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20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电机,涉及电机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上端盖和下端盖连接不牢固导致在电机的安全使用性能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后端盖朝向前端盖的一侧设有连接圈,连接圈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部,前端盖朝向后端盖的一侧设有卡接圈,卡接圈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卡接部,卡接部内设有用于容纳连接部的夹持空间,前端盖朝向后端盖的一侧设有环形的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筒,限位筒与后端盖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块和通槽使得连接圈和卡接圈进行连接,并通过卡接部对连接部起到夹持作用,通过通孔一、通孔二以及通孔三加强卡接部和连接部的连接,从而保证前端盖和后端盖的连接强度。

An efficient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铁壳电机,第一端盖(上端盖)与第二端盖(下端盖)之间通常采用铆钉紧固,这样不仅使得电机端盖包含的零件数量较多,而且存在铆钉因电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而松脱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无法紧密配合的风险,导致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8835899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机端盖及电机,其技术要点是:电机端盖包括:第一端盖,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端板和从第一端板的外周边缘轴向延伸的第一环形筒体;和第二端盖,第二端盖包括第二端板和从第二端板的外周边缘轴向延伸的第二环形筒体,其中,第二环形筒体的远离第二端板的端部插入第一环形筒体内并与第一环形筒体过盈配合,以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形成封闭腔室。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端盖和下端盖连接不牢固导致在电机的安全使用性能低的问题,同时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电机,通过限位块和通槽使得连接圈和卡接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电机,包括前端盖(1)和后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2)朝向前端盖(1)的一侧设有连接圈(3),所述连接圈(3)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部(5),所述前端盖(1)朝向后端盖(2)的一侧设有卡接圈(4),所述卡接圈(4)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卡接部(6),所述卡接部(6)内设有用于容纳连接部(5)的夹持空间,所述前端盖(1)朝向后端盖(2)的一侧设有环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筒(7),所述限位筒(7)与后端盖(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电机,包括前端盖(1)和后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2)朝向前端盖(1)的一侧设有连接圈(3),所述连接圈(3)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部(5),所述前端盖(1)朝向后端盖(2)的一侧设有卡接圈(4),所述卡接圈(4)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卡接部(6),所述卡接部(6)内设有用于容纳连接部(5)的夹持空间,所述前端盖(1)朝向后端盖(2)的一侧设有环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筒(7),所述限位筒(7)与后端盖(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圈(4)上固定连接有呈L形的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的竖直部与卡接圈(4)之间设有用于容纳连接圈(3)的滑动空间,所述连接圈(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限位块(9)穿过的通槽(10),所述连接部(5)位于夹持空间内时,所述限位块(9)和通槽(10)分别位于连接部(5)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6)包括与卡接圈(4)固定连接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凯鑫电器制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