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33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包括集成为一体的变频器以及电机绕组,包括分别连接在变频器的三相输出端的转接铜排组件,电机绕组的三相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电线缆连接在转接铜排组件上;转接铜排组件包括第一转接铜排、第二转接铜排以及第三转接铜排,第一转接铜排固定在变频器的三相输出端,第二转接铜排固定在第一转接铜排并横向延伸,第三转接铜排固定在第二转接铜排上并朝向导电线缆一侧延伸,第三转接铜排上固定有连接铜排,连接铜排绝缘安装在变频器的壳体上,导电线缆与连接铜排导电连接;改善现有技术中通过粗电缆作为变频器与电机绕组之间的导电连接方式时,空间受限对于粗电缆不能良好弯折布置的现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频一体机,尤其涉及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变频一体机是集变频器、电机、电气控制于一体的一体化产品,变频器利用变频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来改变输入到电机电流的频率从而实现电机转速的控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将变频器输出部分与电机绕组相连接。

2、常用的连接方式是变频器输出段与电机绕组之间采用电缆连接,在大电流场景中时需要用直径粗大的电缆来连接,但一体机内部空间紧凑导致电缆弯曲受限,造成装配困难、无法固定电缆。

3、因此需要考虑适应大电流导电并替换粗电缆进行导电的方式,有效降低空间占用并保证导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粗电缆作为变频器与电机绕组之间的导电连接方式时,空间受限对于粗电缆不能良好弯折布置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包括集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包括集成为一体的变频器以及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变频器的三相输出端的转接铜排组件,所述电机绕组的三相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电线缆连接在所述转接铜排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的壳体上设有绝缘块,所述连接铜排安装在所述绝缘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铜排的绝缘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导电线缆包括三根细缆,每根的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包括集成为一体的变频器以及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变频器的三相输出端的转接铜排组件,所述电机绕组的三相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电线缆连接在所述转接铜排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的壳体上设有绝缘块,所述连接铜排安装在所述绝缘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铜排的绝缘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导电线缆包括三根细缆,每根的细缆端头均连接有铜接线端子,所述铜接线端子安装在所述连接铜排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夹持细缆的电缆固定夹,所述电缆固定夹包括固定在所述变频器的壳体上的第一半夹,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半夹上的第二半夹,所述第一半夹与所述第二半夹上对应开设有夹持所述细缆的限位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变频器与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铜排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尧王海军马玲玲王均华赵冰徐瑞敏李富城
申请(专利权)人: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