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连接器(电连接器)通常应用于电子组件间的电子信号传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连接器(电连接器)由于其连接可靠、插接方便,能同时满足对快速连接与可靠性的要求,因此,其在航空、航天、车载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常用的连接器(电连接器)大多包括金属壳体、绝缘胶芯、接触件和连接附件等结构,其中,接触件为信号传输的主体部件,为确保连接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接触件通常与绝缘胶芯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以防止接触件出现滑动或脱落等现象。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接触件与绝缘胶芯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一些技术文献采用机器压紧的方法,即将接触件通过机器压制进入绝缘胶芯,通过过盈配合实现二者的紧固连接;另一些技术文献则采用防水胶粘合的方式,即将接触件填充进入绝缘胶芯后,向绝缘胶芯的通孔中注入胶体,待胶体固化成型后,使接触件与绝缘胶芯之间形成紧固连接。然而,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缺陷:1、机器压紧的方法中,需要借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绝缘体(11),其具有一个以上第一通孔(110)和一个以上卡件结构(111),所述第一通孔(110)贯穿所述第一绝缘体(11),所述卡件结构(111)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110)的末端;以及/n第二绝缘体(12),其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1)配合连接,并具有一个以上第二通孔(120),所述第二通孔(120)贯穿所述第二绝缘体(12),并且,/n所述第一绝缘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体(12)经由所述第一通孔(110)、所述第二通孔(120)和所述卡件结构(111)形成贯通连接,/n所述卡件结构(111)容纳于所述第二通孔(12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器组件的胶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体(11),其具有一个以上第一通孔(110)和一个以上卡件结构(111),所述第一通孔(110)贯穿所述第一绝缘体(11),所述卡件结构(111)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110)的末端;以及
第二绝缘体(12),其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1)配合连接,并具有一个以上第二通孔(120),所述第二通孔(120)贯穿所述第二绝缘体(12),并且,
所述第一绝缘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体(12)经由所述第一通孔(110)、所述第二通孔(120)和所述卡件结构(111)形成贯通连接,
所述卡件结构(111)容纳于所述第二通孔(1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件结构(111)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1)一体成型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11)的一侧端部还设置有凹槽(112),所述凹槽(112)的开口方向为所述第一通孔(110)的延伸方向,所述卡件结构(111)位于所述凹槽(112)内,
所述第二绝缘体(12)上还设置有第一凸台(121),所述第一凸台(121)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体(12)上与所述凹槽(112)结合一侧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11)的所述凹槽(112)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一接合部(1120)和一个以上第一卡合部(1121),
所述第二绝缘体(12)的所述第一凸台(121)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接合部(1210)和一个以上第二卡合部(1211),
所述第一接合部(1120)和所述第二卡合部(1211)配合,所述第一卡合部(1121)和所述第二接合部(1210)配合,形成所述第一绝缘体(11)和所述第二绝缘体(12)的所述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胶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部(1121)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卡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子良,陈彩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特思嘉工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