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宏丽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27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信号发射器,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充电触点,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顶板,防护顶板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的底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与壳体相对应的第一限位件,防护顶板的下方设置有与壳体相对应的防护套筒,防护套筒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振动电机,防护套筒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与防护顶板相对应的橡胶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可以有效防止充电装置上的充电触点溅上水渍和灰尘,而且本装置可以对充电触点进行清理。

A robot charging device with pro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335915U)公开了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自动对接充电装置,包括扫地机器人充电站和扫地机器人,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站包括一个水平底板和一个垂直壳体;所述的壳体上安装主信号发射器、顶部信号发射器、充电触点、DC插座和若干个LED指示灯;所述的扫地机器人上设置有充电接触点、中间红外接收器和辅助接收器。该充电装置的优点在于,通过充电站的红外信号来实现对接来实现扫地机器人的充电问题。然而该充电装置由于缺少相应的防护结构,导致充电装置上的充电触点很容易溅上水渍和灰尘,导致充电装置无法对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影响用户对充电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信号发射器,壳体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的顶端设置有信号发射器(1),壳体(4)的底端设置有充电触点(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3),防护机构(3)包括防护顶板(34),防护顶板(34)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支撑脚(33),支撑脚(33)的底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32),电动伸缩杆(32)的顶端设置有与壳体(4)相对应的第一限位件(31),防护顶板(34)的下方设置有与壳体(4)相对应的防护套筒(37),防护套筒(37)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振动电机(36),防护套筒(37)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与防护顶板(34)相对应的橡胶方管(35),防护顶板(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的顶端设置有信号发射器(1),壳体(4)的底端设置有充电触点(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3),防护机构(3)包括防护顶板(34),防护顶板(34)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支撑脚(33),支撑脚(33)的底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32),电动伸缩杆(32)的顶端设置有与壳体(4)相对应的第一限位件(31),防护顶板(34)的下方设置有与壳体(4)相对应的防护套筒(37),防护套筒(37)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振动电机(36),防护套筒(37)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与防护顶板(34)相对应的橡胶方管(35),防护顶板(34)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第二限位件(391),防护套筒(37)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限位件(391)滑动连接的限位套筒(392),防护套筒(37)的内壁上设置有清洁件(3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顶板(34)的下表面两端还设置有与防护套筒(37)相对应的限位弹片(38),限位弹片(38)为“V”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片(38)的材质为不锈钢,限位弹片(38)与防护顶板(34)和防护套筒(37)均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限位弹片(38)上开设有与螺丝钉相对应的安装通孔(39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机器人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件(393)的材质为海绵或超细纤维,清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宏丽
申请(专利权)人:肖宏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