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94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涉及一种金属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两支撑块,两所述支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固定连接与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座以及设置于第一导向座上的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一导向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导向座底部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多个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在容置槽内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夹持块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夹持槽对应的第二夹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逐个调节夹持块的位置,对于管件进行导向的效果。

A guide mechanism of reducing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加工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减径机,包括至少两个以上沿钢管轧制方向排列的机架与轧辊、及传动装置;其特点是机架坐落在基础导轨上,并用螺栓、螺母将机架固定在基础导轨之上,机架与机架之间使用连接装置预紧联接,并使各个机架连接在一起。每个机架内有三个轧辊,每个轧辊通过伸出的轴或套与传动装置相连。目前,现有的减径机,如附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9,工作台9上设置有导向板91,导向板91中开设有固定孔92,固定孔92内靠近工作台9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95,固定孔92内滑设有固定板93,固定板93朝向工作台9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槽95相对的第二固定槽94。固定板93朝第一固定槽95方向运动,对于管件夹持导向。现有的减径机,通过固定板93可以夹持多个管件,但是对于不同尺寸的管件减径时,固定板93夹持尺寸较大的管件后,尺寸较小的管件会在固定孔93与固定板93之间滑动,影响管件减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具有逐个调节夹持块的位置,对于管件进行导向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两支撑块,两所述支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固定连接与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座以及设置于第一导向座上的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一导向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导向座底部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多个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在容置槽内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夹持块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夹持槽对应的第二夹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件放置到第一导向座与夹持块之间,使得管件位于第一夹持槽内,再驱动夹持块下降,使得管件位于第一夹持槽与第二夹持槽之间进行导向。另外通过多个夹持块和第一导向座,可以逐个调节夹持块的位置,使得管件更好第一夹持槽与第二夹持槽之间进行导向;同时,设置多个夹持块,可以分别对于不同尺寸的管件进行导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部与第二操作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第二操作板下降,使得管件位于第一固定座与夹持块之间,对于管件进行导向;反之,驱动螺纹杆使得第二操作板上升,不再对于管件导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驱动圆盘驱动螺纹杆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外套设有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母,使得螺母与第二导向座抵接,进一步固定螺纹杆,防止在螺纹杆在管件加工时,螺纹杆与螺纹孔配合松动,导致加工出的管件不合格。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向座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导向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嵌入卡槽的卡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槽与卡杆的配合,具有连接第一导向座与第二导向座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向座上开设有连通卡槽的操作孔,所述卡杆上开设有与操作孔对应的操作槽,所述操作槽内设置有弹簧以及滑设于操作槽内的操作块;所述操作孔与操作槽对齐时,所述操作块嵌入到操作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第一导向座与第二导向座时,先驱动操作块嵌入到操作槽内,同时弹簧压缩变形,再将卡杆嵌入到卡槽内,直到操作孔与操作槽对齐时,弹簧复位,驱动操作块嵌入到操作孔内,使得第一导向座与第二导向座连接;反之,驱动操作嵌入到操作槽内,再将卡杆从卡槽内拉出,实现第一导向座与第二导向座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块侧边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操作槽内开设有供限位槽滑设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限制操作块的移动距离,同时防止操作块脱离操作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孔内滑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操作块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按钮可以方便驱动操作块移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动块,两所述活动块之间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套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开设有导向环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件通过导向件后,进入到导向环槽,由导向轮进一步对于管件进行导向。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对于不同尺寸的管件进行导向效果;2、可以逐个调节夹持块的位置,对于管件进行导向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一导向座与第二导向座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1、机架;2、支撑座;3、支撑块;4、支撑板;5、导向件;51、第一导向座;511、第一夹持槽;52、第二导向座;521、容置槽;522、夹持块;523、第二夹持槽;524、螺纹孔;525、螺纹杆;526、圆盘;527、螺母;53、卡杆;531、操作槽;532、弹簧;533、操作块;534、限位块;535、限位槽;54、卡槽;541、操作孔;542、定位槽;55、按钮;551、定位块;6、活动块;61、活动杆;62、导向轮;63、导向环槽;9、工作台;91、导向板;92、固定孔;93、固定板;94、第二固定槽;95、第一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3,两支撑块3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支撑板4。支撑板4上设置有导向件5,导向件5包括固定连接与支撑板4上的第一导向座51以及设置于第一导向座51上的第二导向座52。第一导向座51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六个第一夹持槽511。第二导向座52底部开设有容置槽521,容置槽521内设置有六个夹持块522。夹持块522在容置槽521内上下往复运动,夹持块522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夹持槽511对应的第二夹持槽523。如图2和图3所示,容置槽521上端开设有螺纹孔524,螺纹孔524内穿设有螺纹杆525,螺纹杆525底部与第二操作板转动连接。螺纹杆525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526。螺纹杆525外套设有螺母527,螺母527位于第二导向座52上方。驱动圆盘526使得螺纹杆525转动,使得夹持块522下降,方便管件在第一固定座与夹持块522之间导向,再通过转动螺母527,对于螺纹杆525固定,防止管件加工时,螺纹杆525与螺纹孔524松动。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向座51上端开设有两个卡槽54,第二导向座52底部固定连接有分别嵌入两卡槽54的卡杆53。第一导向座51上开设有连通卡槽54的操作孔541,卡杆53上开设有与操作孔541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一侧设置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上设置有两支撑块(3),两所述支撑块(3),两所述支撑块(3)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导向件(5),所述导向件(5)包括固定连接与支撑板(4)上的第一导向座(51)以及设置于第一导向座(51)上的第二导向座(52),所述第一导向座(51)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持槽(511),所述第二导向座(52)底部开设有容置槽(521),所述容置槽(521)内设置有多个夹持块(522),所述夹持块(522)在容置槽(521)内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夹持块(522)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夹持槽(511)对应的第二夹持槽(5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一侧设置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上设置有两支撑块(3),两所述支撑块(3),两所述支撑块(3)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导向件(5),所述导向件(5)包括固定连接与支撑板(4)上的第一导向座(51)以及设置于第一导向座(51)上的第二导向座(52),所述第一导向座(51)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持槽(511),所述第二导向座(52)底部开设有容置槽(521),所述容置槽(521)内设置有多个夹持块(522),所述夹持块(522)在容置槽(521)内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夹持块(522)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夹持槽(511)对应的第二夹持槽(5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521)上端开设有螺纹孔(524),所述螺纹孔(524)内穿设有螺纹杆(525),所述螺纹杆(525)底部与第二操作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5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径机的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25)外套设有螺母(527)。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贝特利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