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贝尔专利>正文

气凝胶隔热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28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凝胶隔热毡,包括:气凝胶层、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胶层;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分别附着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气凝胶层的下表面;胶层形成有胶层内表面、胶层外表面和两个胶层侧面;胶层内表面附着于气凝胶层的侧面;胶层的两个胶层侧面分别连接至第一膜层的用于接触气凝胶层的一面和第二膜层的用于接触气凝胶层的一面;第一膜层的外周形成有第一包裹部;第二膜层的外周形成有第二包裹部;第一包裹部延伸至附着于胶层外侧面;第二包裹部延伸至附着于胶层外侧面。气凝胶隔热毡的结构稳定性强且使用寿命长。

Aerogel insulation f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凝胶隔热毡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凝胶隔热毡。
技术介绍
气凝胶隔热毡是目前的保温隔热性能非常好的材料。气凝胶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将气凝胶材料制成的隔热毡设置于电池与电池之间能够在两个电池之间实现较好地隔热作用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但现有的气凝胶隔热毡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其表面容易受腐蚀而导致出现表面粉体剥蚀掉落的情况,这对汽车类产品会带来污染或损坏系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凝胶隔热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凝胶隔热毡,包括:气凝胶层、用于包裹气凝胶层的以对气凝胶层进行防护的第一膜层、用于包裹气凝胶层的以对气凝胶层进行防护的第二膜层、和用于包裹气凝胶层的以对气凝胶层进行防护的胶层;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分别附着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气凝胶层的下表面;胶层形成有胶层内表面、胶层外表面和两个胶层侧面;胶层内表面附着于气凝胶层的侧面;胶层的两个胶层侧面分别连接至第一膜层的用于接触气凝胶层的一面和第二膜层的用于接触气凝胶层的一面;第一膜层的外周形成有第一包裹部;第二膜层的外周形成有第二包裹部;第一包裹部延伸至附着于胶层外侧面;第二包裹部延伸至附着于胶层外侧面;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气凝胶层的下表面均形成有波形粘合部;第一膜层的用于接触气凝胶层的上表面的一面形成有用于配合波形粘合部的第一配合粘合部;第二膜层的用于接触气凝胶层的下表面的一面形成有用于配合波形粘合部的第二配合粘合部;第一配合粘合部和第二配合粘合部分别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的波形粘合部和气凝胶层的下表面的波形粘合部粘合。进一步地,第一膜层与气凝胶层的厚度值之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2。进一步地,气凝胶层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1mm小于等于8mm。进一步地,气凝胶层的厚度为7mm。进一步地,第一膜层的厚度为等于1mm。进一步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结构相同。进一步地,胶层与第一膜层的厚度值之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进一步地,胶层与第一膜层的厚度值之比等于0.9。进一步地,气凝胶层的构成材质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三氧化二铝气凝胶和二氧化钛气凝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胶层采用结构胶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气凝胶隔热毡通过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胶层将气凝胶层包裹在内,从而对气凝胶层进行防护进而阻止气凝胶层被腐蚀。同时,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分别通过第一包裹部和第二包裹部对胶层与第一膜层以及第二膜层之间的连接缝隙进行密封,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性高。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分别通过第一配合粘合部和第二配合粘合部与波形粘合部粘合,能够提高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附着于气凝胶层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气凝胶隔热毡的示意图。气凝胶隔热毡10,气凝胶层11,波形粘合部111,第一膜层12,第一包裹部121,第一配合粘合部122,第二膜层13,第二包裹部131,第二配合粘合部132,胶层14,胶层内表面141,胶层外表面142,胶层侧面14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所示,一种气凝胶隔热毡10,包括:气凝胶层1111、第一膜层12、第二膜层13、和胶层14。第一膜层12、第二膜层13和胶层14用于将气凝胶层1111包裹在中间,以对气凝胶层1111进行防护,进而阻止气凝胶层1111被腐蚀。作为具体地结构,第一膜层12和第二膜层13分别附着于气凝胶层1111的上表面和气凝胶层1111的下表面。胶层14形成有胶层内表面141、胶层外表面142和两个胶层侧面143。胶层内表面141附着于气凝胶层1111的侧面。胶层14的两个胶层侧面143分别连接至第一膜层12的用于接触气凝胶层1111的一面和第二膜层13的用于接触气凝胶层1111的一面。第一膜层12的外周形成有第一包裹部121。第二膜层13的外周形成有第二包裹部131。第一包裹部121延伸至附着于胶层14外侧面。第二包裹部131延伸至附着于胶层14外侧面。气凝胶层1111的上表面和气凝胶层1111的下表面均形成有波形粘合部111。第一膜层12的用于接触气凝胶层1111的上表面的一面形成有第一配合粘合部122。第一配合粘合部122用于配合波形粘合部111。第二膜层13的用于接触气凝胶层1111的下表面的一面形成有第二配合粘合部132。第二配合粘合部132用于配合波形粘合部111。第一配合粘合部122和第二配合粘合部132分别与气凝胶层1111的上表面的波形粘合部111和气凝胶层1111的下表面的波形粘合部111粘合。气凝胶层11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形成波形粘合部111分别能够增加第一膜层12和第二膜层13与气凝胶层111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第一膜层12和第二膜层13的附着强度。