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353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和支撑装置,第三过滤网的网目大于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网目大于第一过滤网,声波除灰器设置在第三过滤网的一侧,可以对进入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烟灰通过集灰槽进入集灰箱,避免出现堵灰现象,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烟气通过重力热管将热量传递给储水箱,斜形导流板可以增加烟气与重力热管接触的时间,增加余热回收效果,U形水管与烟气直接接触使U形水管内水的温度升高,再通过循环压力泵将温度升高的水输送到储水箱内,进一步增加余热回收效果,空气过滤器设置在出烟口上,可以使排出的烟气更加环保,防止污染环境。

A kind of flue gas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of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为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近十年来,由于能源紧张,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纤维等优质保温材料后使得炉窑散热损失明显下降。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仍进展不快。为了进一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气余热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传统的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烟气阻挡的效果不佳,且与烟气接触的时间过短,余热回收的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为增加与烟气的接触时间,提高锅炉的余热回收率,使锅炉更加节能环保,我们提出了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增加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锅炉的余热回收率,使锅炉更加节能环保,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和支撑装置,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设置在支撑装置的上端,所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储水装置、烟气过滤装置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储水装置设置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上端,烟气过滤装置设置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一侧;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电控箱、温度感应器、液位感应器、注水口、排水口、排污口、循环出水口和循环进水口,电控箱设置在电控箱的上端,温度感应器和液位感应器均设置在电控箱的内腔,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液位感应器的上端,注水口设置在电控箱的一侧,排水口和排污口均设置在电控箱的另一侧,排水口设置在排污口的上端,循环出水口和循环进水口均设置在电控箱的底部;所述烟气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壳体、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声波除灰器、连接管、集灰箱、进烟口和集灰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声波除灰器均设置在过滤壳体的内腔,第一过滤网设置在靠近进烟口的一侧,第二过滤网设置在第一过滤网的一侧,第三过滤网设置在第二过滤网的一侧,声波除灰器设置在第三过滤网的一侧,连接管设置在过滤壳体的一侧,进烟口设置在过滤壳体的另一侧,集灰箱设置在过滤壳体的底部,集灰槽设置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下端;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箱、重力热管、U形水管、循环压力泵、斜形导流板、出烟口和空气过滤器,斜形导流板和U形水管均设置在烟气箱的内腔,重力热管和U形水管交错放置,循环压力泵设置在U形水管上,出烟口设置在烟气箱的一侧,空气过滤器设置在出烟口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支撑柱,支撑柱设置在支撑底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储水箱、过滤壳体和烟气箱的内部均设置保温层。优选的,所述过滤壳体的右侧通过连接管与烟气箱的左侧连通。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橡胶防滑垫。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滤网的网目大于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网目大于第一过滤网。优选的,所述重力热管的上端设置在储水箱的内腔,重力热管的下端设置在烟气箱的内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第一过滤网设置在靠近进烟口的一侧,第三过滤网的网目大于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网目大于第一过滤网,声波除灰器设置在第三过滤网的一侧,可以对进入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烟灰通过集灰槽进入集灰箱,避免出现堵灰现象,提高了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重力热管的上端设置在储水箱的内腔,重力热管的下端设置在烟气箱的内腔,烟气通过重力热管将热量传递给储水箱,斜形导流板和U形水管均设置在烟气箱的内腔,斜形导流板可以增加烟气与重力热管接触的时间,增加余热回收效果,U形水管与烟气直接接触使U形水管内水的温度升高,再通过循环压力泵将温度升高的水输送到储水箱内,进一步增加余热回收效果,提高烟气余热回收率,使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更加节能,节约成本。3、本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空气过滤器设置在出烟口上,可以使排出的烟气更加环保,防止污染环境,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橡胶防滑垫,可以防止支撑柱与地面摩擦,增加装置的使用年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储水装置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烟气过滤装置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结构图。