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铆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05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铆压机,其包括:来料机构、铆压机构、移载机构、输送机械手、振动盘、出料机构;所述来料机构包括:来料输送线,所述来料输送线一端延伸至所述铆压机构处,所述铆压机构包括:铆压头以及下铆压座,所述铆压头位于所述下铆压座上方,所述下铆压座由所述移载机构驱动进行运动,所述输送机械手位于所述铆压机构的一侧,所述振动盘通过一输送直振与所述输送机械手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位于所述振动盘下游,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输送线,所述出料输送线一端连接至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铆压机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铆压和出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镊子逐个上料的方式,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

Automatic riveting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铆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铆压机,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弹片加工的自动铆压机。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对于弹片工件,由于其体积较小,上料和下料较为不便。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镊子夹取的上料方式,其上料效率较低,无法充分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铆压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铆压机,其包括:来料机构、铆压机构、移载机构、输送机械手、振动盘、出料机构;所述来料机构包括:来料输送线,所述来料输送线一端延伸至所述铆压机构处,所述铆压机构包括:铆压头以及下铆压座,所述铆压头位于所述下铆压座上方,所述下铆压座由所述移载机构驱动进行运动,所述输送机械手位于所述铆压机构的一侧,所述振动盘通过一输送直振与所述输送机械手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位于所述振动盘下游,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输送线,所述出料输送线一端连接至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作为本技术的自动铆压机的改进,所述来料输送线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料板所限定,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料板之间设置有输送皮带。作为本技术的自动铆压机的改进,所述移载机构包括:夹爪以及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夹爪传动连接,所述夹爪夹持所述下铆压座的凸起。作为本技术的自动铆压机的改进,所述输送直振包括:输送线、驱动所述输送线振动的振动器。作为本技术的自动铆压机的改进,所述输送机械手为气动输送机械手。作为本技术的自动铆压机的改进,所述出料输送线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料板所限定,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料板之间设置有输送皮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自动铆压机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铆压和出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镊子逐个上料的方式,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自动铆压机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自动铆压机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铆压机,其包括:来料机构、铆压机构、移载机构、输送机械手、振动盘、出料机构;所述来料机构包括:来料输送线,所述来料输送线一端延伸至所述铆压机构处,所述铆压机构包括:铆压头以及下铆压座,所述铆压头位于所述下铆压座上方,所述下铆压座由所述移载机构驱动进行运动,所述输送机械手位于所述铆压机构的一侧,所述振动盘通过一输送直振与所述输送机械手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位于所述振动盘下游,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输送线,所述出料输送线一端连接至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自动铆压机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铆压机包括:来料机构1、铆压机构2、移载机构3、输送机械手4、振动盘5、出料机构6。所述来料机构1用于实现铆压的上料,其包括:来料输送线11,所述来料输送线11一端延伸至所述铆压机构2处。本实施例中,所述来料输送线11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料板所限定,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料板之间设置有输送皮带。所述铆压机构2用于实现工件的铆压,其包括:铆压头21以及下铆压座22,所述铆压头21位于所述下铆压座22上方,所述下铆压座22由所述移载机构3驱动进行运动,以与铆压头21进行对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移载机构3包括:夹爪31以及驱动气缸32,所述驱动气缸32与所述夹爪31传动连接,所述夹爪31夹持所述下铆压座22的凸起。所述输送机械手4位于所述铆压机构2的一侧,其用于将铆压后的弹片取出,并通过一输送直振7实现出料。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械手4为气动输送机械手4,该气动输送机械手4可夹取铆压后的弹片,并在旋转电机带动下将弹片放置到输送直振7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直振7包括:输送线、驱动所述输送线振动的振动器。所述振动盘5及出料机构6用于实现铆压后弹片的有序出料。具体地,所述振动盘5通过一输送直振7与所述输送机械手4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6位于所述振动盘5下游,从而所述振动盘5接收来自输送机械手4的铆压弹片。所述出料机构6包括:出料输送线61,所述出料输送线61一端连接至所述振动盘5的出料口。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输送线61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料板所限定,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料板之间设置有输送皮带。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自动铆压机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铆压和出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镊子逐个上料的方式,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铆压机包括:来料机构、铆压机构、移载机构、输送机械手、振动盘、出料机构;/n所述来料机构包括:来料输送线,所述来料输送线一端延伸至所述铆压机构处,所述铆压机构包括:铆压头以及下铆压座,所述铆压头位于所述下铆压座上方,所述下铆压座由所述移载机构驱动进行运动,所述输送机械手位于所述铆压机构的一侧,所述振动盘通过一输送直振与所述输送机械手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位于所述振动盘下游,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输送线,所述出料输送线一端连接至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铆压机包括:来料机构、铆压机构、移载机构、输送机械手、振动盘、出料机构;
所述来料机构包括:来料输送线,所述来料输送线一端延伸至所述铆压机构处,所述铆压机构包括:铆压头以及下铆压座,所述铆压头位于所述下铆压座上方,所述下铆压座由所述移载机构驱动进行运动,所述输送机械手位于所述铆压机构的一侧,所述振动盘通过一输送直振与所述输送机械手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位于所述振动盘下游,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输送线,所述出料输送线一端连接至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料输送线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料板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富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长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