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玻璃组件、调光方法和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191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玻璃组件、调光方法和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和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盒,其中所述液晶盒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绝缘层和染料液晶层,其中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用于显示外部输入的待显示图像;所述染料液晶层,用于根据外部加载的电压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同时实现调光和显示功能,并有效简化了制备工艺和制作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玻璃组件、调光方法和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玻璃组件、调光方法和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商用车车窗的调光玻璃结构如图1所示,以乘用车的天窗为例,行业标准规定总成厚度最大为5mm,包括第一钢化玻璃1、第二钢化玻璃2、调光层3、调光层3分别通过第一PVB层4和第二PVB层5与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粘接,其中钢化玻璃和PVB为规格化产品,厚度已确定,分别为1.6mm和0.38mm,因此要求调光层厚度限定在1.04mm内,而现有技术中同时具有调光阵列和显示阵列的调光层的厚度远远超过该限定厚度,无法满足要求。同时,现有技术中调光阵列和显示阵列需要单独的阵列制程,对材料和工艺制作的成本需求较大,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另外,现有调光阵列通常采用负性液晶进行偏转,在制备调光阵列时需要涂覆PI配向膜,并采用Rubbing或光配向方式,使液晶形成一定预倾角,才能实现加电后液晶向特定方向偏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和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盒,其中所述液晶盒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绝缘层和染料液晶层,其中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用于显示外部输入的待显示图像;所述染料液晶层,用于根据外部加载的电压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进一步的,所述染料液晶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染料液晶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染料液晶响应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加载的电压发生偏转并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多个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和由各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的电致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极、源极和漏极;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其中,所述阳极与所述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电连接,并响应于外部输入到所述栅极的电信号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的电信号;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响应于外部输入到所述阳极和阴极的电信号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为条状结构,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间隙的比值小于预设宽度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为所述染料液晶层的公共电极、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所述薄膜晶体管为顶栅结构并且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为底发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和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复用。进一步的,所述染料液晶层的各染料液晶分子为宾主型染料液晶;和/或所述染料液晶层的各染料液晶分子为正性液晶或负性液晶。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组件,包括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调光方法,包括: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根据外部输入显示待显示图像;染料液晶层响应于外部加载的电压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进一步的,所述染料液晶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染料液晶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染料液晶层响应于外部加载的电压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进一步包括:所述染料液晶层响应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的电压垂直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使得外部入射光透过所述染料液晶层以呈现亮态;或者所述染料液晶层响应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加载的电压水平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吸收所述外部入射光以呈现暗态。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第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形成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形成染料液晶层;在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和染料液晶层中的一个上形成绝缘层;对盒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形成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形成多个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形成由各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的电致发光二极管;和/或所述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形成染料液晶层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上形成染料液晶;在所述染料液晶上形成第二透明电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显示面板、玻璃组件、调光方法和制作方法,通过集成在一个液晶盒中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和染料液晶层能够同时实现调光和显示功能,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简化了制备工艺和制作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调光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层结构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的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分布示意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层结构图;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7a-7d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各状态示意图;图8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光方法的流程图;图9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在……上”、“在……上形成”和“设置在……上”可以表示一层直接形成或设置在另一层上,也可以表示一层间接形成或设置在另一层上,即两层之间还存在其它的层。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所采用的术语“位于同一层”指的是两个层、部件、构件、元件或部分可以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并且,这两个层、部件、构件、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表述“构图工艺”一般包括光刻胶的涂布、曝光、显影、刻蚀、光刻胶的剥离等步骤。表述“一次构图工艺”意指使用一块掩模板形成图案化的层、部件、构件等的工艺。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11;第二透明基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透明基板;/n第二透明基板;和/n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盒,其中所述液晶盒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绝缘层和染料液晶层,其中/n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用于显示外部输入的待显示图像;/n所述染料液晶层,用于根据外部加载的电压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透明基板;
第二透明基板;和
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盒,其中所述液晶盒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绝缘层和染料液晶层,其中
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用于显示外部输入的待显示图像;
所述染料液晶层,用于根据外部加载的电压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液晶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染料液晶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染料液晶响应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加载的电压发生偏转并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多个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和由各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的电致发光二极管,其中
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极、源极和漏极;
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其中,所述阳极与所述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电连接,并响应于外部输入到所述栅极的电信号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的电信号;
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响应于外部输入到所述阳极和阴极的电信号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为条状结构,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间隙的比值小于预设宽度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为所述染料液晶层的公共电极、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所述薄膜晶体管为顶栅结构并且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为底发射;
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和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复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染料液晶层的各染料液晶分子为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月磊李月陈娟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