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180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应用了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具有通过连接部(24c)而使得封闭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和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一端开口的两个盖(24a、24b)一体化的右端部件(24)、和接合于右端部件(24)的连接板。在右端部件(24)的入口储液箱部(5)的盖(24a)和出口储液箱部(6)的盖(24b)上分别设有下方突出片(65、66)。在下方突出片(65、66)的下缘部形成切口(67)。在连接板上形成通过切口(67)突出到右端部件(24)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突出部(76),在突出部(76)的前端部形成卡合于右端部件(25)的下方突出片(65、66)的朝左右方向内侧的面上的切口(67)的前后两侧的卡合爪(77)。根据该蒸发器,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切实地防止在冷媒出入用集液箱上发生翘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具体地说,涉及例如适于作为 搭载于机动车的制冷循环即车内空调的蒸发器而使用的热交换器及其制 造方法。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将在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的通风间隙中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图1和图3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称为前,将其相 反侧称为后,图2的上下、左右分别称为上下、左右。另外,在本说明书 中,"铝"这一术语除纯铝以外还包含铝合金。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车内空调用蒸发器已知有如下结构具有冷媒出入用集液 箱(header tank)和冷媒循环路径,上述冷媒出入用集液箱具有在前后方 向排列设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冷媒入口储液箱(header)部和冷媒出口 储液箱部,上述冷媒循环路径连通冷媒入口储液箱部和冷媒出口储液箱 部,冷媒入口储液箱部由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状的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和 接合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端部以封闭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的 盖构成,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由至少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端部相同的 端部开口的中空状的出口储液箱部本体、和接合于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 口端部以封闭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的盖构成,由入口储液箱部本体、 出口储液箱部本体和盖构成冷媒出入用集液箱,在接合于入口储液箱部本 体和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同一端部的盖上分别形成贯通孔,在这两个贯通孔中,冷媒入口储液箱部的盖的贯通孔成为 :入口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的盖的贯通孔成为冷媒出口 ,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两个盖通过连接 部而一体化、构成端部件,具有通往冷媒入口的冷媒流入部和通往冷媒出口的冷媒流出部的连接板以跨及于冷媒入口储液箱部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的方式接合于端部件上(请参照日本国特开2005-164226号公报)。但是,在制造上述公报所记载的蒸发器时,在成批钎焊所有零件时, 为了防止连接板相对于冷媒出入用集液箱的端部件移动而从端部件脱落, 需要利用例如由不锈钢形成的置于炉中的夹具将其固定在端部件上,其 中,该端部件固定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和出口储液箱部本体上。因此,存 在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另外,由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和出口储液箱部本 体是铝制的,故热膨胀系数不同于不锈钢制的置于炉中的夹具,所以,具 有在制成的冷媒出入用集液箱上产生翘曲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降低制造成本且切实 地防止在冷^(某出入用集液箱上发生翘曲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由下述方案构成。l)一种热交换器,具有冷媒出入用集液箱和冷媒循环路径,上述冷 媒出入用集液箱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冷媒入口 储液箱部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上述冷媒循环路径连通冷媒入口储液箱部 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冷媒入口储液箱部由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状的入口 储液箱部本体、和接合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端部以封闭入口储液箱 部本体的开口的盖构成,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由至少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 开口端部相同的端部开口的中空状的出口储液箱部本体、和接合于出口储 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端部以封闭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的盖构成,由入口 储液箱部本体、出口储液箱部本体和盖构成冷媒出入用集液箱,在接合于 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和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同一端部的盖上分别形成贯通 孔,在这两个贯通孔中,冷媒入口储液箱部的盖的贯通孔成为冷媒入口而 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的盖的贯通孔成为冷媒出口 ,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 的两个盖通过连接部而一体化、构成端部件,具有通往冷媒入口的冷媒流 入部和通往冷媒出口的冷媒流出部的连接板以跨及于冷媒入口储液箱部 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的方式接合于端部件上,其中,端部件和连接板在以阻止连接板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卡合的状态下接合,在端部件上设有从左右方向外方观察时比冷媒出入用集液箱的外形更向外侧突出的突出片,在突出片的缘部上形成切口,在连接板上形成通过 切口向端部件的左右方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前端部形成卡合于端部件的突出片的朝向左右方向内侧的面上的切口的周围部分上的卡 合爪。