图中:1、烟气余热回收系统;11、储水装置;111、储水箱;112、电控箱;113、温度感应器;114、液位感应器;115、注水口;116、排水口;117、排污口;118、循环出水口;119、循环进水口;1132、保温层;12、烟气过滤装置;121、过滤壳体;122、第一过滤网;123、第二过滤网;124、第三过滤网;125、声波除灰器;126、连接管;127、集灰箱;128、进烟口;129、集灰槽;13、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1、烟气箱;132、重力热管;133、U形水管;134、循环压力泵;135、斜形导流板;136、出烟口;137、空气过滤器;2、支撑装置;21、支撑底板;22、支撑柱;221、橡胶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回收系统1和支撑装置2,烟气余热回收系统1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上端,烟气余热回收系统1包括储水装置11、烟气过滤装置12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储水装置11设置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的上端,烟气过滤装置12设置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的一侧,储水装置11包括储水箱111、电控箱112、温度感应器113、液位感应器114、注水口115、排水口116、排污口117、循环出水口118和循环进水口119,电控箱112设置在电控箱112的上端,温度感应器113和液位感应器114均设置在电控箱112的内腔,温度感应器113设置在液位感应器114的上端,注水口115设置在电控箱112的一侧,排水口116和排污口117均设置在电控箱112的另一侧,排水口116设置在排污口117的上端,循环出水口118和循环进水口119均设置在电控箱112的底部,烟气过滤装置12包括过滤壳体121、第一过滤网122、第二过滤网123、第三过滤网124、声波除灰器125、连接管126、集灰箱127、进烟口128和集灰槽129,第一过滤网122、第二过滤网123、第三过滤网124和声波除灰器125均设置在过滤壳体121的内腔,第一过滤网122设置在靠近进烟口128的一侧,第二过滤网123设置在第一过滤网122的一侧,第三过滤网124设置在第二过滤网123的一侧,第三过滤网124的网目大于第二过滤网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回收系统(1)和支撑装置(2),烟气余热回收系统(1)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1)包括储水装置(11)、烟气过滤装置(12)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储水装置(11)设置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的上端,烟气过滤装置(12)设置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的一侧;/n所述储水装置(11)包括储水箱(111)、电控箱(112)、温度感应器(113)、液位感应器(114)、注水口(115)、排水口(116)、排污口(117)、循环出水口(118)和循环进水口(119),电控箱(112)设置在电控箱(112)的上端,温度感应器(113)和液位感应器(114)均设置在电控箱(112)的内腔,温度感应器(113)设置在液位感应器(114)的上端,注水口(115)设置在电控箱(112)的一侧,排水口(116)和排污口(117)均设置在电控箱(112)的另一侧,排水口(116)设置在排污口(117)的上端,循环出水口(118)和循环进水口(119)均设置在电控箱(112)的底部;/n所述烟气过滤装置(12)包括过滤壳体(121)、第一过滤网(122)、第二过滤网(123)、第三过滤网(124)、声波除灰器(125)、连接管(126)、集灰箱(127)、进烟口(128)和集灰槽(129),第一过滤网(122)、第二过滤网(123)、第三过滤网(124)和声波除灰器(125)均设置在过滤壳体(121)的内腔,第一过滤网(122)设置在靠近进烟口(128)的一侧,第二过滤网(123)设置在第一过滤网(122)的一侧,第三过滤网(124)设置在第二过滤网(123)的一侧,声波除灰器(125)设置在第三过滤网(124)的一侧,连接管(126)设置在过滤壳体(121)的一侧,进烟口(128)设置在过滤壳体(121)的另一侧,集灰箱(127)设置在过滤壳体(121)的底部,集灰槽(129)设置在第一过滤网(122)和第二过滤网(123)的下端;/n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包括烟气箱(131)、重力热管(132)、U形水管(133)、循环压力泵(134)、斜形导流板(135)、出烟口(136)和空气过滤器(137),斜形导流板(135)和U形水管(133)均设置在烟气箱(131)的内腔,重力热管(132)和U形水管(133)交错放置,循环压力泵(134)设置在U形水管(133)上,出烟口(136)设置在烟气箱(131)的一侧,空气过滤器(137)设置在出烟口(136)上;/n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底板(21)和支撑柱(22),支撑柱(22)设置在支撑底板(21)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回收系统(1)和支撑装置(2),烟气余热回收系统(1)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1)包括储水装置(11)、烟气过滤装置(12)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储水装置(11)设置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的上端,烟气过滤装置(12)设置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3)的一侧;
所述储水装置(11)包括储水箱(111)、电控箱(112)、温度感应器(113)、液位感应器(114)、注水口(115)、排水口(116)、排污口(117)、循环出水口(118)和循环进水口(119),电控箱(112)设置在电控箱(112)的上端,温度感应器(113)和液位感应器(114)均设置在电控箱(112)的内腔,温度感应器(113)设置在液位感应器(114)的上端,注水口(115)设置在电控箱(112)的一侧,排水口(116)和排污口(117)均设置在电控箱(112)的另一侧,排水口(116)设置在排污口(117)的上端,循环出水口(118)和循环进水口(119)均设置在电控箱(112)的底部;
所述烟气过滤装置(12)包括过滤壳体(121)、第一过滤网(122)、第二过滤网(123)、第三过滤网(124)、声波除灰器(125)、连接管(126)、集灰箱(127)、进烟口(128)和集灰槽(129),第一过滤网(122)、第二过滤网(123)、第三过滤网(124)和声波除灰器(125)均设置在过滤壳体(121)的内腔,第一过滤网(122)设置在靠近进烟口(128)的一侧,第二过滤网(123)设置在第一过滤网(122)的一侧,第三过滤网(124)设置在第二过滤网(123)的一侧,声波除灰器(125)设置在第三过滤网(124)的一侧,连接管(126)设置在过滤壳体(121)的一侧,进烟口(1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旭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