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排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城市洪灾排水泄洪装置领域,具体的是高效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城市,由于地下网管的不完善,降水量较大时经常出现积水过多或者排水不善而导致城市严重内涝的问题。当汛期出现时,防汛应急部门往往通过调集排水泵来进行汛期严重地带的排洪泄洪。此时,排水泵的数量和排量就意味着排洪能力的大小。作为当前主要应急救援模式,多使用移动潜水泵进行排洪。通常情况下潜水泵安装于专用车辆等可移动平台上,到现场将这些潜水泵分别连接上排水管道后,搬运并投入到洪水中,排水管道引出到可以自然顺畅排洪通道,如下水道、低洼处、沟渠以及河流等。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排洪泄洪要求,但是也存在如下缺陷:其一,为加大排水量缩短排洪时间,需增加潜水泵数量和功率,潜水泵功率增加后,重量和体积会相应增加,给潜水泵的投放带来了困难;同时体积增加意味着更多低于排水泵高度的积水无法被排走。其二,大功率潜水泵需要使用高压高频动力电,且泵长期工作于水下,会带来安全隐患。上述缺陷由潜水泵的自身原理决定,无法完全避免,只能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了一 ...
【技术保护点】
1.高效排水装置,包括主管路(1)和离心水泵(13),所述主管路(1)包括主进水管(11)和主排水管(12),所述主进水管(11)的出口与离心水泵(13)的进水口相连接,离心水泵(13)的出水口与主排水管(12)的入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管路(2),所述溢流管路(2)包括溢流进水管(21)、溢流排水管(22)和溢流支管(23),所述溢流进水管(21)的出口、溢流排水管(22)的入口和溢流支管(23)的出口相连通,溢流支管(23)的入口通过三通截止阀A(6)连接于主排水管(12);所述溢流进水管(21)的管口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溢流排水管(22)的管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排水装置,包括主管路(1)和离心水泵(13),所述主管路(1)包括主进水管(11)和主排水管(12),所述主进水管(11)的出口与离心水泵(13)的进水口相连接,离心水泵(13)的出水口与主排水管(12)的入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管路(2),所述溢流管路(2)包括溢流进水管(21)、溢流排水管(22)和溢流支管(23),所述溢流进水管(21)的出口、溢流排水管(22)的入口和溢流支管(23)的出口相连通,溢流支管(23)的入口通过三通截止阀A(6)连接于主排水管(12);所述溢流进水管(21)的管口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溢流排水管(22)的管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箱(9)和液位测量传感器(4),所述液位测量传感器(4)安装于主排水管(12)的流通路径上;
所述液位测量传感器(4)检测主排水管(12)内的液位信息,并将液位信息传递至自动控制箱(9),自动控制箱(9)根据流水信息指令离心水泵(13)以及引水装置启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主管路(1)的流通路径,所述三通截止阀A(6)位于液位测量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唐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索迩致胜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