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贝尔专利>正文

气凝胶隔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66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凝胶隔热片,包括气凝胶层、设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通过热熔胶粘合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保护膜层均朝气凝胶层的边缘外侧延伸,还包括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环绕在气凝胶层的四周,所述保护膜层伸出气凝胶层外侧的部分通过热熔胶粘合在框架式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之处:在气凝胶层隔热片四周设置架式结构,使隔热片在汽车电芯中能有效支撑,从而防止气凝胶层受到汽车电池鼓胀挤压而变形严重,延长了使用寿命。

Aerogel insulation she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erogel heat insulation sheet, which comprises a gas coagulation layer, a protective film layer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aerogel layer, and the protective film is adhered to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aerogel layer by hot melt adhesive. The protective film layer on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aerogel layer extends along the outer edge of the aerogel layer, and also comprises a frame type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surrounds the air gel layer, and the protective film extends from the outer part of the aerogel layer to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rame structure through hot melt adhesi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 frame structur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gas condensate glue heat insulation sheet, so that the heat insulation sheet can be effectively supported in the automobile electric core, thereby preventing the gas gel layer from being bulged and extruded by the automobile battery, and the deformation is serious, thereby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凝胶隔热片
本技术涉及隔热
,尤其涉及一种气凝胶隔热片。
技术介绍
授权公告号为CN20823248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气凝胶隔热片,作为电池与电池之间的隔热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电池会因鼓胀而产生较大的应力,从而破坏气凝胶隔热片的结构,减少气凝胶隔热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气凝胶隔热片。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凝胶隔热片,包括气凝胶层、设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通过热熔胶粘合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保护膜层均朝气凝胶层的边缘外侧延伸,还包括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环绕在气凝胶层的四周,所述保护膜层伸出气凝胶层外侧的部分通过热熔胶粘合在框架式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述方案通过在气凝胶层隔热片四周设置架式结构,使隔热片在汽车电芯中能有效支撑,从而防止气凝胶层受到汽车电池鼓胀挤压而变形严重,延长了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式结构为弹性框。弹性框具有很好的抗挤压性,可以更好的保护气凝胶层。作为优选,保护膜层相对气凝胶层朝外延伸的宽度为0.5mm-10mm。作为优选,气凝胶层的材质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三氧化二铝气凝胶和二氧化钛气凝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材料。作为优选,所述保护膜层的材质采用聚酰亚胺薄膜、聚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丙烯薄膜、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流延聚丙烯薄膜、聚酰胺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和镀铝薄膜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框采用硅橡胶、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聚硫橡胶、聚氨酯橡胶、氯醇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珍珠棉、发泡聚丙烯、阻燃泡棉、防静电珍珠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架桥发泡棉、乙丙橡胶、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棉、电子交联聚乙烯泡棉、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合塑料、聚酰胺塑料、聚碳酸树酯、聚氨酯泡沫、聚甲醛树酯、聚苯醚、聚氨基甲酸乙酯或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些材料的回弹性能好,抗挤压性能高,适合用于气凝胶层的保护材料。作为优选,所述气凝胶层的厚度为0.05mm~10mm。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式结构的厚度为0.01mm~10mm。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及使用环境,在保证防挤压效果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厚度,将该气凝胶隔热片应用于电池模组环境中,电池鼓胀时可吸收产生的应力,从而减小电池产品的安全隐患。作为优选,所述保护膜层的厚度为0.005mm~1mm。该厚度范围可保证保护膜层2的硬度不会太过于坚硬,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自由回弹性以及压缩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气凝胶层隔热片四周设置架式结构,使隔热片在汽车电芯中能有效支撑,从而防止气凝胶层受到汽车电池鼓胀挤压而变形严重,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气凝胶隔热片的框架式结构的厚度小于气凝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气凝胶隔热片的框架式结构的厚度等于气凝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气凝胶隔热片的框架式结构的厚度大于气凝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气凝胶层,2、保护膜层,3、热熔胶,4、框架式结构,d、保护膜相对气凝胶层朝外延伸的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的气凝胶隔热片,包括气凝胶层1、设于气凝胶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保护膜层2,保护膜层2通过热熔胶3粘合于气凝胶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气凝胶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保护膜层2均朝气凝胶层1的边缘外侧延伸,还包括框架式结构4,框架式结构4环绕在气凝胶层1的四周,保护膜层2伸出气凝胶层1外侧的部分通过热熔胶3粘合在框架式结构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于本实施例中,框架式结构4为弹性框,弹性框具有很好的抗挤压性,可以更好的保护气凝胶层1。于本实施例中,保护膜层2相对气凝胶层朝外延伸的宽度d为0.5mm-10mm,既保证了保护膜层2之间的粘合牢固性,又保证了隔热效果。于本实施例中,气凝胶层1的材质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三氧化二铝气凝胶和二氧化钛气凝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材料。于本实施例中,保护膜层2的材质采用聚酰亚胺薄膜、聚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丙烯薄膜、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流延聚丙烯薄膜、聚酰胺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和镀铝薄膜中的一种。于本实施例中,弹性框采用硅橡胶、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聚硫橡胶、聚氨酯橡胶、氯醇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氨酯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珍珠棉、发泡聚丙烯、阻燃泡棉、防静电珍珠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架桥发泡棉、乙丙橡胶、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棉、电子交联聚乙烯泡棉、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合塑料、聚酰胺塑料、聚碳酸树酯、聚氨酯泡沫、聚甲醛树酯、聚苯醚、聚氨基甲酸乙酯或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些材料的回弹性能好,抗挤压性能高,适合用于气凝胶层的保护材料。于本实施例中,气凝胶层1的厚度为0.05mm~10mm,框架式结构4的厚度为0.01mm~10mm。优选的,如图1所示,框架式结构4的厚度小于气凝胶层1的厚度。于其他实施例中,框架式结构4的厚度等于气凝胶层1的厚度(如图2所示),或者框架式结构4的厚度大于气凝胶层1的厚度(如图3所示)。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及使用环境,在保证防挤压效果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厚度,将该气凝胶隔热片应用于电池模组环境中,电池鼓胀时可吸收产生的应力,从而减小电池产品的安全隐患。于本实施例中,保护膜层2的厚度为0.005mm~1mm。该厚度范围可保证保护膜层2的硬度不会太过于坚硬,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自由回弹性以及压缩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凝胶隔热片,包括气凝胶层、设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通过热熔胶粘合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保护膜层均朝气凝胶层的边缘外侧延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环绕在气凝胶层的四周,所述保护膜层伸出气凝胶层外侧的部分通过热熔胶粘合在框架式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凝胶隔热片,包括气凝胶层、设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通过热熔胶粘合于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气凝胶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保护膜层均朝气凝胶层的边缘外侧延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式结构,所述框架式结构环绕在气凝胶层的四周,所述保护膜层伸出气凝胶层外侧的部分通过热熔胶粘合在框架式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式结构为弹性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相对气凝胶层朝外延伸的宽度为0.5mm-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的材质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三氧化二铝气凝胶和二氧化钛气凝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的材质采用聚酰亚胺薄膜、聚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丙烯薄膜、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流延聚丙烯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贝尔王宏宁王荣海
申请(专利权)人:王贝尔王宏宁王荣海浙江贝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