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器、致动器的制造方法及触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可动体振动的致动器、致动器的制造方法及触觉器件。
技术介绍
作为通过振动来通知信息的器件,提出了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支承体、可动体、与支承体及可动体连接的连接体以及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相对移动的磁驱动回路,磁驱动回路例如通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线圈及磁体,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驱动可动体(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在支承体中,第一壳体部件、保持架及第二壳体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359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理想的是,在将第一壳体部件、保持架及第二壳体部件的角部彼此相互重叠时,将第一壳体部件和保持架在角部粘接,将保持架和第二壳体部件在角部粘接。然而,在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因为在规定区域涂布粘接剂耗费时间,所以存在生产率降低的问题。鉴于以上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在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备:/n支承体;/n可动体;/n连接体,其具有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种,且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以及/n磁驱动回路,其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相对移动,/n所述支承体具备:/n保持所述磁驱动回路的线圈及磁体中的一方的保持架;以及/n在第一方向的一侧与所述保持架重叠的第一壳体部件,/n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角附近即第一角部和所述保持架的角附近即第二角部经由第一粘接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构成第一支承部,/n在所述第二角部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角部且在设置有所述第一粘接剂的区域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4 JP 2018-227071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体;
可动体;
连接体,其具有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种,且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以及
磁驱动回路,其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相对移动,
所述支承体具备:
保持所述磁驱动回路的线圈及磁体中的一方的保持架;以及
在第一方向的一侧与所述保持架重叠的第一壳体部件,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角附近即第一角部和所述保持架的角附近即第二角部经由第一粘接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构成第一支承部,
在所述第二角部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角部且在设置有所述第一粘接剂的区域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在所述第二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开口尺寸大于在所述第二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开口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在所述第二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第二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开口,
所述第一孔的内周面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成为内径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增大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成为周向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开口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开口边缘的平面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开口边缘处的长度比所述平面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开口边缘处的长度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支承部设置有第一非接触区域和第一接触区域,在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中,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井宏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