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撬锁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71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撬锁具结构,其包含锁具本体、锁芯、活动件及锁杆。锁具本体具有止挡槽;锁芯转动设置于锁具本体,且相对锁具本体于上锁位置及解锁位置旋转位移;活动件设于锁芯,活动件具有弹性凸设于锁芯的止挡部,止挡部对应卡固于止挡槽,而能够使锁芯保持于上锁位置,于止挡部受力内缩而脱离于止挡槽,以便锁芯能相对锁具本体旋转至解锁位置;锁杆设置于锁具本体且连接于锁芯,以使锁杆受锁芯带动,而能相对锁具本体于上锁及解锁之间活动位移;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活动件不易受外力而松脱于锁具本体,进而提升锁芯的锁固强度,以达到锁具防撬的目的。

Anti skid lock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撬锁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撬锁具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装置主要是采外挂式,但是外挂式的电池装置经常发生失窃的问题;因此,相关业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将电池装置改良设置于电动自行车的下管或是座管中,并配合锁具进行上锁,以达到有效防窃的功效。上述用来锁固电池装置的锁具大多是为传统排片式锁具或电动锁具,其中,上述锁具中的锁芯的拨动部容设于锁杆的锁槽,在锁具进行解锁时,锁芯的转动并连动拨动部旋转,使得锁杆的锁槽受拨动部带动,并驱使锁具形成解锁。但是所述锁杆的锁槽无法紧配锁芯的拨动部,使得锁槽与拨动部产生空隙,使得锁杆可任意活动,如此一来,当锁具自动上锁时,有心人士可通过工具强制破坏所述锁具,进而驱使锁杆进行开锁,因此,习知锁具容易被破坏及撬开,因而发生窃盗电池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锁具所存在的易受外力因素而松脱,导致锁具失去锁固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撬锁具结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撬锁具结构,包括:锁具本体,其具有第一结合孔、第二结合孔及止挡槽,所述第一结合孔与所述第二结合孔彼此垂直连通,所述止挡槽连通于所述第一结合孔;锁芯,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孔,所述锁芯相对所述锁具本体于上锁位置及解锁位置旋转位移,且所述锁芯的一端设有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伸入于所述第一结合孔;活动件,其设于所述锁芯,所述活动件具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弹性置于所述止挡槽中,而能够使所述锁芯保持于所述上锁位置,当所述止挡部受力内缩而脱离于所述止挡槽,所述锁芯能相对所述锁具本体旋转至所述解锁位置;以及锁杆,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结合孔,所述锁杆设有一锁槽,所述拨动部对应嵌设于所述锁槽中,以使所述锁杆受所述拨动部带动,而能相对所述锁具本体于所述上锁位置及解锁位置之间活动位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设有锁孔以及贯穿有连通于所述锁孔的长槽,所述锁芯于所述长槽中设有弹簧,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长槽中,所述止挡部受所述弹簧的弹性顶持而伸出于所述长槽的外部,且所述止挡部的形状对应配合于所述止挡槽,而使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止挡槽形成止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槽设有容置部及限位部,所述容置部以供容设所述弹簧,所述活动件为板片状,其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于所述容置部且抵接于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抵接部受所述弹簧驱动而活动抵接于所述限位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槽的数量为复数个,所述长槽沿所述锁芯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弹簧的数量皆对应于所述长槽的数量,且所述活动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彼此同向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活动件设有连通于所述锁孔的贯孔,各所述贯孔与所述锁孔互不对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具本体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结合孔且顶持于所述锁杆,以使所述锁杆相对所述锁具本体上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动部偏离于所述锁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活动件的止挡部与锁具本体的止挡槽相互卡固,以使活动件不易受到外力破坏而松动于止挡槽,且锁芯的拨动部紧配于锁杆的锁槽,使得锁杆受到锁芯的锁固而无法任意伸缩活动,因此锁芯不易松脱于锁具本体,进而提高锁芯的锁固强度,达到同时方便上锁及锁具防撬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锁芯的后视图,表示拨动部的设置位置对应偏离于锁孔。