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24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上的空调机等的气液分离器的改良。气液分离器(1)具有圆筒形状主体(10),在主体(10)内插入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0)。主体(10)的上部设有2相制冷剂的流入口(30),2相制冷剂变为旋转流后流入其中。离心分离后的液相制冷剂在主体(10)的下部蓄积后从流出口(40)被送出。旋转流的制冷剂在通过整流部件(100)时被整流以防止蓄积部的液相制冷剂的紊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冻循环中安装的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用于冷冻循环的气液分离器中,提出了具有直接安装于制冷剂冷凝器侧面的结构的气液分离器。汽车上安装的空调机,随着发动机室的空间的节省,连同冷凝器的小型化要求气液分离器的细径化。特许文献1-特开2003-202168公开了给流入气液分离器的气液混合制冷剂加旋转流,通过离心力促使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分离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细径圆筒形状的气液分离器以纵长的状态被安装在冷凝器的侧面,从上部使气液混合制冷剂螺旋运动并流入气液分离器内时,因为细径,旋转流速变快等理由,旋转流体与在气液分离器底部蓄积的液相制冷剂相遇,蓄积的液相被扬卷上来。该液相制冷剂被扬卷上来是使气液分离性能低下的原因。本专利技术提供消除上述缺点的气液分离器。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作为基本装置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插入主体中心部的气相制冷剂流出管;相对于主体上部沿切线方向安装的2相制冷剂流入口;安装于主体下部的液相制冷剂流出口;安装于在2相制冷剂流入口和液相制冷剂流出口之间的制冷剂整流部件。另外,整流部件还具有将离心分离后的制冷剂整流并送到液相制冷剂存贮部去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因为具有以上构造,所以分离后的气相制冷剂不会扰乱存贮部,提高气液分离性能。本专利技术如以上所述,可以提高配备在汽车空调机上的气液分离器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的说明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的实施例1的说明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的实施例2的说明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的实施例3的说明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的实施例4的说明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的实施例5的说明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的实施例6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的另外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部件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 气液分离器10 主体20 气相制冷剂流出管30 2相制冷剂流入口40 液相制冷剂流出口100 整流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的构造的说明图。整体用符号1表示的气液分离器,具有细径的圆筒形状主体10,在主体10内的中央部具有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0。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0具有在主体10的上部开口的气相制冷剂的流入口22和从主体10底部突出的流出口24。在主体10的上部装有的气相与液相混合后的2相制冷剂的流入管30。相对于圆筒形状的主体10,该2相制冷剂的流入管30的出口部32设置为向切线方向开口。从流入管30的出口部32沿主体10的切线方向流入的2相制冷剂R1形成旋转流,因其离心力,使比重大的液相制冷剂R2和比重小的气相制冷剂R3得到分离。分离后的气相制冷剂R3流入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0的流入口22,被送到压缩机一侧。分离后的液相制冷剂R2通过下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100。用整流部件100整流的液相制冷剂R2在主体10的下部被蓄积起来。蓄积的液相制冷剂R2从液相制冷剂流出管40的入口部42流出,被送到膨胀阀一侧。下面说明整流部件的多个实施例。实施例1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的第1实施例。整流部件110插入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0与主体10之间,具有与管20的外周部相嵌合的圆筒部112和从圆筒部112沿放射方向延伸的多个叶片部114。该整流部件110用如塑料材料成型来制作。通过扩孔性加工等在管20上形成环状突起部K1,支持整流部件110。液相制冷剂在通过由叶片部114划分开的流路116时被整流。沿整流部件110的轴长方向的长度尺寸是对应于气液分离器的规格而适当地设计的。实施例2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的第2实施例。整流部件120插入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0与主体10之间。整流部件120用如塑料材料成型来制作,主体122有多个圆筒孔124。另外,在外周部还设有波形开口部126。通过扩孔性加工等在管20上形成环状突起部K1,支持整流部件120。液相制冷剂在通过整流部件120的多个圆筒孔124和开口部126时被整流。沿整流部件120的轴长方向的长度尺寸是对应于气液分离器的规格而适当地设计的。实施例3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第3实施例。整流部件130插入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0与主体10之间。整流部件130用如多孔的发泡塑料材料来制作,主体132内有多个开口部134。通过扩孔性加工等在管20上形成环状突起部K1,支持整流部件130。液相制冷剂在通过整流部件130的多个开口部134时被整流。沿整流部件130的轴长方向的长度尺寸是对应于气液分离器的规格而适当地设计的。实施例4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第4实施例。整流部件140插入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0与主体10之间。整流部件140是细丝142卷成的滤网状的东西,所以是用金属或树脂等的丝来制作的。在丝142的上下也可以配置挤压用的多孔板144、146。通过扩孔性加工等在管20上形成环状突起部K1,支持整流部件140。液相制冷剂在通过整流部件140时被整流。沿整流部件140的轴长方向的长度尺寸是对应于气液分离器的规格而适当地设计的。实施例5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第5实施例。整流部件150插入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0与主体10之间。整流部件150是用多张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网状部件152重叠构成。通过扩孔性加工等在管20上形成环状突起部K1,支持整流部件150。液相制冷剂在通过整流部件150时被整流。沿整流部件150的轴长方向的长度尺寸是对应于气液分离器的规格而适当地设计的。实施例6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流部件第6实施例。整流部件160插入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0与主体10之间。整流部件160用多张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多孔板162重叠构成。为了限制多孔板162的间隔,可在内外周设置凸缘162a、162b。通过扩孔性加工等在管20上形成环状突起部K1,支持整流部件160。液相制冷剂在通过整流部件160的孔164时被整流。沿整流部件160的轴长方向的长度尺寸是对应于气液分离器的规格而适当地设计的。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图。整体用符号200表示的气液分离器,具有圆筒形状主体210,通过焊接加工部W1将端盖(ヘツダ)220固定在主体210下部的开口部。在端盖220上装有气相制冷剂的流出管222。在端盖220的内侧中央部形成凸起部224,在凸起部224中央所开的孔中将管件230的下端插入以支持管件230。主体210的上部的中央部形成贯通孔212,与2相制冷剂的流入管240连接。在该流入管240的正下方配设气液分离部件250。该气液分离部件250是用如树脂一体成型制作的部件,利用凸起部254与管件250的上端部相嵌合。在气液分离部件250的上部设有旋转叶片部260。从流入管240通过贯通孔212流入气液分离器的主体210内的2相制冷剂,由该旋转叶片部260区分。通过旋转流路262内时,变成旋转流向主体210的内部喷射。通过旋转流的离心力,重量大的液相制冷剂与重量小的气相制冷剂被分离开。在气液分离部件250中形成缝隙252,通过该缝隙252气相制冷剂流入管件230,再经流出管222被送出。液相制冷剂在积蓄部232内被积蓄,也可以设置上述整流部件。为此,也可以在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器,将冷冻循环的气液2相制冷剂分离成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插入主体中心部的气相制冷剂流出管;相对于主体上部沿切线方向安装的2相制冷剂流入口;安装于主体下部的液相制冷剂流出口;安装于在2相制冷剂流入口和液相制冷剂流出口之间的制冷剂的整流部件,整流部件具有将离心分离后的制冷剂整流并送到液相制冷剂存贮部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良二古田卓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