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38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源器械领域的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包括两端通透盒体和驱动电源,盒体两端分别套接有前盖丶后盖,驱动电源的一侧设置有电源输出端口,电源输出端口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贯穿前盖,驱动电源外侧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靠近前盖的一端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盒体内腔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耳,连接块与连接耳可拆卸连接,盒体外壁设置有散热格栅,且散热格栅与安装板对接,后盖内腔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安装板远离前盖的一端插接配合,安装块与后盖侧壁之间设置有功能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组装拆卸,便于后期的维护,同时设置有防水防尘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散热结构便于整体散热。

A new power drive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
本技术涉及电源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
技术介绍
直流电源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电保护的控制核心。所有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电源都是用直流电源为主,而且许多大的电网事故发生都和直流系统出现的问题存在关系。当直流回路上产生故障导致电源中断时,需要重新接电源使回路正常工作。当变电所内的接地电网出现短路情况时,地网内的电压就会升高,就会对二次电缆中的电压产生干扰。直流受到抗干扰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影响,恢复直流需要的时间不确定。因此,在直流电压恢复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内部的逻辑回路可能会发生变化,使继电保护装置不能正常运行,不能准确判断故障位置,最终导致不能有效保护整个电网。目前现有的电力领域,提供多电源智能型直流电源装置实现多电源供电,提高了直流电源装置的可靠性及稳定性,集保护、测量、监视、控制、人机接口、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全天候实时监测设备工作状态,做到实时有效快捷方便,保证设备供电正常运行。但是现有的多电源智能型直流电源在装配时,直流电源的驱动盒存在不便于拆卸组装的技术问题,同时驱动盒安装后存在密封性不佳,容易进水进灰尘,此外,电源驱动盒在直流电源长时间运转或者过载运行时会产生热量,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散热。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包括两端通透盒体和驱动电源,所述盒体两端分别套接有前盖丶后盖,所述驱动电源的一侧设置有电源输出端口,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贯穿前盖,所述驱动电源外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前盖的一端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盒体内腔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块与连接耳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外壁设置有散热格栅,且散热格栅与安装板对接,所述后盖内腔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安装板远离前盖的一端插接配合,所述安装块与后盖侧壁之间设置有功能块。优选的,所述前盖开设有出线口,所述电源线活动贯穿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外侧设置有编织束带,所述编织束带通过橡皮筋扎紧于电源线外侧。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多组限位块,多组所述限位块与驱动电源配合卡接,所述安装板内嵌有散热片。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和连接耳均横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插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外侧端螺纹连接有蝴蝶螺母。优选的,所述功能块靠近驱动电源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通透的气孔,所述功能块内腔填充有干燥剂。优选的,所述盒体外侧和前盖丶后盖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卡扣,相邻所述卡扣之间卡接配合,所述前盖和后盖内侧与盒体外侧的接触面覆盖橡胶垫,所述前盖和后盖为柔性塑料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前盖丶后盖配合卡扣之间的卡接安装于盒体的两端,将驱动电源放置于盒体内利用两组可拆卸的安装板安装固定,在后期便于整体的组装拆卸,便于对电源进行维护;本技术在电源线的出线口利用编制束带配合橡皮筋对出线口进行密封防尘,前盖丶后盖与盒体接触面之间的橡胶垫在增加摩擦稳固的同时也增加了接触面的密封性,后盖内的功能块内填充干燥机可实时保证整体内部的干燥,有效进行防水,此外,安装板内镶嵌安装的散热片将整体运转时产生的热量从散热格栅排放到外界,为整体起到散热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拆解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安装后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安装后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