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高聚物、有机混合物、组合物及其在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53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特别是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了包含有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器件,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及其在显示及照明技术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涉及了使用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制备的有机电子器件,及制备方法。通过器件结构优化,可达到较佳的器件性能,特别是可实现高性能的OLED器件,对全彩显示和照明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材料和制备技术选项。

Organic compounds, polymers, organic mixtures, composi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化合物、高聚物、有机混合物、组合物及其在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1451356.7专利技术名称为“有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及组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质轻、主动发光、视角广、对比度高、发光效率高、能耗低、易制备柔性和大尺寸面板等优异性能,被业界视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为了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推进有机发光二极管大范围产业化进程,目前急需解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关键问题为发光性能和寿命。要获得高性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主体材料是关键。目前制备OLED发光器件,一般采用单主体材料搭配发光体制备,但单主体材料会引起载流子传输速率不同,引起器件效率在高亮度下滚降(Roll-off)严重,从而导致器件寿命缩短。用双主体材料可以减弱单主体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尤其是通过合适的材料搭配,所选用的双主体材料能有效形成复合受激态(exciplex),大幅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寿命。一种技术通过利用能形成复合受激态(exciplex)的共主体(Co-host),另加一金属配合物作为磷光发光体,实现了低Roll-off、高效率的OLEDs。进一步,在蒸镀器件中,通过将双主体材料预先形成共混物或有机合金,可以大大简化蒸镀工艺,并且显著提升器件寿命。目前,仍需进一步改进材料,特别是适合形成共主体的主体材料体系,尤其特别是具有空穴传输性质的p型主体材料。并通过与n型主体或双极性主体搭配形成共主体,使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体现良好的效率和寿命,在器件的制造与操作中易于重复,且材料合成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如通式(I)所示的有机化合物:A——(L1)s——B      (I)其中,L1选自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或是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或这些体系的组合,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团可以彼此和/或与所述基团键合的环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或芳族环系。S为0或1。A为具有通式(II)所示的结构,B为具有通式(III)所示的结构:其中,X1选自O、S、CR105R106、SiR108R109。X2选自NR110、CR111R112、SiR113R114。R101-R114是取代基,相互独立地选自D,或具有1至20个C原子的直链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或者具有3至20个C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或者是取代或无取代的甲硅烷基,或具有1至20个C原子的取代的酮基,或具有2至20个C原子的烷氧基羰基,或具有7至20个C原子的芳氧基羰基,氰基(-CN),氨基甲酰基(-C(=O)NH2),卤甲酰基(-C(=O)-X其中X代表卤素原子),甲酰基(-C(=O)-H),异氰基,异氰酸酯,硫氰酸酯或异硫氰酸酯,羟基,硝基,CF3,Cl,Br,F,可交联的基团,或者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或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或这些体系的组合,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团可以彼此和/或与所述基团键合的环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或芳族环系。m为0-8的整数。n为0-5的整数。p为0-8的整数。t为0-8的整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聚物,包含一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包含一如通式(1)所示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有机混合物,包括一种如上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及至少另一种有机功能材料,所述的另一种有机功能材料可选于空穴(也称电洞)注入或传输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注入或传输材料,电子阻挡材料,有机基质材料,单重态发光体(荧光发光体),三重态发光体(磷光发光体)、热激发延迟荧光材料(TADF材料)及有机染料。如上所述的有机混合物,包含有至少一种如上所述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第一有机化合物(H1)和一种第二有机化合物(H2),所述至少第二有机化合物具有电子传输特性。优先的,第一有机化合物(H1)与第二有机化合物(H2)的摩尔比范围为1:9至9: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组合物,包含有一种如上所述的有机化合物或高聚物,或一种如上所述有机混合物,及至少一种有机溶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有机电子器件,包含一种如上所述的有机化合物或高聚物,或一种如上任所述有机混合物。所述的有机电子器件,所述有机电子器件可选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光伏电池、有机发光电池、有机场效应管、有机发光场效应管、有机激光器、有机自旋电子器件、有机传感器及有机等离激元发射二极管。如上所述的有机电子器件是一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包含有一发光层,所述的发光层包含有一种如上所述的有机化合物或高聚物,或一种如上所述有机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提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从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变得明显。有益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空穴传输性质及稳定性,与另一具有电子传输性质或具有双极性性质的主体搭配形成共主体,可获得提升的电致发光效率及器件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这里公开的那些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或示例,可以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所公开的专利技术、目前描述的实施例和/或示例以及目前理解的这些专利技术的最佳模式中的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光器件结构图,图中101是基板,102是阳极,103是空穴注入层(HIL)或空穴传输层(HTL),104是发光层,105是电子注入层(EIL)或电子传输层(ETL),106是阴极。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本专利技术中,主体材料、基质材料、Host材料和Matrix材料具有相同的含义,可以互换。在本专利技术中,金属有机络合物,金属有机配合物,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相同的含义,可以互换。在本专利技术中,组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如通式(I)所示的有机化合物:/nA——(L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7 CN 2017114513567一种如通式(I)所示的有机化合物:
A——(L
1)s——B   (I)

