂按上下两部份分流的设置,如图2所示,制冷剂从内侧中间进入,分上下两路分别进入上部铜管5和下部铜管6,上部铜管5和下部铜管6都分别设置为两排。制冷剂从内侧铜管7流入再进入外侧铜管8。然后上下两路制冷剂分别从外侧铜管的中间排出。这种结构也同样存在图1所示的内侧管的冷却效果下降,内侧铜管7的制冷剂不能得到充分冷却的问题。同时,因下部铜管6整体成U形,存在一个U型底,因而制冷剂容易在该底部聚集,影响和空气的热交换,该种设置没有过冷区,上下部铜管的过冷段中的制冷剂由于液体体积减小,致使流速降低,和空气的热交换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制冷剂流路,能充分利用流过冷凝器空气的冷量,有效提高制冷剂的过冷度,可以最大限度增大整机的制冷量进一步提高空调器室外机冷凝器的制冷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由以U型传热管和连结U型传热管的弯管组成的冷凝管路以及固连在U型传热管上的散热片组成,其中,所述冷凝器的冷凝管路分为上下两区,每区设置为内外两排;制冷剂的入口分为两路,分别位于上下两区内排的上端;每个区的内排的下端用管路与外排的上端相连结;制冷剂的出口分为两路,分别位于上下两区外排的下端,两路出口合并为一路后与节流元件相连结;制冷剂从位于上下两区内排的上端的入口分别进入,自上而下分别流经内排后再进入各自外排的上端,分别自上而下流经外排后从各自外排的下端的出口流出,合并汇流为一路排出后进入节流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其中所述的内外两排冷凝管路的散热片也分为内外两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其中所述的内外两排冷凝管路合并后的出口与节流元件之间,在靠近外侧最下面设置有一根发卡管,从冷凝管路出口合并汇流后的制冷剂通过发卡管后进入节流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其中所述的冷凝器的整体结构为L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其中所述的冷凝管路为内壁光滑管或内壁螺纹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其中所述的散热片为平片,波纹片,波纹带缝隙片和百叶窗之中的一种。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冷凝器中制冷剂按左右两部份分流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冷凝器中制冷剂按上下两部份分流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冷凝器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冷凝器和现有技术图1和图2类似,均是由U型传热铜管1和弯管2组成冷凝管路3和散热片4组成。冷凝管路3分为上区5和下区6两部份,每一区又分为内排7和外排8两排管路。制冷剂通过入口9进入冷凝管3之前分为两路,分别从上下两区的内排上端进入,再分别自上而下流经内排7进入各自的外排8的上端。然后再分别自上而下流经外排8后在各自的下端合并汇流为一路,经出口10进入节流元件,内外两排冷却管路的散热片4也分为两排,与外两排冷却管路对应。从图3可以看出,致冷的空气是自冷凝管3的外侧吹入,先接触冷凝管路3各自的外排8,外侧风的温度低,使在内侧流经内排7而预先冷却过的致冷剂在流入外排8时再一次受到强力冷却—过冷,制冷剂的这种流路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制冷剂的过冷度,增大整机的制冷量,提高致冷机的效率。冷凝管在各自的外侧的外排8的下端合并汇流,并通过在靠近外侧最下面的一根发卡管,然后再进入节流元件,确保过冷后的流体流速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热交换能力不会下降,使制冷剂过冷度增加。内外两排冷凝管路可共用一排散热片,这种方式制作容易,也可将散热片分成两排,分别对应两排冷凝管路,使散热效果更佳。本技术的冷凝器的典型结构为L型,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冷凝管路可采用内壁光滑或内壁螺纹管,散热片的结构可以是平片,波纹片,波纹带缝隙片或百叶窗之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它由U型传热管和弯管组成的冷凝管路及散热片组成,冷凝管路分为上下两区、内外两排。制冷剂入口分为两路分别进入上下两区的内排的上端,再分别自上而下;经内排后进入各自外排的上端,然后分别自上而下流经外排后从各自的下端合并汇流为一路排出进入节流元件。相应的内外两排冷凝管路的散热片也分为两排,冷凝管路为内壁光滑管,散热片为平片,冷凝器的整体结构为L型。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的实施例二是由以U型传热管和弯管制成的冷凝管路及散热片组成,冷凝管路分为上下两区、内外两排。制冷剂入口分为两路分别进入上下两区的内排的上端,再分别自上而下流经内排入各自外排的上端,然后分别自上而下流经外排后从各自的下端合并汇流,通过靠近外侧最下面一根发卡管后再进入节流元件。内外两排冷凝管路的散热片共用一排,冷凝管路为内壁螺纹管,散热片为波纹片,冷凝器的整体结构为L型。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的实施例三是其散热片为百叶窗片,其余结构皆同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提供了一种具有更为合理的制冷剂流路,能充分利用流经冷凝器的空气的冷量,有效提高制冷剂的过冷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整机的制冷量、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空调器、除湿机等装置中。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由以U型传热管和连结U型传热管的弯管组成的冷凝管路以及固连在U型传热管上的散热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冷凝管路分为上下两区,每区设置为内外两排;制冷剂的入口分为两路,分别位于上下两区内排的上端;每个区的内排的下端用管路与外排的上端相连结;制冷剂的出口分为两路,分别位于上下两区外排的下端,两路出口合并为一路后与节流组件相连结;制冷剂从位于上下两区内排的上端的入口分别进入,自上而下分别流经内排后再进入各自外排的上端,分别自上而下流经外排后从各自外排的下端的出口流出,合并汇流为一路排出后进入节流组件。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两排冷凝管路的散热片也分为内外两排。3.按照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由以U型传热管和连结U型传热管的弯管组成的冷凝管路以及固连在U型传热管上的散热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冷凝管路分为上下两区,每区设置为内外两排;制冷剂的入口分为两路,分别位于上下两区内排的上 端;每个区的内排的下端用管路与外排的上端相连结;制冷剂的出口分为两路,分别位于上下两区外排的下端,两路出口合并为一路后与节流组件相连结;制冷剂从位于上下两区内排的上端的入口分别进入,自上而下分别流经内排后再进入各自外 排的上端,分别自上而下流经外排后从各自外排的下端的出口流出,合并汇流为一路排出后进入节流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人震谷东照丁大伟陈启明刘建刚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