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93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包括若干拉矫辊、轴座、安装台以及压板,若干拉矫辊通过轴座安装至安装台上,所述拉矫辊的两端通过压板固定于轴座上,所述轴座上开设有层阶槽,所述层阶槽于两侧具有第一阶槽、于中心具有第二阶槽以及于第一阶槽与第二阶槽之间具有连接槽段;所述压板设有卡槽段以及设于卡槽段两侧的抵持段,卡槽段的两端相对设有两件连接块,两件连接块之间形成卡槽,通过螺栓穿过卡槽段与连接块后与连接槽段连接,以螺栓将压板安装至轴座上,抵持段与对应的第一阶槽相配合,卡槽与第二阶槽相配合,将拉矫辊的两端于压板与轴座之间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拉矫机拉矫辊结构提高了拉矫辊的安装效率。

A structure of tension leveler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
本技术涉及拉矫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
技术介绍
拉矫机在不锈钢冷轧产线上主要起的作用为整平钢带,调整钢带的板型。参阅图1,目前,现有的拉矫机的拉矫辊结构具有若干拉矫辊10,若干拉矫辊10通过轴座20固定至安装台30上,每一拉矫辊10的两端均需要以螺栓直接固定安装至对应的轴座20上。但这种以螺栓将拉矫辊10安装至轴座20的方式,使安装较为繁琐,安装消耗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拉矫辊安装的拉矫机拉矫辊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包括若干拉矫辊、轴座、安装台以及压板,若干拉矫辊通过轴座安装至安装台上,所述拉矫辊的两端通过压板固定于轴座上,所述轴座上开设有层阶槽,所述层阶槽于两侧具有第一阶槽、于中心具有第二阶槽以及于第一阶槽与第二阶槽之间具有连接槽段;所述压板设有卡槽段以及设于卡槽段两侧的抵持段,卡槽段的两端相对设有两件连接块,两件连接块之间形成卡槽,通过螺栓穿过卡槽段与连接块后与连接槽段连接,以螺栓将压板安装至轴座上,抵持段与对应的第一阶槽相配合,卡槽与第二阶槽相配合,将拉矫辊的两端于压板与轴座之间固定安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拉矫辊包括辊体、芯轴以及两件内轴承,所述芯轴于两端之间设有转轴段,转轴段设于所述辊体内,转轴段的两端相对设有两件内轴承,每一内轴承的内圈固定于转轴段上,内轴承的外圈与辊体内壁固定连接,芯轴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一件外轴承,通过外轴承于压板与轴座之间固定安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芯轴内贯通设有润滑油路,所述润滑油路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条与内轴承连通的第一支油路,润滑油路的中段相对设有两条与芯轴和辊体之间的空腔连通的第二支油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相邻拉矫辊之间设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连接相邻拉矫辊的芯轴,所述连接件内贯通设有连通油道,通过连通油道将相邻拉矫辊的芯轴内的润滑油路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拉矫辊上设有油嘴,油嘴安装至芯轴上并与润滑油路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通过轴座与压板之间的配合,更为便捷地将拉矫辊安装至安装台上,有效地提高了拉矫辊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结构示意图。图2为拉矫机拉矫辊结构的整体图。图3为压板与轴座的装配图。图4为拉矫辊的示意图。图5为相邻拉矫辊之间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2、图3,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包括若干拉矫辊10、轴座20、安装台30以及压板40,若干拉矫辊10通过轴座20安装至安装台30上,所述拉矫辊10的两端通过压板40固定于轴座20上,所述轴座20上开设有层阶槽21,所述层阶槽21于两侧具有第一阶槽211、于中心具有第二阶槽212以及于第一阶槽211与第二阶槽212之间具有连接槽段213;所述压板40设有卡槽段41以及设于卡槽段41两侧的抵持段42,卡槽段41的两端相对设有两件连接块411,两件连接块411之间形成卡槽412,通过螺栓穿过卡槽段41与连接块411后与连接槽段213连接,以螺栓将压板40安装至轴座20上,抵持段42与对应的第一阶槽211相配合,卡槽412与第二阶槽212相配合,将拉矫辊10的两端于压板40与轴座20之间固定安装。