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77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括内门套、外门套和门体,所述门体包括扣合在内门套、外门套端部的端门板和插入到内门套、外门套中的插入门板,所述外门套与端门板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所述内门套与端门板之间设置有铰链,所述端门板、插入门板过渡处设置有与内门套、外门套配合的过渡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端门板扣在内门套、外门套上实现扣合式结构,通过插入门板实现与内门套、外门套的插入式配合,通过过渡处的过渡密封实现密封,通过内端密封、中空密封实现弯折间隙的双层密封,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固定磁条、活动磁条实现端门板的扣合,从而挤压密封结构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组合式门体以及密封。

Back sealing structure of fir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防火门领域,具体涉及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防火门一般都设在疏散路径上如楼梯间、前室、走道等,建筑平面细部设计时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门扇开启后遮挡疏散路径、减少其有效宽度,违反人员疏散的基本要求。在疏散路径转折处和高层住宅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应引起重视、加以避免。而目前,防火门与门套之间大多采用的是侧密封结构,并没有其它的密封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包括内门套、外门套和门体,所述门体包括扣合在内门套、外门套端部的端门板和插入到内门套、外门套中的插入门板,所述外门套与端门板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所述内门套与端门板之间设置有铰链,所述端门板、插入门板过渡处设置有与内门套、外门套配合的过渡密封。更进一步的,所述内门套、外门套均为直角边状,所述内门套、外门套与过渡密封之间均为线接触。更进一步的,所述内门套、外门套均为斜边状,所述内门套、外门套与过渡密封之间均为面接触。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密封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更进一步的,所述内门套外壁处设置有内端密封,所述内端密封实现内门套、端门板之间的密封。更进一步的,所述外门套外壁处设置有中空密封,所述中空密封实现外门套、端门板之间的密封。更进一步的,所述磁吸组件为接触式磁吸或非接触式磁吸,所述磁吸组件包括固定磁条、活动磁条。更进一步的,所述磁吸组件为接触式磁吸时,固定磁条嵌入到外门套中,所述活动磁条设置在端门板侧壁处。更进一步的,所述磁吸组件为非接触式磁吸时,固定磁条嵌入到外门套中,所述活动磁条嵌入到端门板中。本技术通过端门板扣在内门套、外门套上实现扣合式结构,通过插入门板实现与内门套、外门套的插入式配合,通过过渡处的过渡密封实现密封,通过内端密封、中空密封实现弯折间隙的双层密封,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固定磁条、活动磁条实现端门板的扣合,从而挤压密封结构形成密封,本技术形成组合式门体以及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门套为直角边的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中门套为斜边的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中门吸结构为接触式的装配图;图4是本技术开合密封的装配图;其中:1内门套2外门套3端门板4插入门板5内端密封6过渡密封7磁吸组件8铰链9中空密封71固定磁条72活动磁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包括内门套1、外门套2和门体,所述门体包括扣合在内门套1、外门套2端部的端门板3和插入到内门套1、外门套2中的插入门板4,所述外门套2与端门板3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7,所述内门套1与端门板3之间设置有铰链8,所述端门板3、插入门板4过渡处设置有与内门套1、外门套2配合的过渡密封6。所述门体包含端门板3、插入门板4,从而形成与内门套1、外门套2之间的弯折状间隙。门体与内门套1、外门套2之间形成扣合以及插入两种形式的结合。优选的,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均为直角边状,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与过渡密封6之间均为线接触。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均为斜边状,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与过渡密封6之间均为面接触。所述过渡密封6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状。又一实施例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包括内门套1、外门套2和门体,所述门体包括扣合在内门套1、外门套2端部的端门板3和插入到内门套1、外门套2中的插入门板4,所述外门套2与端门板3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7,所述内门套1与端门板3之间设置有铰链8,所述端门板3、插入门板4过渡处设置有与内门套1、外门套2配合的过渡密封6。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均为直角边状,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与过渡密封6之间均为线接触。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均为斜边状,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与过渡密封6之间均为面接触。所述过渡密封6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所述内门套1外壁处设置有内端密封5,所述内端密封5实现内门套1、端门板3之间的密封。所述内端密封5为橡胶片,所述橡胶片为双层状,而从在端门板3扣合时,实现端门板与内门套1之间的密封。又一实施例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包括内门套1、外门套2和门体,所述门体包括扣合在内门套1、外门套2端部的端门板3和插入到内门套1、外门套2中的插入门板4,所述外门套2与端门板3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7,所述内门套1与端门板3之间设置有铰链8,所述端门板3、插入门板4过渡处设置有与内门套1、外门套2配合的过渡密封6。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均为直角边状,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与过渡密封6之间均为线接触。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均为斜边状,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与过渡密封6之间均为面接触。所述过渡密封6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所述外门套2外壁处设置有中空密封9,所述中空密封9实现外门套2、端门板3之间的密封。所述中空密封9为中空状,从而能够在端门板3扣合时,端门板3挤压中空密封9,从而形成密封。优选的,所述磁吸组件7为接触式磁吸或非接触式磁吸,所述磁吸组件7包括固定磁条71、活动磁条72。所述磁吸组件7为接触式磁吸时,固定磁条71嵌入到外门套2中,所述活动磁条72设置在端门板3侧壁处。所述磁吸组件7为非接触式磁吸时,固定磁条71嵌入到外门套2中,所述活动磁条72嵌入到端门板3中。所述固定磁条71、活动磁条72为相互吸的磁条。本技术通过端门板扣在内门套、外门套上实现扣合式结构,通过插入门板实现与内门套、外门套的插入式配合,通过过渡处的过渡密封实现密封,通过内端密封、中空密封实现弯折间隙的双层密封,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固定磁条、活动磁条实现端门板的扣合,从而挤压密封结构形成密封,本技术形成组合式门体以及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包括内门套(1)、外门套(2)和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扣合在内门套(1)、外门套(2)端部的端门板(3)和插入到内门套(1)、外门套(2)中的插入门板(4),所述外门套(2)与端门板(3)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7),所述内门套(1)与端门板(3)之间设置有铰链(8),所述端门板(3)、插入门板(4)过渡处设置有与内门套(1)、外门套(2)配合的过渡密封(6)。/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包括内门套(1)、外门套(2)和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扣合在内门套(1)、外门套(2)端部的端门板(3)和插入到内门套(1)、外门套(2)中的插入门板(4),所述外门套(2)与端门板(3)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7),所述内门套(1)与端门板(3)之间设置有铰链(8),所述端门板(3)、插入门板(4)过渡处设置有与内门套(1)、外门套(2)配合的过渡密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均为直角边状,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与过渡密封(6)之间均为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均为斜边状,所述内门套(1)、外门套(2)与过渡密封(6)之间均为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门的背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密封(6)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状。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上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优视津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