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495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通过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接收端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发出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端处理器,且控制端处理器以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控制平台,采用多线程方式实现各处理任务,多变性及可操作性较强,增加了整体系统的智能操作性,并且,通过自发电控制开关控制导磁骨架的活动,使导磁骨架交替与两块永磁体中的一块接触,并在两个磁极间切换,进而改变导电线圈中的磁通量,将机械能采集并转换成电能,形成信号发射的能源供应,同时采用RF433射频技术,实现控制开关对设备的无线控制,形成自发电控制开关和接收端的相互通信方式。

A multi to multi control self generat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
,具体为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逐渐进入智能控制时代。智能控制对通信的低功耗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传统的开关类产品,用来控制照明灯具、插座等家中的电源开关存在如下缺点:需要布线施工,需要付出额外的经济成本,影响家庭装修的布局美观,一旦安装后改变原有的布线十分不易,因此就需要智能控制设备对其进行改变,减少布线施工及经济成本。现有技术中,智能控制系统基本上采用单信道通信方式,被控设备和控制器之间通信只有单一通道,都是一对一的单点控制,难以适应智能群体控制、分组控制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智能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控制系统基本上采用单信道通信方式,被控设备和控制器之间通信只有单一通道,难以适应智能控制群体控制、分组控制的需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其包括:信号发射器、自发电控制开关、外部控制端和接收端,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外部控制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通过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接收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包括自发电机构、控制端处理器和第一识别模块,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内设置所述自发电机构,所述自发电机构与所述控制端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识别模块电性输出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发电机构包括永磁体、背铁、铁芯、导电线圈和导磁骨架,所述永磁体和背铁固定于支撑架上,构成磁通回路,所述导电线圈绕制于所述导磁骨架的中心位置,所述导磁骨架通过活动的圆孔装配于所述支撑架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部控制端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外部控制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PC端,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电性输入连接所述外部控制端,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路由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端处理器、第二识别模块和被控设备,所述接收端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所述接收端处理器与所述第二识别模块电性双向连接,所述第二识别模块电性输出连接所述被控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控制开关发出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端处理器,且控制端处理器以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控制平台,采用多线程方式实现各处理任务,多变性及可操作性较强,增加了整体系统的智能操作性,控制端处理器与第一识别模块配合识别和处理自发电控制开关传输的关于设备控制的电信号,然后信号发射器接收自发电控制开关发射的控制信号,将信号传输至接收端,使两者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同时,通过自发电控制开关控制导磁骨架的活动,使导磁骨架交替与两块永磁体中的一块接触,并在两个磁极间切换,进而改变导电线圈中的磁通量,将机械能采集并转换成电能,形成信号发射的能源供应,同时采用RF433射频技术,实现控制开关对设备的无线控制,形成自发电控制开关和接收端的相互通信方式,且兼容智能控制的局域自组网通信体系,实现了更高、更完善的控制智能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通过自发电控制开关控制导磁骨架的活动,使导磁骨架交替与两块永磁体中的一块接触,并在两个磁极间切换,进而改变导电线圈中的磁通量,将机械能采集并转换成电能,形成信号发射的能源供应,同时采用RF433射频技术,实现控制开关对设备的无线控制,形成自发电控制开关和接收端的相互通信方式,且兼容智能控制的局域自组网通信体系,实现了更高、更完善的控制智能化,请参阅图1,包括,信号发射器100、自发电控制开关200、外部控制端300和接收端400。请继续参阅图1,信号发射器100为DMX512信号收发器,信号发射器100用于接收自发电控制开关200发射的控制信号,然后将信号传输至接收端400;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自发电控制开关200具有自发电机构210、控制端处理器220和第一识别模块230,具体的,自发电控制开关200内设置自发电机构210,自发电机构210包括永磁体211、背铁212、铁芯213、导电线圈214和导磁骨架215,永磁体211和背铁212卡接于支撑架上,构成磁通回路,导电线圈214绕制于导磁骨架215的中心位置,导磁骨架215通过活动的圆孔(图中未标识)装配于支撑架上,通过自发电控制开关200控制导磁骨架215的活动,使导磁骨架215交替与两块永磁体211中的一块接触,并在两个磁极间切换,进而改变导电线圈214中的磁通量,将机械能采集并转换成电能,形成信号发射的能源供应,同时采用RF433射频技术,实现控制开关对设备的无线控制,自发电机构210与控制端处理器220电连接,自发电机构210将自发电控制开关200发出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端处理器220,控制端处理器220为FX1N-40MR-001可编程处理芯片,控制端处理器220以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射器(100)、自发电控制开关(200)、外部控制端(300)和接收端(400),所述信号发射器(100)与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200)电性连接,所述外部控制端(300)通过无线传输模块(310)与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200)电性连接,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200)通过所述信号发射器(100)与所述接收端(400)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射器(100)、自发电控制开关(200)、外部控制端(300)和接收端(400),所述信号发射器(100)与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200)电性连接,所述外部控制端(300)通过无线传输模块(310)与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200)电性连接,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200)通过所述信号发射器(100)与所述接收端(40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200)包括自发电机构(210)、控制端处理器(220)和第一识别模块(230),所述自发电控制开关(200)内设置所述自发电机构(210),所述自发电机构(210)与所述控制端处理器(220)电连接,所述第一识别模块(230)电性输出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对多控制的自发电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机构(210)包括永磁体(211)、背铁(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金红向阳奎郭虎生孟波吴胜丁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三八二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