具体而言,气凝胶隔热毡10通过第一膜层12、第二膜层13和胶层14将气凝胶层1111包裹在内,从而对气凝胶层1111进行防护进而阻止气凝胶层1111被腐蚀。同时,第一膜层12、第二膜层13分别通过第一包裹部121和第二包裹部131对胶层14与第一膜层12以及第二膜层13之间的连接缝隙进行密封,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性高。第一膜层12和第二膜层13分别通过第一配合粘合部122和第二配合粘合部132与波形粘合部111粘合,能够提高第一膜层12和第二膜层13附着于气凝胶层1111的稳定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膜层12与气凝胶层1111的厚度值之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气凝胶层1111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1mm小于等于8mm。气凝胶层1111的厚度越厚,其隔热效果越好,但是由于气凝胶材料价格较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及使用环境,在保证隔热效果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厚度。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将气凝胶层1111的厚度设定为7mm。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膜层12的厚度为等于1mm。第一膜层12为了能够实现其阻止气凝胶层1111受到腐蚀的目的,其自身的结构强度需要有保证。将第一膜层12的厚度为等于1mm能够在保证其自身的稳定性得同时不会由于太厚而影响气凝胶隔热毡10的整体体积。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膜层12和第二膜层13的结构相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胶层14与第一膜层12的厚度值之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胶层14位于气凝胶层1111的侧面,其厚度比第一膜层12薄且与第一膜层12的厚度值之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能够在保证气凝胶隔热毡10的整体体积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保证气凝胶隔热毡10的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胶层14与第一膜层12的厚度值之比等于0.9。具体而言,以上的关于第一膜层12、第二膜层13、胶层14和气凝胶层1111的厚度的参数设置以及厚度比例的参数设置能够保证气凝胶隔热毡10的结构体积在符合实际需求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结构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凝胶隔热毡,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凝胶层、用于包裹所述气凝胶层的以对所述气凝胶层进行防护的第一膜层、用于包裹所述气凝胶层的以对所述气凝胶层进行防护的第二膜层、和用于包裹所述气凝胶层的以对所述气凝胶层进行防护的胶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分别附着于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所述气凝胶层的下表面;所述胶层形成有胶层内表面、胶层外表面和两个胶层侧面;所述胶层内表面附着于所述气凝胶层的侧面;所述胶层的两个所述胶层侧面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膜层的用于接触所述气凝胶层的一面和所述第二膜层的用于接触所述气凝胶层的一面;所述第一膜层的外周形成有第一包裹部;所述第二膜层的外周形成有第二包裹部;所述第一包裹部延伸至附着于所述胶层外侧面;所述第二包裹部延伸至附着于所述胶层外侧面;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所述气凝胶层的下表面均形成有波形粘合部;所述第一膜层的用于接触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的一面形成有用于配合所述波形粘合部的第一配合粘合部;所述第二膜层的用于接触所述气凝胶层的下表面的一面形成有用于配合所述波形粘合部的第二配合粘合部;所述第一配合粘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粘合部分别与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的波形粘合部和所述气凝胶层的下表面的波形粘合部粘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凝胶隔热毡,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凝胶层、用于包裹所述气凝胶层的以对所述气凝胶层进行防护的第一膜层、用于包裹所述气凝胶层的以对所述气凝胶层进行防护的第二膜层、和用于包裹所述气凝胶层的以对所述气凝胶层进行防护的胶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分别附着于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所述气凝胶层的下表面;所述胶层形成有胶层内表面、胶层外表面和两个胶层侧面;所述胶层内表面附着于所述气凝胶层的侧面;所述胶层的两个所述胶层侧面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膜层的用于接触所述气凝胶层的一面和所述第二膜层的用于接触所述气凝胶层的一面;所述第一膜层的外周形成有第一包裹部;所述第二膜层的外周形成有第二包裹部;所述第一包裹部延伸至附着于所述胶层外侧面;所述第二包裹部延伸至附着于所述胶层外侧面;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所述气凝胶层的下表面均形成有波形粘合部;所述第一膜层的用于接触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的一面形成有用于配合所述波形粘合部的第一配合粘合部;所述第二膜层的用于接触所述气凝胶层的下表面的一面形成有用于配合所述波形粘合部的第二配合粘合部;所述第一配合粘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粘合部分别与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的波形粘合部和所述气凝胶层的下表面的波形粘合部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隔热毡,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贝尔王宏宁王荣海
申请(专利权)人:王贝尔王宏宁王荣海浙江贝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