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疲劳结构的弹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036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疲劳结构的弹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挂钩,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挂钩的顶端依次贯穿套环、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挂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弹簧。该具有抗疲劳结构的弹簧装置,通过第一弹簧设置在缓冲板下方,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和第二弹簧拉伸状态的反弹力,能够防止第二弹簧疲劳损坏,使该装置具有抗疲劳的效果,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A spring device with anti fatigu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疲劳结构的弹簧装置
本技术涉及弹簧
,具体为一种具有抗疲劳结构的弹簧装置。
技术介绍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和异型弹簧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弹簧在各大机械及工业上随处可见,弹簧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品业及五金业,包括打火机、玩具、锁具、门铰链、健身器、床垫和沙发等等。弹簧在应用于悬吊设备时,其广泛应用于试验室、设备加工工厂及施工现场等场所,传统的弹簧装置一般使弹簧处于受拉状态,然而长期处于受拉状态会使得弹簧具有较大的参与变形,且有可能在悬吊过程中发生疲劳破坏,在未考虑多重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将会造成悬吊设备的坠落事故,目前所使用的弹簧装置不具有抗疲劳的效果,长时间的处于拉伸状态,弹簧很可能发生疲劳破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抗疲劳结构的弹簧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疲劳结构的弹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疲劳结构的弹簧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套环(4),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底板(3)的下方设有挂钩(5),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5),所述底板(3)的底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6),所述挂钩(5)的顶端依次贯穿套环(4)、第二通孔(16)和第一通孔(15)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挂钩(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4),所述缓冲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弹簧(20),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0)的底端均与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n所述壳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疲劳结构的弹簧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套环(4),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底板(3)的下方设有挂钩(5),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5),所述底板(3)的底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6),所述挂钩(5)的顶端依次贯穿套环(4)、第二通孔(16)和第一通孔(15)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挂钩(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4),所述缓冲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弹簧(20),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0)的底端均与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滑槽(18),每个所述滑槽(18)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18)相适配的滑块(19),所述缓冲板(14)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滑块(19)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螺纹杆(11),每个所述螺纹杆(11)的顶端均贯穿顶板(6)并延伸至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培芳
申请(专利权)人:约翰威尔弹簧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