盒体,2-前盖,201-出线口,202-编织束袋,3-后盖,4-驱动电源,5-电源输出端口,6-电源线,7-安装板,701-限位块,702-散热片,8-连接块,9-连接耳,901-螺栓,902-蝴蝶螺母,10-散热格栅,11-安装块,12-安装槽,13-功能块,1301-气孔,14-卡扣,15-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包括两端通透盒体1和驱动电源4,盒体1两端分别套接有前盖2丶后盖3,驱动电源4的一侧设置有电源输出端口5,电源输出端口5连接有电源线6,电源线6贯穿前盖2,驱动电源4外侧设置有安装板7,安装板7靠近前盖2的一端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8,盒体1内腔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耳9,连接块8与连接耳9可拆卸连接,盒体1外壁设置有散热格栅10,且散热格栅10与安装板7对接,后盖3内腔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块11,安装块11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与安装板7远离前盖2的一端插接配合,安装块11与后盖3侧壁之间设置有功能块13。其中,前盖2开设有出线口201,电源线6活动贯穿出线口201,出线口201外侧设置有编织束带202,编织束带202通过橡皮筋扎紧于电源线6外侧。安装板7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多组限位块701,多组限位块701与驱动电源4配合卡接,安装板7内嵌有散热片702。连接块8和连接耳9均横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活动插接有螺栓901,螺栓901外侧端螺纹连接有蝴蝶螺母902。功能块13靠近驱动电源4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通透的气孔1301,功能块13内腔填充有干燥剂。盒体1外侧和前盖2丶后盖3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卡扣14,相邻卡扣14之间卡接配合,前盖2和后盖3内侧与盒体1外侧的接触面覆盖橡胶垫15,前盖2和后盖3为柔性塑料材质。本实施例的具体应用为:本技术将驱动电源4放置于盒体1内,驱动电源4两侧通过安装板7配合安装板7内壁的限位块701卡接实现紧固,安装板7两端通过连接块8配合盒体1内壁的连接耳9,利用螺栓901横向贯穿连接块8和连接耳9,在螺栓901的外侧端转动螺纹连接蝴蝶螺母902完成安装板7的紧固,将电源线6一端从前盖2的出线口201插入后,将其电性安装到电源输出端口5,然后利用橡皮筋将编织束带202扎紧,保证出线口201的密封性,将前盖2和后盖3套接与盒体1的两侧,前盖2和后盖3均采用可弯曲的柔性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前盖2丶后盖3内壁的卡扣14与盒体1上下端的卡扣14的卡接,完成对整体的安装。安装板7内嵌的散热片702将热量传递至散热格栅10散出,功能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包括两端通透盒体(1)和驱动电源(4),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两端分别套接有前盖(2)丶后盖(3),所述驱动电源(4)的一侧设置有电源输出端口(5),所述电源输出端口(5)连接有电源线(6),所述电源线(6)贯穿前盖(2),所述驱动电源(4)外侧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靠近前盖(2)的一端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8),所述盒体(1)内腔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耳(9),所述连接块(8)与连接耳(9)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1)外壁设置有散热格栅(10),且散热格栅(10)与安装板(7)对接,所述后盖(3)内腔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块(11),所述安装块(11)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与安装板(7)远离前盖(2)的一端插接配合,所述安装块(11)与后盖(3)侧壁之间设置有功能块(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包括两端通透盒体(1)和驱动电源(4),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两端分别套接有前盖(2)丶后盖(3),所述驱动电源(4)的一侧设置有电源输出端口(5),所述电源输出端口(5)连接有电源线(6),所述电源线(6)贯穿前盖(2),所述驱动电源(4)外侧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靠近前盖(2)的一端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8),所述盒体(1)内腔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耳(9),所述连接块(8)与连接耳(9)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1)外壁设置有散热格栅(10),且散热格栅(10)与安装板(7)对接,所述后盖(3)内腔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块(11),所述安装块(11)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与安装板(7)远离前盖(2)的一端插接配合,所述安装块(11)与后盖(3)侧壁之间设置有功能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驱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2)开设有出线口(201),所述电源线(6)活动贯穿出线口(201),所述出线口(201)外侧设置有编织束带(202),所述编织束带(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石生陈建文曹宏宇冷剑蔡冠华黎颖茵刘志雄何通郑剑锋钱志生王健祥叶梓明莫有光程志秋欧允雄岑添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