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93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包括步骤:第一步,对于需要测试的多个锂离子电池,通过充放电操作,将电池的荷电状态SOC调整到10%~15%;第二步,对多个电池依次进行IROCV测试,然后进行电池档次判定,分为合格品、待定品和次品三个档次,然后,再对不同档次的电池,分别执行不同的预设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其在扫描测试过程中,增加即时档次判定操作,将电池的档次变更为合格品、待定品、次品三类,通过对次品明显及有效的区分,待定品不再需要进行以上二次重新筛选流程,避免过程中的二次返工,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过程损耗成本,易于推广应用。

A test screening and grad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lithium i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电动汽车及储能领域。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在出货前,需要对电池进行扫码测试,确认电池的内阻、电压、容量分档等是否符合要求,扫描测试后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其中,合格品正常发货,不合格品需要重新进行二次筛选。原流程中,不合格品主要是电池的内阻、电压不符合出货的组配要求,需要重新进行分选测试。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不合格电池→充放电测试→老化存储→IROCV测试(即内阻电压测试)→分档→外观检验→扫码测试→包装→发货。由以上的操作流程,可以清楚的看出,在此操作过程中,针对不合格品的二次筛选流程,主要是需要剔除内阻次品和电压次品,其中,内阻次品可以通过再次扫码测试过程进行剔除,电压次品则需要进行老化筛选进行剔除,因此,整体的电池筛选流程相对较长,且不利于现场操作员工的连续操作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于需要测试的多个锂离子电池,通过充放电操作,将电池的荷电状态SOC调整到10%~15%;第二步,对多个电池依次进行IROCV测试,然后进行电池档次判定,分为合格品、待定品和次品三个档次,其中,将开路电压低于预设合格电压值的电池,作为次品电池;将内阻不在预设合格电阻值区间内的电池,作为待定品电池;以及将其他电池作为合格品电池,然后,再对不同档次的电池,分别执行不同的预设处理操作。其中,在第二步中,对于待定品电池,重新进行内阻的测试操作,再次判断待定品电池的内阻,是否位于在预设合格电阻值区间内,如果是,则将待定品电池的档次变更为合格品档次;否则,将待定品电池的档次变更为次品档次。其中,在第二步中,对于次品电池,进行降档处理,以及对于合格品电池,执行发货操作,其中,在第二步中,当电池判断为次品电池时,通过在显示设备的软件界面上弹出红色报警提示框的形式,提醒用户。由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其在扫描测试过程中,增加即时档次判定操作,将电池的档次变更为合格品、待定品、次品三类,通过对次品明显及有效的区分,待定品不再需要进行以上二次重新筛选流程,避免过程中的二次返工,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过程损耗成本,易于在生产制造型企业中推广应用。对于本专利技术,为便于作业者操作区分,当出现次品分类时,可以通过在软件界面自动弹出红色报警提示框的方式,进行明显区分。因此,需要被剔除的次品会在第一时间通过软件判定被标示,报警提示作业员进行挑出处理,待定品则可以重新进行二次投入,取消了充放电测试、老化存储、OCV测试等操作流程。通过应用本专利技术简化操作工序,提高了电池的整体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且利于规模化生产,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开发应用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于需要测试的多个锂离子电池,通过充放电操作,将电池的荷电状态SOC调整到10%~15%;第二步,对多个电池依次进行IROCV测试(即电池内阻和开路电压测试),然后进行电池档次判定,分为合格品、待定品和次品三个档次,其中,将开路电压低于预设合格电压值的电池,作为次品电池;将内阻不在预设合格电阻值区间内的电池,作为待定品电池;以及将其他电池作为合格品电池,然后,再对不同档次的电池,分别执行不同的预设处理操作。在第二步中,具体实现上,对于待定品电池,重新进行内阻的测试操作(例如通过现有的电池扫码测试设备,进行电池的内阻测试操作),再次判断待定品电池的内阻,是否位于在预设合格电阻值区间内,如果是,则将待定品电池的档次变更为合格品档次;否则,将待定品电池的档次变更为次品档次。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的扫码测试设备,对电池进行的扫码测试操作,可以将电池的性能数据与电池编码进行对应、比对,然后对电池的IR/OCV数据进行出货前的检查。在第二步中,具体实现上,对于次品电池,进行降档处理,以及对于合格品电池,执行发货操作,在第二步中,具体实现上,当电池判断为次品电池时,可以通过在显示设备的软件界面上弹出红色报警提示框的形式,提醒用户。需要说明的是,对电池进行IROCV测试,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OCV/IR电池测试分选机来进行。需要说明的是,鉴于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因为搬运、振动等原因,造成电池的内阻异常,这时候,电池的实际电阻可能会与测试结果存在偏差,状态待定,分为待定品电池,这时候,需要对电池进行再次的扫码测试,对内阻确实存在问题的电池进行剔除。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在原有档次分选、扫码测试、重新筛选的作业方式基础上,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重新设计了其作业流程,并完善各工序操作,通过扫码测试工序生成的在线即时数据在数据系统中增加判定功能,对于不合格品进行立即区分,同时有利于不合格品的快速处理。原操作模式下,电池在扫码测试后只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合格品正常出货,不合格品将重新进行充放电测试、老化存储、外观检验、测试扫码等完整的二次重新筛选流程。本专利技术对于需要进行扫码测试的电池,首先,将测试电池的电态通过充放电测试统一调整到10%~15%SOC,有利于在荷电态较低条件下通过电池电压的变化及时将低电压电池剔除。需要说明的是,在此0%~15%SOC电态下,由于电池电压已经越过5%SOC的极化电压区域,但尚未达到电池对应稳定的电压平台30%~40%的SOC,在电压曲线中属于比较陡峭即斜率相对较大的敏感区域,有利于识别电压波动及下降的异常电池。在此区域可以通过美国能源部DOE确定10%~15%SOC的最佳切入点作为OCV测试的电压平台进行扫码测试,将低于设定电压值的电池(即次品电池)进行剔除,同时可以将生产过程中因搬运、振动等原因造成的内阻异常电池一并挑出,作为待定品电池。此外,在低电态下,有利于电池进行长期存储,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OCV测试筛选,或者扫码合格电池,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不同SOC电态的二次补电,作业方式更加灵活。当电池满足以上SOC电态要求情况下,具体实现傻干,可以通过在数据处理软件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对于需要测试的多个锂离子电池,通过充放电操作,将电池的荷电状态SOC调整到10%~15%;/n第二步,对多个电池依次进行IROCV测试,然后进行电池档次判定,分为合格品、待定品和次品三个档次,其中,将开路电压低于预设合格电压值的电池,作为次品电池;将内阻不在预设合格电阻值区间内的电池,作为待定品电池;以及将其他电池作为合格品电池,然后,再对不同档次的电池,分别执行不同的预设处理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测试筛选和档次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于需要测试的多个锂离子电池,通过充放电操作,将电池的荷电状态SOC调整到10%~15%;
第二步,对多个电池依次进行IROCV测试,然后进行电池档次判定,分为合格品、待定品和次品三个档次,其中,将开路电压低于预设合格电压值的电池,作为次品电池;将内阻不在预设合格电阻值区间内的电池,作为待定品电池;以及将其他电池作为合格品电池,然后,再对不同档次的电池,分别执行不同的预设处理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宁郑晓玲臧晓光乔茂霞张方媛郭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