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槽自动调节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35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键槽自动调节工装,包括刀头、刀杆、第一调节螺栓、刀杆固定座、第二调节螺栓和定位螺栓;刀杆固定座通过固定座固定至机床的机床固定座上,第一调节螺栓套设在刀杆上且刀杆的尾部延伸入刀杆固定座上的盲孔中,刀头通过第二调节螺栓固定在刀杆的头部,以使得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栓能够调节刀头的水平位置,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栓能够调节刀头的中心高度;定位螺栓贯穿刀杆固定座以对刀杆固定座内部的刀杆的尾部进行定位。该键槽自动调节工装结构简单,使用组装方便,可以完全消除对称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Keyway automatic adjustment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键槽自动调节工装
本技术涉及机床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键槽自动调节工装。
技术介绍
刀具的结钩形式很多,有整体式、焊接式、机夹不重磨式等。目前一般整体式的多为高速钢车刀,结构简单,制造、使用均方便。而对于贵重刀具材料,如硬质合金等,可采用焊接式和机夹不重磨式。焊接式车刀结构简单、紧凑、刚性好,可磨出各种所需角度,应用广泛,但硬质合金刀片经高温焊接和刃磨后会产生内应力和裂纹,影响其可加工性和耐用度。而机夹不重磨刀具是将压制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切削角度、断屑槽和装夹孔的硬质合金刀片,用机械夹固的方法,装夹在特制的刀杆上。使用时一般不需要重磨,当一个切削刃钝后,松开夹紧机构,将刀片换一个新的切削刃,即可继续进行切削。但是,现有的刀具无法完全消除对称误差,也无法根据不同的产品来调整刀头。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让任何数控机床与工件完美匹配进行加工的键槽自动调节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键槽自动调节工装,该键槽自动调节工装结构简单,使用组装方便,可以完全消除对称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键槽自动调节工装,包括刀头、刀杆、第一调节螺栓、刀杆固定座、第二调节螺栓和定位螺栓;其中,刀杆固定座通过固定座固定至机床的机床固定座上,第一调节螺栓套设在刀杆上且刀杆的尾部延伸入刀杆固定座上的盲孔中,刀头通过第二调节螺栓固定在刀杆的头部,以使得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栓能够调节刀头的水平位置,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栓能够调节刀头的中心高度;定位螺栓贯穿刀杆固定座以对刀杆固定座内部的刀杆的尾部进行定位。优选地,刀头为机夹刀头,刀杆为机夹刀杆。优选地,刀头与刀杆的连接处采用偏心衬套与第二调节螺栓配合组装。优选地,刀头、刀杆、第一调节螺栓和刀杆固定座同轴设置。优选地,定位螺栓为多个且均自上而下垂直插入刀杆固定座内。优选地,定位螺栓为三个且三个定位螺栓等间距分布。优选地,刀杆固定座上形成有安装唇板,安装唇板上开设有与安装螺栓配合固定的安装螺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将刀杆固定座通过固定座固定至机床的机床固定座上,第一调节螺栓套设在刀杆上且刀杆的尾部延伸入刀杆固定座上的盲孔中,刀头通过第二调节螺栓固定在刀杆的头部,这样,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栓能够调节刀头的水平位置,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栓能够调节刀头的中心高度;同时,刀头头部采用调节螺栓,内部采用的偏心衬套,完全消除对称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还可以通过调节螺栓根据待加工的不同产品调节刀头的中心高度,如此可以让任何数控机床与工件完美匹配进行加工。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键槽自动调节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键槽自动调节工装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键槽自动调节工装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刀头2-刀杆3-第一调节螺栓4-刀杆固定座5-第二调节螺栓6-定位螺栓7-固定座8-机床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键槽自动调节工装,包括刀头1、刀杆2、第一调节螺栓3、刀杆固定座4、第二调节螺栓5和定位螺栓6;其中,刀杆固定座4通过固定座7固定至机床的机床固定座8上,第一调节螺栓3套设在刀杆2上且刀杆2的尾部延伸入刀杆固定座4上的盲孔中,刀头1通过第二调节螺栓5固定在刀杆2的头部,以使得