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221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18
图像显示系统(1X)具备显示图像的第一显示装置(10A)和第二显示装置(10B)。另外,图像显示系统(1X)具备使由第一显示装置(10A)或第二显示装置(10B)显示的各图像在空中成像在不同的位置的光学成像构件(30)。另外,图像显示系统(1X)具备能够切换透过状态和反射状态的第一反射率切换元件(20A)。对于由第一显示装置(10A)显示的图像,通过该图像的光透过第一反射率切换元件(20A)而向光学成像构件(30)入射,从而成像在空中。另外,对于由第二显示装置(10B)显示的图像,通过该图像的光由第一反射率切换元件(20A)反射而向光学成像构件(30)入射,从而成像在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图像显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间影像显示装置具备:反射镜和半透反射镜;和两个显示器部,其相对于该半透反射镜设置于不同的距离。在距半透反射镜较近的一个显示器部显示的背景影像透过半透反射镜,利用反射镜显示于距该反射镜较近的位置(距使用者较远的位置)。另外,在距半透反射镜较远的另一个显示器部显示的近景影像由半透反射镜反射,利用反射镜显示于距该反射镜较远的位置(距使用者较近的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1438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使用了半透反射镜,因此,关于由显示器部产生的影像光,产生光量的损失,显示在空中的影像的可视性有可能降低。另一方面,若要确保影像的可视性,则需要显示高亮度的影像,成本有可能上升。另外,在采用能够显示高亮度的影像的显示器的情况下,需要抑制装置内的温度上升。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的点而做成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光量的损失、同时使图像在空中成像在互不相同的多个位置的图像显示系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所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显示系统具备显示图像的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另外,图像显示系统具备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分开地设置的光学成像构件,使由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或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的各所述图像在空中成像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另外,图像显示系统具备能够切换透过状态和反射状态的反射率切换元件。对于由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图像,该图像的光透过所述反射率切换元件而向所述光学成像构件入射,从而成像在空中。另外,对于由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图像,该图像的光由所述反射率切换元件反射而向所述光学成像构件入射,从而成像在空中。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光量的损失,同时使图像在空中成像在互不相同的多个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框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动作例的图表。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框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框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的动作例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而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说明中,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1X具备第一显示装置10A、第二显示装置10B、第一反射率切换元件20A、光学成像构件30、操作位置检测部40、以及控制部50。<第一显示装置>第一显示装置10A收纳于壳体2内,通过控制部50的控制而显示图像3A。第一显示装置10A在光学成像构件30的下方朝向前上方向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装置10A是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具备背光源11、吸收型偏振板12、液晶单元13、以及吸收型偏振板14。《背光源》背光源11是能够通过控制部50的控制切换点亮状态和熄灭状态的白色光的面光源。在点亮状态下,背光源11向前上方出射白色光。《吸收型偏振板》吸收型偏振板12以叠置于背光源11的上表面(发光面)的方式设置。吸收型偏振板12使在纵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上振动的光透过,并且,吸收在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左右方向)上振动的光。即,吸收型偏振板12的光透过轴设定于纵向。此外,各吸收型偏振板12、14、23处的光的吸收并不限定于100%吸收在相应的方向振动的光,是容许例如10%左右的透过的概念。《液晶单元》液晶单元13以叠置于吸收型偏振板12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液晶单元13被分割成多个像素,使用由背光源11发出的白色光而出射用于显示图像的图像光。第一显示装置10A通过控制部50的控制能够逐个像素切换使在纵向上振动的光透过的透过状态以及遮断在纵向上振动的光的遮断状态。作为液晶单元13,能够恰当地利用例如IPS(平面转换:In-Plane-Switching)型的液晶单元。在液晶单元13是IPS型的情况下,液晶单元13在无电压施加状态下遮断光,在电压施加状态下使光透过。IPS型的液晶单元13与后述的TN(扭曲向列:TwistedNematic)型的液晶单元22不同,针对所有的视觉辨认方向实现恰当的光透过性。《吸收型偏振板》吸收型偏振板14以叠置于液晶单元13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吸收型偏振板14使在纵向上振动的光透过,并且,吸收在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上振动的光。即,吸收型偏振板14的光透过轴与吸收型偏振板12同样地设定于纵向。<第二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10B收纳于壳体2内,通过控制部50的控制显示图像3B。第二显示装置10B在第一反射率切换元件20A的前方朝向后下方向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装置10B是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与第一显示装置10A同样地具备背光源11、吸收型偏振板12、液晶单元13、以及吸收型偏振板14。<第一反射率切换元件>第一反射率切换元件(反射镜光学元件)20A收纳于壳体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10A的显示面(上表面)侧。第一反射率切换元件20A是能够基于控制部50的控制来电切换后述的反射状态(反射率:高)和透过状态(反射率:低)的元件。第一反射率切换元件20A既可以使用光学偶联树脂、带等与第一显示装置10A密合,也可以与第一显示装置10A分开地设置。第一反射率切换元件20A从下侧起依次具备反射型偏振板21、液晶单元22、以及吸收型偏振板23。《反射型偏振板》反射型偏振板21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10A的显示面即吸收型偏振板14的上表面侧。反射型偏振板21使在纵向上振动的光透过,并且,使在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上振动的光反射。即,反射型偏振板21的光透过轴设定于纵向。此外,反射型偏振板21处的光的反射并不限定于100%反射在相应的方向上振动的光,是容许例如10%左右的透过和吸收的概念。《液晶单元》液晶单元22以叠置于反射型偏振板21的上表面(显示面侧)的方式设置。液晶单元22是TN(扭曲向列:TwistedNematic)型,具备:前后一对透明基材(例如玻璃);取向膜,其设置于透明基材;以及液晶,其被密封到设置有取向膜的透明基材之间。液晶通过配置于实施了所谓的摩擦处理的一对取向膜之间,以从一个透明基材朝向另一个透明基材扭转90度的方式排列成螺旋状。液晶在无电压施加状态下具有旋光性。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n该图像显示系统具备:/n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其显示图像;/n光学成像构件,其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分开地设置,使由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或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的各所述图像在空中成像在互不相同的位置;以及/n反射率切换元件,其能够切换透过状态和反射状态,/n对于由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图像,该图像的光透过所述反射率切换元件而向所述光学成像构件入射,从而成像在空中,/n对于由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图像,该图像的光由所述反射率切换元件反射而向所述光学成像构件入射,从而成像在空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1 JP 2017-2122931.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显示系统具备:
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其显示图像;
光学成像构件,其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分开地设置,使由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或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的各所述图像在空中成像在互不相同的位置;以及
反射率切换元件,其能够切换透过状态和反射状态,
对于由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图像,该图像的光透过所述反射率切换元件而向所述光学成像构件入射,从而成像在空中,
对于由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图像,该图像的光由所述反射率切换元件反射而向所述光学成像构件入射,从而成像在空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图像成像在距所述光学成像构件第一距离的位置,
由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图像成像在距所述光学成像构件第二距离的位置,
所述第一距离是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光学成像构件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与所述反射率切换元件之间的距离同所述反射率切换元件与所述光学成像构件之间的距离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浜野正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