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39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壳体,包括壳体本体、电器腔门、电池腔门和接线腔门,所述壳体内部中空,设置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包括电器腔、电池腔和接线腔,所述电器腔门、电池腔门、接线腔门分别对应设置在电器腔、电池腔、接线腔外侧;所述电器腔门、电池腔门、接线腔门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防爆连接面、第二防爆连接面、第三防爆连接面,且各腔门上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电器腔门、电池腔门通过铰链安装在壳体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外型美观、装机方便,便于维护,结构强度好;且工作过程中表现稳定,前景广阔,可保证有效地为重要设备提供高质量的电源,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及安全监控的需求。

A kind of mine flameproof and intrinsically safe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壳体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电源领域,具体为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壳体。
技术介绍
随着煤矿对机电设备运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系统电网停电后,矿井安全监控、通讯及照明等设备仍能正常、稳定的工作。另外,对煤矿下电器设备首先具备防爆要求,现有的地面工作的不间断电源,大多无防爆设计,不能用于井下工作;而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研制起步比较晚,壳体的结构不够新颖,实用性不强,维护和查询不够方便,因此,对壳体的设计尚需进一步的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壳体,包括壳体本体、电器腔门、电池腔门和接线腔门,所述壳体本体内部中空,设置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包括电器腔、电池腔和接线腔,所述电器腔门、电池腔门、接线腔门分别对应设置在电器腔、电池腔、接线腔外侧;所述电器腔门、电池腔门、接线腔门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防爆连接面、第二防爆连接面、第三防爆连接面,且各腔门上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电器腔门、电池腔门通过铰链安装在壳体本体上。优选的,所述电器腔门上设置有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与电器腔门之间设置有防爆层;所述防爆层包括塑料垫、铜垫、防爆玻璃、压板,塑料垫、铜垫、防爆玻璃、压板依次设置。优选的,所述电器腔门上设置有急停按钮,所述急停按钮设置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器腔门上设置有启动旋钮,所述启动旋钮设置有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侧面设置有喇叭接线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外型美观、装机方便,便于维护,结构强度好;且工作过程中表现稳定,前景广阔,可保证有效地为重要设备提供高质量的电源,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及安全监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器腔门外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器腔门内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本体;11、喇叭接线嘴;2、电器腔门;21、第一防爆连接面;22、人机交互窗口;23、急停按钮;24、启动旋钮;3、电池腔门;31、第二防爆连接面;4、接线腔门;41、第三防爆连接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和接线腔门4,所述壳体本体1内部中空,设置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包括电器腔、电池腔和接线腔,所述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接线腔门4分别对应设置在电器腔、电池腔、接线腔外侧;所述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接线腔门4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防爆连接面21、第二防爆连接面31、第三防爆连接面41,且各腔门上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通过铰链安装在壳体本体1上。进一步的,所述电器腔门2上设置有人机交互窗口22,所述人机交互窗口22与电器腔门2之间设置有防爆层;所述防爆层包括塑料垫、铜垫、防爆玻璃、压板,塑料垫、铜垫、防爆玻璃、压板依次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电器腔门2上设置有急停按钮23,所述急停按钮23设置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器腔门2上设置有启动旋钮24,所述启动旋钮24设置有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本体1侧面设置有喇叭接线嘴11。工作原理:壳体本体1内部的腔室中分为三个腔室,其中电器腔室用于放置电气元器件,电池腔室用于放置电池组,接线腔室用于输入、输出接线;在其外部分别放置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接线腔门4,在对应的腔门上分别设置做了防爆处理的第一防爆连接面21、第二防爆连接面31、第三防爆连接面41,从而给整个壳体本体1提供防爆能力;在电器腔门3上设置的人机交互窗口22、急停按钮23、启动旋钮24分别对应电器腔内部设置电器。人机交互窗口22、急停按钮23、启动旋钮24相关的结构组装方式,均隶属于现有技术范畴,故而在本方案中没有另加赘述。当装置及输出出现故障时,按下急停按钮23,与其连接的微动开关产生相应动作,使其装置停止输出;当旋转启动旋钮24到相应的启动位置时,与其连接的转换开关,相应的转动,接通电源,启动设备。同时,在壳体本体1侧面设置的喇叭接线嘴11,用于线缆的接入接出。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1)、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和接线腔门(4),所述壳体本体(1)内部中空,设置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包括电器腔、电池腔和接线腔,所述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接线腔门(4)分别对应设置在电器腔、电池腔、接线腔外侧;所述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接线腔门(4)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防爆连接面(21)、第二防爆连接面(31)、第三防爆连接面(41),且各腔门上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通过铰链安装在壳体本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1)、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和接线腔门(4),所述壳体本体(1)内部中空,设置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包括电器腔、电池腔和接线腔,所述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接线腔门(4)分别对应设置在电器腔、电池腔、接线腔外侧;所述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接线腔门(4)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防爆连接面(21)、第二防爆连接面(31)、第三防爆连接面(41),且各腔门上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电器腔门(2)、电池腔门(3)通过铰链安装在壳体本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腔门(2)上设置有人机交互窗口(22),所述人机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方蒲绍宁安郁熙王德明宇文博艾国昌于宏溪卓瑞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