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541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包括生物质气化灶主体,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化灶头,所述气化灶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嘴,所述气化灶头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炉膛本体,所述炉膛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气化灶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火力分散装置,所述火力分散装置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喷嘴的四周设置有第一负压燃烧室,所述火力分散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负压燃烧室,所述第二负压燃烧室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圆环形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能够将生物质气化灶方便携带出去,使生物质气化灶更加的便捷,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Portable household cooking biomass gas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化灶包括气化灶头及套设于气化灶头上方的炉膛,炉膛的结构一般是呈上下开口的实心结构体,用于放置锅具等待加热容器,而气化灶头的燃烧是通过由喷嘴外喷的气化后燃气与由气化灶头底部的通风结构上升的空气混合后在点火针作用下点火燃烧,但是由于现有的气化灶的燃烧火焰短而集中,一方面不能对锅具等待加热容器进行均匀加热,容易导致锅底相对其他位置温度过高过烧,使得锅具的使用寿命不长,容易损坏;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气化灶头的温度上升过快,温度过高,影响气化灶头的使用性能。另外,现有的气化灶的燃烧噪音很大,使得气化灶使用环境内的双方对话很困难,也难以听到使用环境外的声音叫唤,并且不方便进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包括生物质气化灶主体,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化灶头,所述气化灶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嘴,所述气化灶头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炉膛本体,所述炉膛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气化灶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火力分散装置,所述火力分散装置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喷嘴的四周设置有第一负压燃烧室,所述火力分散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负压燃烧室,所述第二负压燃烧室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圆环形底板,所述圆环形底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侧板,所述炉膛本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缩杆,所述拉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拉缩杆由多组连接杆组成,该每组连接杆之间呈交叉型,且每组连接杆之间均有连接螺栓连接,且拉缩杆的上端由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一侧上,拉缩杆的右端由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块另一侧。优选的,所述火力分散装置的横截面形状呈圆环形,其具有上表面以及靠近中空罩体上端开口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和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斜向导火槽。优选的,所述炉膛包括炉膛本体及相对炉膛本体底端水平向内延伸的支撑板,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支撑板上或炉膛本体底端上。优选的,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隔热套,隔热套为陶瓷纤维板,由圆环形底板及连接在圆环形底板外且与炉膛内壁抵接配合的环形侧板组成,所述圆环形底板与气化灶头顶部之间留有10mm以上的间隙。优选的,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孔径为5mm~10mm,且防护罩呈上窄下宽的喇叭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设置有车架、照明灯、第一连接杆、第一车轮、支撑架、第二车轮、第二连接杆、连接块、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三车轮,能够使电动自行车在行驶的时候,因为第三车轮的原因,导致行驶较为稳定,极大程度的避免了摔倒受伤的可能性,设置有车篮、固定块、挂钩,能够放置物品,设置有坐凳、储存箱、拉缩杆,使储存物品的空间增加,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与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的图一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的图一中的B处放大图。图中:1、生物质气化灶主体;2、喷嘴;3、第二进风口;4、第一进风口;5、炉膛本体;6、支撑板;7、火力分散装置;8、防护罩;9、圆环形底板;10、环形侧板;11、第一负压燃烧室;12、第二负压燃烧室;13、拉缩杆;14、固定块;15、螺旋通道;16、螺栓;17、保护套;18、万向轮;19、气化灶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包括电动自行车主体1,包括生物质气化灶主体1,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化灶头19,所述气化灶头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嘴2,所述气化灶头19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口3,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炉膛本体5,所述炉膛本体5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4,所述气化灶头1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火力分散装置7,所述火力分散装置7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8,所述喷嘴2的四周设置有第一负压燃烧室11,所述火力分散装置7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负压燃烧室12,所述第二负压燃烧室1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圆环形底板9,所述圆环形底板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侧板10,所述炉膛本体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缩杆13,所述拉缩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15,所述螺旋通道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栓16,所述螺栓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保护套17,所述保护套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8;所述拉缩杆13由多组连接杆组成,该每组连接杆之间呈交叉型,且每组连接杆之间均有连接螺栓连接,且拉缩杆13的上端由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板6的一侧上,拉缩杆13的右端由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块14另一侧;所述火力分散装置7的横截面形状呈圆环形,其具有上表面以及靠近中空罩体上端开口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和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斜向导火槽;所述炉膛包括炉膛本体5及相对炉膛本体5底端水平向内延伸的支撑板6,所述第一进风口4设置在支撑板6上或炉膛本体5底端上;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隔热套,隔热套为陶瓷纤维板,由圆环形底板9及连接在圆环形底板9外且与炉膛内壁抵接配合的环形侧板10组成,所述圆环形底板9与气化灶头19顶部之间留有10mm以上的间隙;所述第二进风口3的孔径为5mm~10mm,且防护罩8呈上窄下宽的喇叭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在使用时,气化灶头19包括喷嘴2、套设于喷嘴2外的中空罩体、设于中空罩体内的气化通道和电加热装置、以及靠近喷嘴2设置的点火针,所述气化通道的一端通过管道等连接燃料罐,另一端连接喷嘴2,使得燃料经所述喷嘴2喷出与该位置处的空气混合,然后在点火针的打火下实现燃烧。所述喷嘴2上方的中空罩体呈开口状,该中空罩体的上端开口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一负压燃烧室11,而所述喷嘴2下方的中空罩体设有第二进风口3,所述第二进风口3的孔径优选为5mm~10mm,由于燃气燃烧使得第一负压燃烧室11呈微负压状态,如此便于源源不断地经所述第二进风口3自然向上输送新鲜空气至第一负压燃烧室11。另由于第二进风口3的孔径较小,输送的新鲜空气不足以完全反应经喷嘴2喷出的燃气燃烧反应,使得第一负压燃烧室11的燃烧为不完全燃烧,而未完全燃烧的大部分燃气进一步向上走,第一进风口4设置在支撑板6上或炉膛本体5底端上,再加上喷嘴2上方的燃气燃烧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包括生物质气化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化灶头(19),所述气化灶头(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嘴(2),所述气化灶头(19)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口(3),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炉膛本体(5),所述炉膛本体(5)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4),所述气化灶头(1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火力分散装置(7),所述火力分散装置(7)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8),所述喷嘴(2)的四周设置有第一负压燃烧室(11),所述火力分散装置(7)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负压燃烧室(12),所述第二负压燃烧室(1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圆环形底板(9),所述圆环形底板(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侧板(10),所述炉膛本体(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缩杆(13),所述拉缩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15),所述螺旋通道(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栓(16),所述螺栓(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保护套(17),所述保护套(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包括生物质气化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气化灶头(19),所述气化灶头(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嘴(2),所述气化灶头(19)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口(3),所述生物质气化灶主体(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炉膛本体(5),所述炉膛本体(5)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4),所述气化灶头(1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火力分散装置(7),所述火力分散装置(7)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8),所述喷嘴(2)的四周设置有第一负压燃烧室(11),所述火力分散装置(7)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负压燃烧室(12),所述第二负压燃烧室(1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圆环形底板(9),所述圆环形底板(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侧板(10),所述炉膛本体(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缩杆(13),所述拉缩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通道(15),所述螺旋通道(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栓(16),所述螺栓(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保护套(17),所述保护套(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户用野炊生物质气化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缩杆(13)由多组连接杆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祥进张华陈达跃蔡正达李美兰蔡兴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邦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