2) 如1)所述的热交换器,在端部件上设有比冷媒出入用集液箱的外 形更向下方突出的下方突出片,在下方突出片的下缘部形成切口,在连接 板的下缘部形成突出部和卡合爪。3) 如2)所述的热交换器,连接板的卡合爪卡合于端部件的下方突出 片的朝向左右方向内侧的面上的切口的前后两侧。4) 如2 )所述的热交换器,连接板的卡合爪卡合于端部件的下方突出 片的朝向左右方向内侧的面上的切口的前后两侧中的任一方。5) 如2)所述的热交换器,在端部件的入口储液箱部的盖和出口储液 箱部的盖上分别设有下方突出片,在各下方突出片上形成切口,在连接板 的前后两端部上分别形成突出部和卡合爪。6) 如l)所述的热交换器,在端部件的连接部的上端形成向上方突出 的卡合阳部,在连接板部件的上部形成向端部件侧突出且插通卡合阳部的卡合阴部,端部件的卡合阳部从下方插通连接板的卡合阴部、卡合于卡合 阴部。7) 如6)所述的热交换器,连接板的卡合阴部通过将形成于连接板上 部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的上方部分朝端部件侧弯曲成U字形而形 成。8) 如6)所述的热交换器,连接板的卡合阴部如下构成,在连接板上 形成缝隙,该缝隙由从连接板的上缘向下方延伸的第 一部分和与第 一部分 的下端相连且向前后任一方延伸的第二部分构成,连接板的位于缝隙的第 二部分的上方的部分向端部件侧弯曲且向前后任一方弯曲。9 )如6 )所述的热交换器,连接板的卡合阴部卡合于端部件的连接部的上端,由此阻止连接板向下方移动。10) 如1)所述的热交换器,在连接板的上端形成向上方突出的卡合阳部,在端部件的连接部的上部形成向连接板侧突出且插通卡合阳部的卡 合阴部,连接板的卡合阳部从下方插通端部件的卡合阴部、卡合于卡合阴部。11) 如10 )所述的热交换器,端部件的卡合阴部通过将形成于端部件成u字形而形成。12) 如1)所述的热交换器,冷媒循环路径具有冷媒返回用集液箱和 形成于两集液箱之间的热交换芯部,上述冷媒返回用集液箱与冷媒出入用 集液箱隔开间隔配置、且具有与冷媒入口储液箱部相对的第 一 中间储液箱 部、和与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相对且与第 一 中间集液箱相连通的第二中间储 液箱部,上述热交换芯部包括由在两集液箱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配置且两 端部连接于两集液箱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管群、和配置于相邻的 热交换管之间的散热片,在两集液箱之间沿通风方向配置两个以上的热交 换管群,在冷媒入口储液箱部和第一中间储液箱部、以及冷媒出口储液箱 部和第二中间储液箱部上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热交换管群的热交换管。根据上述1) 12)的热交换器,由于端部件和连接板在以阻止其向左 右方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卡合的状态下接合,故在制造该 热交换器时的成批钎焊所有零件时,不需要像制造上述公^^所记载的热交 换器那样采用由不锈钢构成的置于炉中的夹具。因此,降低了制造成本。 并且,由于不采用置于炉中的夹具,故能够防止在制成的冷媒出入用集液 箱上产生翘曲的问题。根据上述l)的热交换器,能够较简单地阻止连接板向左右方向移动。根据上述2) 4)的热交换器,能够较筒单地阻止连接板向左右方向、 前后方向和上方移动。根据上述5)的热交换器,能够有效地阻止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具有冷媒出入用集液箱和冷媒循环路径,上述冷媒出入用集液箱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冷媒入口储液箱部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上述冷媒循环路径连通冷媒入口储液箱部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冷媒入口储液箱部由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状的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和接合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端部以封闭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的盖构成,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由至少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相同的端部开口的中空状的出口储液箱部本体、和接合于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端部以封闭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开口的盖构成,由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出口储液箱部本体和盖构成冷媒出入用集液箱,在接合于入口储液箱部本体和出口储液箱部本体的同一端部的盖上分别形成贯通孔,在这两个贯通孔中,冷媒入口储液箱部的盖的贯通孔成为冷媒入口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的盖的贯通孔成为冷媒出口,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两个盖通过连接部而一体化、构成端部件,具有通往冷媒入口的冷媒流入部和通往冷媒出口的冷媒流出部的连接板以跨及于冷媒入口储液箱部和冷媒出口储液箱部的方式接合于端部件上,其中,    端部件和连接板在以阻止连接板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卡合的状态下接合,在端部件上设有从左右方向外方观察时比冷媒出入用集液箱的外形更向外侧突出的突出片,在突出片的缘部上形成切口,在连接板上形成通过切口向端部件的左右方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前端部形成卡合于端部件的突出片的朝向左右方向内侧的面上的切口的周围部分上的卡合爪。...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大辅有野康太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