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98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扳手加工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冲压机,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冲块,所述冲块上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下方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内开设有放置腔,所述下模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冲切口,所述下模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拿取口;所述下模内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放置腔内两个长度方向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推板;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推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连接;所述下模内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滑块连接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顶出机构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A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机
本技术涉及扳手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机。
技术介绍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目前,参考图1,一种冲压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液压缸11,液压缸1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冲块12,冲块12上设置有上模13;上模13下方的机架1上设置有下模2,下模2内开设有放置腔21,下模2上端开设有与放置腔21连通冲切口22,下模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放置腔21连通的拿取口23;双盘摩擦压力机加工出扳手的模型后,扳手模型会存在角料,将扳手模型放置在下模2上,启动液压缸11,液压缸11的活塞杆会带动冲块12运动,冲块12上的上模13就会朝下模2的方向运动,上模13将扳手模型冲到下模2的放置腔21内;然后将下模2在机架1上拿出,再将位于放置腔21内的扳手模型通过拿取口23拿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每个扳手模型冲压完成后,都需要将下模拿出,然后再重新安装在机架上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机,设置的顶出机构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冲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冲块,所述冲块上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下方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内开设有放置腔,所述下模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冲切口,所述下模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拿取口;所述下模内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放置腔内两个长度方向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推板;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推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连接;所述下模内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滑块连接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需要冲切的模型放置在下模上,然后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冲块运动,使冲块上的上模对模型进行冲却,冲切好的模型通过冲切口进入到放置腔内,然后启动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滑块在相应的滑槽内滑移,然后推板就会在放置腔内移动,将位于放置腔内的模型通过拿取口推出下模,方便拿取;设置的顶出机构能够将冲切好的模型顶出下模,方便下模的拿取,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在所述滑槽内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滑块且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上键连接有蜗轮;所述下模内设置有与两个蜗轮连接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两个蜗轮转动,两个蜗轮就会分别带动两个第一螺杆转动,两个第一螺杆就会带动两个滑块同时移动,带动推板移动,推板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设置的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下模内的蜗杆,两个所述蜗轮均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的一端穿过所述下模,且穿过所述下模的一端上设置有旋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旋钮,旋钮会带动蜗杆转动,与蜗杆啮合的两个蜗轮就会同步转动;设置的驱动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板包括与所述滑块连接的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下端倾斜设置有抵触所述放置腔底壁的第二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滑块运动的时候会带动第一板运动,第一板运动就会带动第二板运动,第一板和第二板会将模型通过拿取口顶出下模;同时第二板在运动的时候会将掉落进入到残渣刮出放置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下模卡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抵触所述下模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模卡接在固定块的凹槽内,然后使用固定组件对下模进行固定,防止上模在对位于下模上的模型进行冲切的时候下模移动,从而提高冲切完成之后模型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滑移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滑移孔的调节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滑移孔连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连接,且另外一端穿出所述固定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二螺杆,因为第二螺杆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以在第二螺杆转动的时候,第二螺杆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第二螺杆就会带动调节块在滑移孔内移动,使调节块抵紧下模,从而提高下模在固定块内的稳定性;设置的固定组件不仅能够对下模实现固定,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调节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模型放置在下模上后,将夹持板抵触模型,然后用调节件将夹持板固定在连接块上;设置的固定夹持机构能够对放置在下模上的模型进行夹持,防止上模对下模上的模型进行冲切的时候,模型会移动,从而提高冲切后模型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为第一螺栓;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穿过夹持板上的第一通孔与连接块上的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实现将夹持板固定在连接块上;设置的调节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的顶出机构能够将冲切好的模型顶出下模,方便下模的拿取,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2.设置的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冲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冲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11、液压缸;12、冲块;13、上模;2、下模;21、放置腔;22、冲切口;23、拿取口;3、顶出机构;31、滑块;4、推板;41、第一板;42、第二板;5、驱动机构;51、第一螺杆;52、蜗轮;6、驱动组件;61、蜗杆;62、旋钮;7、固定块;8、固定组件;81、调节块;82、第二螺杆;9、夹持机构;91、连接块;92、夹持板;93、调节件;94、调节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冲压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1,液压缸1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在机架1上滑移连接有冲块12,冲块12上设置有上模13,上模13下方的机架1上设置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卡接有下模2,下模2上设置有顶出机构3;固定块7上设置有与下模2连接的固定组件8;固定块7上设置有夹持机构9。冲块12上开设有卡槽,上模13卡接在卡槽内,上模13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冲块12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上模13上设置有穿过第三通孔与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设置有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冲块(12),所述冲块(12)上设置有上模(13),所述上模(13)下方的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下模(2),所述下模(2)内开设有放置腔(21),所述下模(2)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放置腔(21)连通冲切口(22),所述下模(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放置腔(21)连通的拿取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内设置有顶出机构(3),所述放置腔(21)内两个长度方向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顶出机构(3)包括推板(4);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块(31),所述推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31)连接;所述下模(2)内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滑块(31)连接的驱动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设置有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冲块(12),所述冲块(12)上设置有上模(13),所述上模(13)下方的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下模(2),所述下模(2)内开设有放置腔(21),所述下模(2)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放置腔(21)连通冲切口(22),所述下模(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放置腔(21)连通的拿取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内设置有顶出机构(3),所述放置腔(21)内两个长度方向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顶出机构(3)包括推板(4);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块(31),所述推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31)连接;所述下模(2)内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滑块(31)连接的驱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转动在所述滑槽内的第一螺杆(51),所述第一螺杆(51)穿过所述滑块(31)且与所述滑块(3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51)的一端上键连接有蜗轮(52);所述下模(2)内设置有与两个蜗轮(52)连接的驱动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下模(2)内的蜗杆(61),两个所述蜗轮(52)均与所述蜗杆(61)啮合;所述蜗杆(61)的一端穿过所述下模(2),且穿过所述下模(2)的一端上设置有旋钮(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俊张水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迈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