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一),表示锁芯保持于上锁位置。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一),表示锁杆相对锁具本体上锁。图6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二),表示止挡部脱离于止挡槽,且于锁芯能相对锁具本体旋转至解锁位置。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二),表示锁杆相对锁具本体解锁。其中:锁具本体10;第一结合孔11;第二结合孔12;止挡槽13;锁芯20;拨动部21;锁孔22;长槽23;容置部231;限位部232;弹簧24;活动件30;止挡部31;第一抵接部32;第二抵接部33;贯孔34;锁杆40;锁槽41;弹性件5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撬锁具结构,其包含锁具本体10、锁芯20、活动件30及锁杆40。锁具本体10,其具有第一结合孔11、第二结合孔12及止挡槽13,第一结合孔11与第二结合孔12彼此垂直连通,止挡槽13设于锁具本体10的一侧且连通于第一结合孔11,其中,止挡槽13由第一结合孔11的开口往第二结合孔12水平设置。锁芯20,其转动设置于锁具本体10的第一结合孔11,锁芯20能相对锁具本体10于上锁位置及解锁位置旋转位移,其中,锁芯20的一端设有拨动部21,拨动部21伸入于第一结合孔11中,且锁芯20设有锁孔22、长槽23及弹簧24,锁孔22提供插设钥匙;请配合图3所示,拨动部21的设置位置对应偏离于锁孔22,其中,拨动部21偏离于锁孔22,使拨动部21随锁芯20转动而偏心位移,长槽23贯穿于锁芯20且连通于锁孔22,弹簧24设于长槽23中,进一步来说,于本实施例长槽23的数量为复数个,各长槽23沿锁芯20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而且各长槽23的两侧分别凹设有容置部231及限位部232,各容置部231以供容设弹簧24,且弹簧2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撬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锁具本体,其具有第一结合孔、第二结合孔及止挡槽,所述第一结合孔与所述第二结合孔彼此垂直连通,所述止挡槽连通于所述第一结合孔;/n锁芯,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孔,所述锁芯相对所述锁具本体于上锁位置及解锁位置旋转位移,且所述锁芯的一端设有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伸入于所述第一结合孔;/n活动件,其设于所述锁芯,所述活动件具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弹性置于所述止挡槽中,而能够使所述锁芯保持于所述上锁位置,当所述止挡部受力内缩而脱离于所述止挡槽,所述锁芯能相对所述锁具本体旋转至所述解锁位置;以及/n锁杆,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结合孔,所述锁杆设有一锁槽,所述拨动部对应嵌设于所述锁槽中,以使所述锁杆受所述拨动部带动,而能相对所述锁具本体于所述上锁位置及解锁位置之间活动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撬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具本体,其具有第一结合孔、第二结合孔及止挡槽,所述第一结合孔与所述第二结合孔彼此垂直连通,所述止挡槽连通于所述第一结合孔;
锁芯,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孔,所述锁芯相对所述锁具本体于上锁位置及解锁位置旋转位移,且所述锁芯的一端设有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伸入于所述第一结合孔;
活动件,其设于所述锁芯,所述活动件具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弹性置于所述止挡槽中,而能够使所述锁芯保持于所述上锁位置,当所述止挡部受力内缩而脱离于所述止挡槽,所述锁芯能相对所述锁具本体旋转至所述解锁位置;以及
锁杆,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结合孔,所述锁杆设有一锁槽,所述拨动部对应嵌设于所述锁槽中,以使所述锁杆受所述拨动部带动,而能相对所述锁具本体于所述上锁位置及解锁位置之间活动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设有锁孔以及贯穿有连通于所述锁孔的长槽,所述锁芯于所述长槽中设有弹簧,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长槽中,所述止挡部受所述弹簧的弹性顶持而伸出于所述长槽的外部,且所述止挡部的形状对应配合于所述止挡槽,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顺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口木车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