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内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2209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内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和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在直接将热量施加于二次电池的同时调节温度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内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和系统。

Chambers and systems for real-time analysis of gases produced in secondary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内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和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6月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65250号和于2018年10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30857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和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将热量在控制下直接施加到二次电池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和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二次电池是可以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放电过程以及反向的充电过程来反复使用的电池。具有诸如对产品组的高应用能力和高能量密度的电特性的二次电池通常在由电驱动源驱动的电动车辆(EV,electricvehicles)或混合动力车辆(HV,hybridvehicles)以及便携式装置中使用。在收集和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时,在二次电池的工作期间产生各种气体。关于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组成和含量的信息可以用于开发电池材料、优化电池制造工艺以及识别电池故障的原因。然而,在用于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常规腔室中,为了根据电池中的温度差进行气体产生分析,该腔室用诸如烤箱的外部加热装置加热,整个腔室可以被包括在诸如烤箱的外部加热装置中以升高该腔室的温度,从而升高腔室中电池的温度。这种常规的腔室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在研究电池的高温特性时直接对电池施加温度以分析电池中产生的气体。不利之处在于,由于无法直接加热电池,因此无法对电池施加所需的准确温度。另外,由于腔室材料的特定的热特性,需要长升温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实时分析的腔室,在该腔室中,执行腔室的基本作用,将温度直接施加于电池,并且控制要施加于电池的温度。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是绝缘的,其中,二次电池安装在被所述第一壳体包围的内部空间中;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是导热的并且包围所述第一壳体;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于将产生诱导介质流(flowofaninductionmedium)的泵模块连接到所述腔室中,所述出口用于连接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诱导介质流来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次电池的温度或腔室内的温度;以及加热构件,所述加热构件用于对二次电池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构件插入所述第二壳体中。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系统包括:腔室,所述腔室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泵模块,所述泵模块用于产生流入腔室中的诱导介质流;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通过诱导介质流而从腔室被引入的在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以及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实时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二次电池的温度或腔室内的温度、以及通过加热构件将二次电池加热到所需温度,其中,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构件分别连接到温度控制模块。有益效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腔室中,可以执行用于实时气体分析的腔室的基本作用,除此以外,可以将温度直接施加于二次电池并且可以控制施加于二次电池的温度。因此,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特性来精确地分析产生的气体的组成和相对量变化。另外,具有可以用于针对二次电池的高温特性来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优点。另外,通过改善由于常规腔室材料的特定的热特性而需要长升温时间的情况,可以通过将热量直接施加于二次电池来在短时间内(例如,几秒钟内)升高二次电池的温度。因此,具有快速且有效地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系统10的示意图,示意图分别示出了安装有二次电池20的情况和未安装二次电池20的情况,该系统10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100。图3是图1的用于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100的示意性外部立体图。图4a和图4b分别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用于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100的内部的主视图和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是绝缘的,其中,二次电池安装在被所述第一壳体包围的内部空间中;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是导热的并且包围所述第一壳体;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于将用于产生诱导介质流的泵模块连接到所述腔室中,所述出口用于连接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诱导介质流来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次电池的温度或腔室内的温度;以及加热构件,所述加热构件用于对二次电池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构件插入所述第二壳体中。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中,加热构件可以具有杆状。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中,第一壳体可以由聚四氟乙烯、胶木或橡胶制成,第二壳体可以由不锈钢、铜或铝制成,加热构件可以由镍、铬或铝制成。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中,腔室可以还包括充放电端子,所述充放电端子用于与二次电池的电极接触以使充放电模块能够对二次电池进行充放电,其中,充放电模块电连接到二次电池的电极以驱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中,温度传感器的一端可以位于靠近二次电池的位置或者与二次电池接触以测量二次电池的温度。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中,腔室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加热构件,并且加热构件可以插入第二壳体的一个表面中,其中,加热构件中的一个可以插入第二壳体的一个表面的上部中,而加热构件中的另一个可以插入第二壳体的一个表面的下部中。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中,腔室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加热构件,并且一部分加热构件可以插入第二壳体的两个相对表面中的任一个表面中,而其他的加热构件可以插入第二壳体的两个相对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中。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中,腔室可以包括:腔室主体,所述腔室主体为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开放的一个表面;和腔室盖,所述腔室盖耦接到腔室主体的开放的一个表面,其中,腔室主体和腔室盖可以组合而形成安装二次电池的空间,并且加热构件可以插入到腔室主体的第二壳体中。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中,腔室可以具有多个加热构件,一部分加热构件可以插入腔室主体的第二壳体中,其他的加热构件可以插入到腔室盖的第二壳体中。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系统包括:腔室,所述腔室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泵模块,所述泵模块用于向腔室产生诱导介质流;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包括:/n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是绝缘的,其中,二次电池安装在被所述第一壳体包围的内部空间中;/n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是导热的并且包围所述第一壳体;/n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于将产生诱导介质流的泵模块连接到所述腔室中,所述出口用于连接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诱导介质流来分析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n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或所述腔室内的温度;以及/n加热构件,所述加热构件用于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构件插入所述第二壳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07 KR 10-2018-0065250;20181030 KR 10-2018-011.一种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是绝缘的,其中,二次电池安装在被所述第一壳体包围的内部空间中;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是导热的并且包围所述第一壳体;
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于将产生诱导介质流的泵模块连接到所述腔室中,所述出口用于连接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诱导介质流来分析所述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所述气体;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或所述腔室内的温度;以及
加热构件,所述加热构件用于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构件插入所述第二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其中,所述加热构件具有杆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由聚四氟乙烯、胶木或橡胶制成,所述第二壳体由不锈钢、铜或铝制成,所述加热构件由镍、铬或铝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其中,所述腔室还包括充放电端子,所述充放电端子用于与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极接触以使充放电模块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充放电,其中,所述充放电模块电连接到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极以驱动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位于靠近所述二次电池的位置或者与所述二次电池接触以测量所述二次电池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分析二次电池中产生的气体的腔室,其中,所述腔室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加热构件,并且所述加热构件插入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个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国安贞爱崔洛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