其中,
L
1选自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或是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或这些体系的组合,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团可以彼此和/或与所述基团键合的环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或芳族环系。

S为0或1。
A为具有通式(II)所示的结构,B为具有通式(III)所示的结构:



其中,
X
1选自O、S、CR
105R
106、SiR
108R
109。

X
2选自NR
110、CR
111R
112、SiR
113R
114。

R
101-R
114是取代基,相互独立地选自D,或具有1至20个C原子的直链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或者具有3至20个C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或者是取代或无取代的甲硅烷基,或具有1至20个C原子的取代的酮基,或具有2至20个C原子的烷氧基羰基,或具有7至20个C原子的芳氧基羰基,氰基(-CN),氨基甲酰基(-C(=O)NH
2),卤甲酰基(-C(=O)-X其中X代表卤素原子),甲酰基(-C(=O)-H),异氰基,异氰酸酯,硫氰酸酯或异硫氰酸酯,羟基,硝基,CF
3,Cl,Br,F,可交联的基团,或者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或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或这些体系的组合,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团可以彼此和/或与所述基团键合的环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或芳族环系。

m为0-8的整数;n为0-5的整数;p为0-8的整数;t为0-8的整数。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任一通式所示的结构:



其中,
X
1选自O、S、CR
105R
106。

Ar
1选自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或是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或这些体系的组合,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团可以彼此和/或与所述基团键合的环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或芳族环系。



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
1或Ar
1分别独立地选自如下结构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
A
1、A
2、A
3、A
4、A
5、A
6、A
7、A
8分别独立表示CR
501或N;

Y
1选自CR
502R
503、SiR
504R
505、NR
506、C(=O)、S或O;

R
501-R
505是H、或D或具有1至20个C原子的直链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或者具有3至20个C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或者是甲硅烷基基团,或具有1至20个C原子的取代的酮基基团,或具有2至20个C原子的烷氧基羰基基团,或具有7至20个C原子的芳氧基羰基基团,氰基基团(-CN),氨基甲酰基基团(-C(=O)NH
2),卤甲酰基基团(-C(=O)-X其中X代表卤素原子),甲酰基基团(-C(=O)-H),异氰基基团,异氰酸酯基团,硫氰酸酯基团或异硫氰酸酯基团,羟基基团,硝基基团,CF
3基团,Cl,Br,F,可交联的基团或者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或具有5至40个环原子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或这些体系的组合,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团R
3,R
4,R
5可以彼此和/或与所述基团键合的环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或芳族环。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所述的A选自以下所示的结构:



其中,虚线为所示结构与L
1相连接的单键。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所述的B选自以下所示的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曦潘君友王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