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5125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共聚酯的制备领域,其分子链由生物基聚酯链段以及功能性聚醚链段构成。共聚的方法将PEG短链均匀的链接到PEF链段之间,利用柔性亲水的PEG短链,赋予整个共聚酯一定的可降解性能;并且,制备过程中可通过调节PEG的含量及数均分子量控制PEF‑PEG共聚酯的降解速率,制备得到降解速率可调控的生物基共聚酯。

A biodegradable 2,5-furadicarboxylic copolyester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聚酯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可持续、绿色环保的发展高分子材料以及相关的精细化工产业,全球均在寻找能够替代石油基的生物基原材料,从而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提高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石油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是由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FDCA)和乙二醇经酯化反应、缩聚反应得到的一种新型聚酯材料。该聚酯材料不仅具有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类似的分子结构,同时其原料来源于生物基材料,是未来最有望代替石油基PET使用的新型聚酯材料。目前,由于PEF原料较贵以及性能上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因此,该聚酯并未实现工业化生产。首先,在原料方面,PEF的原料主要包括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以及乙二醇,其中,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由于制备过程复杂,产率较低,同时产物提纯较难,因此造成2,5-FDCA价格较贵。另外,由于2,5-FDCA来源于生物质原料,因此2,5-FDCA中会存在微量的多糖或其他杂志,将其制备成为PEF时,会导致聚酯色相较差等问题;在PEF性能方面,虽然其具备优异的热力学性能以及气体阻隔性能,但是分子量不高、结晶速率缓慢导致的产物脆性大、力学性能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应用领域。另外,PEF原料虽来源于生物质材料,但是其与PET相同,仍然存在不可降解等问题。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2,5-呋喃二甲酸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其公告号CN101899145B,其公开了一种2,5-呋喃二甲酸基聚酯的制备方法,以2,5-呋喃二甲酸(FDCA)为主单体,乙二醇(EG),1,3-丙二醇(PDO),1,4-丁二醇(BDO)或1,6-己二醇(HDO)为共聚单体,采用酯化和缩聚两步法制备2,5-呋喃二甲酸基聚酯。但是其存在分子量不高、结晶速率缓慢导致的产物脆性大、力学性能差等问题,并且虽然采用的2,5-呋喃二甲酸单体来自于玉米等植物秸秆,属于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但其可降解性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目前2,5-呋喃二甲酸基聚酯存在分子量不高、结晶速率缓慢导致的产物脆性大、力学性能差,且可降解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其分子链由生物基聚酯链段以及功能性聚醚链段构成。作为优选,所述生物基酯链段由2,5-呋喃二甲酸和/或及其酯与二元醇反应得到,所述生物基二甲酸包括2,5-呋喃二甲酸,所述生物基二甲酸酯包括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所述二元醇包括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功能性聚醚链段为聚乙二醇。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酯化反应:将2,5-呋喃二甲酸和/或及其酯与二元醇混合,加入钛-锑复合催化剂、热稳定剂以及抗氧剂搅拌均匀,随后在180-230℃和50-200kPa下进行酯化反应,直至馏出的小分子的含量达到理论值的95%以上时反应终止得到酯化液;2)预缩聚反应:在酯化液中加入聚乙二醇搅拌均匀,随后升高温度至230-245℃,控制压力在100-1000Pa之间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预聚物;3)终缩聚反应将预聚物在230-245℃和压力为1-200Pa下进行终缩聚反应,至聚合釜电流达到0.140-0.160mA之间时反应结束,制备得到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本专利技术将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和/或及其酯、二元醇、钛-锑复配催化剂、热稳定剂以及抗氧剂混合均匀,进行酯化反应,待酯化反应结束以后,加入不同含量及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短链与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得到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乙二醇的共聚酯(PEF-PEG),即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首先在酯化反应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酯化温度在180-230℃之间,由于2,5-呋喃二甲酸和/或及其酯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若所采用的酯化温度过高,易导致原料降解严重,产物发黄甚至发黑,若酯化温度过低,则无法达到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酯化反应难以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中,对酯化反应施加了一定的正压力,压力控制在50-200kPa,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但是,当压力过高时,一方面会对反应装置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反应体系中的水分子难以脱离反应体系,进而影响酯化效果。