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栓3能够调节刀头1的水平位置,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栓5能够调节刀头1的中心高度;定位螺栓6贯穿刀杆固定座4以对刀杆固定座4内部的刀杆2的尾部进行定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刀杆固定座4通过固定座7固定至机床的机床固定座8上,第一调节螺栓3套设在刀杆2上且刀杆2的尾部延伸入刀杆固定座4上的盲孔中,刀头1通过第二调节螺栓5固定在刀杆2的头部,这样,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栓3能够调节刀头1的水平位置,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栓5能够调节刀头1的中心高度;同时,刀头头部采用调节螺栓,内部采用的偏心衬套,完全消除对称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还可以通过调节螺栓根据待加工的不同产品调节刀头的中心高度,如此可以让任何数控机床与工件完美匹配进行加工。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刀头拆装的速度,缩短加工周期,节约生产时间,优选地,刀头1为机夹刀头,刀杆2为机夹刀杆。这样,刀具采用机夹刀头,其具有互换性,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为了完全消除对称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优选地,刀头1与刀杆2的连接处采用偏心衬套与第二调节螺栓5配合组装。为了使得机床在高速工作过程中,刀头1、刀杆2、第一调节螺栓3和刀杆固定座4可以完美配合不会发生中心轴线偏移而影响加工效果,优选刀头1、刀杆2、第一调节螺栓3和刀杆固定座4同轴设置。在使用定位螺栓6对该键槽自动调节工装进行固定时,为了便于操作,降低操作难易程度,优选地,定位螺栓6为多个且均自上而下垂直插入刀杆固定座4内。上述定位螺栓6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但是从控制维修成本和便于组装的角度考虑,优选定位螺栓6为三个且三个定位螺栓6等间距分布。这样,既保证了定位安装时的高效率,又使得定位螺栓6对刀杆2的定位约束力均匀分布,无形中延长了刀杆2的使用寿命。另外,该键槽自动调节工装在机床运行过程中会随着机床发生抖动,为了减少震动对其造成的影响,优选地,刀杆固定座4上形成有安装唇板,安装唇板上开设有与安装螺栓配合固定的安装螺孔。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键槽自动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1)、刀杆(2)、第一调节螺栓(3)、刀杆固定座(4)、第二调节螺栓(5)和定位螺栓(6);其中,/n所述刀杆固定座(4)通过固定座(7)固定至机床的机床固定座(8)上,所述第一调节螺栓(3)套设在所述刀杆(2)上且所述刀杆(2)的尾部延伸入所述刀杆固定座(4)上的盲孔中,所述刀头(1)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螺栓(5)固定在所述刀杆(2)的头部,以使得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调节螺栓(3)能够调节所述刀头(1)的水平位置,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调节螺栓(5)能够调节所述刀头(1)的中心高度;/n所述定位螺栓(6)贯穿所述刀杆固定座(4)以对所述刀杆固定座(4)内部的所述刀杆(2)的尾部进行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键槽自动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1)、刀杆(2)、第一调节螺栓(3)、刀杆固定座(4)、第二调节螺栓(5)和定位螺栓(6);其中,
所述刀杆固定座(4)通过固定座(7)固定至机床的机床固定座(8)上,所述第一调节螺栓(3)套设在所述刀杆(2)上且所述刀杆(2)的尾部延伸入所述刀杆固定座(4)上的盲孔中,所述刀头(1)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螺栓(5)固定在所述刀杆(2)的头部,以使得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调节螺栓(3)能够调节所述刀头(1)的水平位置,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调节螺栓(5)能够调节所述刀头(1)的中心高度;
所述定位螺栓(6)贯穿所述刀杆固定座(4)以对所述刀杆固定座(4)内部的所述刀杆(2)的尾部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槽自动调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为机夹刀头,所述刀杆(2)为机夹刀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跃王长兵王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朗轶工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