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4,所述拉矫辊10包括辊体11、芯轴12以及两件内轴承13,所述芯轴12于两端之间设有转轴段121,转轴段121设于所述辊体11内,转轴段121的两端相对设有两件内轴承13,每一内轴承13的内圈固定于转轴段121上,内轴承13的外圈与辊体11内壁固定连接,芯轴12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一件外轴承122,通过外轴承122于压板40与轴座20之间固定安装。进一步地,所述拉矫辊10排列设置,本实施例中,若干拉矫辊10分三排设置,三排拉矫辊10通过抵持段42与对应的第一阶槽211相配合,卡槽412与第二阶槽212相配合,将三排拉矫辊10固定安装。进一步地,所述芯轴12内贯通设有润滑油路101,所述润滑油路10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条与内轴承13连通的第一支油路102,润滑油路101的中段相对设有两条与芯轴12和辊体11之间的空腔连通的第二支油路103。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5,相邻拉矫辊10之间设有连接件14,通过连接件14连接相邻拉矫辊10的芯轴12,所述连接件14内贯通设有连通油道141,通过连通油道141将相邻拉矫辊10的芯轴12内的润滑油路101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拉矫辊10上设有油嘴104,油嘴104通过螺纹安装至芯轴12上并与润滑油路101连通。本实施例中,本技术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的安装方式,如下:若干拉矫辊10分三排设置,三排拉矫辊10通过轴座20安装至安装台30上,位于两侧的两排拉矫辊10将其芯轴12的两端相对设置至轴座20两侧的第一阶槽211上,位于两侧之间的一排拉矫辊10则将其芯轴12的两端相对设置至轴座20中心的第二阶槽212,随后托板通过螺栓穿过卡槽段41与连接块411后与连接槽段213连接,安装至轴座20上,抵持段42与对应的第一阶槽211相配合,将位于两侧的两排拉矫辊10固定;卡槽412与第二阶槽212相配合,将位于两侧之间的一排拉矫辊10固定。此外,两端部拉矫辊10的芯轴12上安装有油嘴104,可通过油嘴104向每一排拉矫辊10内的内轴承13添加润滑油,便于在短时间停机时,为内轴承13添加润滑油,起到维护作用,有效地提高内轴承13的耐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通过轴座20与压板40之间的配合,更为便捷地将拉矫辊10安装至安装台30上,有效地提高了拉矫辊10的安装效率。只要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的思想,对本技术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包括若干拉矫辊(10)、轴座(20)、安装台(30)以及压板(40),若干拉矫辊(10)通过轴座(20)安装至安装台(3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矫辊(10)的两端通过压板(40)固定于轴座(20)上,所述轴座(20)上开设有层阶槽(21),所述层阶槽(21)于两侧具有第一阶槽(211)、于中心具有第二阶槽(212)以及于第一阶槽(211)与第二阶槽(212)之间具有连接槽段(213);所述压板(40)设有卡槽段(41)以及设于卡槽段(41)两侧的抵持段(42),卡槽段(41)的两端相对设有两件连接块(411),两件连接块(411)之间形成卡槽(412),通过螺栓穿过卡槽段(41)与连接块(411)后与连接槽段(213)连接,以螺栓将压板(40)安装至轴座(20)上,抵持段(42)与对应的第一阶槽(211)相配合,卡槽(412)与第二阶槽(212)相配合,将拉矫辊(10)的两端于压板(40)与轴座(20)之间固定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包括若干拉矫辊(10)、轴座(20)、安装台(30)以及压板(40),若干拉矫辊(10)通过轴座(20)安装至安装台(3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矫辊(10)的两端通过压板(40)固定于轴座(20)上,所述轴座(20)上开设有层阶槽(21),所述层阶槽(21)于两侧具有第一阶槽(211)、于中心具有第二阶槽(212)以及于第一阶槽(211)与第二阶槽(212)之间具有连接槽段(213);所述压板(40)设有卡槽段(41)以及设于卡槽段(41)两侧的抵持段(42),卡槽段(41)的两端相对设有两件连接块(411),两件连接块(411)之间形成卡槽(412),通过螺栓穿过卡槽段(41)与连接块(411)后与连接槽段(213)连接,以螺栓将压板(40)安装至轴座(20)上,抵持段(42)与对应的第一阶槽(211)相配合,卡槽(412)与第二阶槽(212)相配合,将拉矫辊(10)的两端于压板(40)与轴座(20)之间固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矫机拉矫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矫辊(10)包括辊体(11)、芯轴(12)以及两件内轴承(13),所述芯轴(12)于两端之间设有转轴段(121),转轴段(121)设于所述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威戴泽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