在酯化或酯交换反应中均需要二元醇过量,从而有利于可逆反应向正向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中,相对于乙二醇、1,3-丙二醇等短链脂肪族二元醇来说,具有一定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与2,5-呋喃二甲酸和/或及其酯的反应活性相对比较低,因此,若在步骤1)中加入聚乙二醇,不仅会有大量聚乙二醇没有参与酯化或酯交换反应,同时部分聚乙二醇会进行醚化反应,生成长链二甘醇,影响聚合物的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选择在步骤2)中加入了聚乙二醇;在预缩聚反应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缩聚温度为230-245℃,若反应温度过低,则会导致预缩聚反应难以进行,过高则会使原料发生热降解,样品色泽较差,同时也会使样品中的二甘醇含量增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体系压力在100-1000Pa之间,这是因为当反应体系压力较低时,会有部分低聚物被抽出反应体系中,进而造成反应体系管道阻塞,当反应体系压力较高时,会导致预缩聚时间较长,效率较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的预缩聚时间为15-50min,若预缩聚时间较长,预缩聚产物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易黄变,导致产物发黄,若预缩聚时间较短,会有部分低粘度酯化物在高真空过程中被抽出反应体系,阻塞管道。在终缩聚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终缩聚反应温度在230-245℃之间,过高的反应温度会使共聚酯发生热分解,同时影响共聚酯的色相,过低的反应温度很难达到共聚酯缩聚所需要的活化能,从而影响共聚酯的聚合速率和聚合效果;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终缩聚反应压力在1-200Pa之间,为了保证共聚酯缩聚反应的顺利进行,我们尽可能的降低了聚合压力;本专利技术中随着加入聚乙二醇链段的增长,共聚酯达到相同特性粘度所需的缩聚时间会相对缩短,从而降低了共聚酯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减少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高温下不稳定产生的热降解,对共聚酯黄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共聚的方式,使柔性亲水的PEG短链均匀链接进入PEF链段中,不但缩短了缩聚反应时间,改善了共聚酯的色泽,也提高了共聚酯的亲水性,增加水分子攻击酯键的机率,进而赋予共聚酯更高的可降解性能,具体降解机理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步骤1)中2,5-呋喃二甲酸和/或及其酯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1.4-2.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醇酸摩尔比为1.4-2.0,若醇酸摩尔比继续增大,则易使二元醇在高温条件下自缩聚,从而使产物中二甘醇含量过高,由于2,5-呋喃二甲酸或其酯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其特征在于,其分子链由生物基聚酯链段以及功能性聚醚链段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其特征在于,其分子链由生物基聚酯链段以及功能性聚醚链段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酯链段由2,5-呋喃二甲酸和/或及其酯与二元醇反应得到,所述二元醇包括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功能性聚醚链段为聚乙二醇。


3.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酯化反应:
将2,5-呋喃二甲酸和/或及其酯与二元醇混合,加入钛-锑复合催化剂、热稳定剂以及抗氧剂搅拌均匀,随后在180-230℃和50-200kPa下进行酯化反应,直至馏出的小分子的含量达到理论值的95%以上时反应终止得到酯化液;
2)预缩聚反应:
在酯化液中加入聚乙二醇搅拌均匀,随后升高温度至230-245℃,控制压力在100-1000Pa之间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预聚物;
3)终缩聚反应
将预聚物在230-245℃和压力为1-200Pa下进行终缩聚反应,至聚合釜电流达到0.140-0.160mA之间时反应结束,制备得到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2,5-呋喃二甲酸和/或及其酯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1.4-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生物基2,5-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钛-锑复合催化剂中钛系催化剂和锑系催化剂按质量比为0.3-1:0-0.7,添加量为2,5-呋喃二甲酸和/或及其酯摩尔含量的0.05-0.25%;所述钛系催化剂包括钛酸四丁酯、钛-硅复合催化剂、钛酸异丙醇、乙二醇钛中的一种或多种,锑系催化剂包括乙二醇锑、三氧化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婉迎胡宇苗徐锦龙王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