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12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由水泵(1)、室内热交换器(2)、井下热交换器(3)、电扇(4)和两根金属管(5)组成。室内热交换器(2)和井下热交换器(3)为螺旋管状,两者由两根金属管(5)相连接。金属管(5)内同水泵(1)相连,可将管内的水压向井内水下的井下热交换器(3),在室内热交换器(2)的下方装有电扇(4),由于电扇(4)的风力使风在管内流动,在冬天起到散热的作用,而在夏天起到吸热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结构简单、投入少、耗电省、寿命长、效果好,推广后可以节省大量电能,造福社会。(*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一次性能源有限,用能日益紧缺,而人们冬天用电热器取暖,夏天用空调制冷都要用电,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少用电能而同样可以达到调温目的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由水泵、室内热交换器、井下热交换器、电扇和两根金属管组成。室内热交换器和井下热交换器为螺旋管状,两者由两根金属管相连接。金属管内同水泵相连,可将管内的水压向井内水下的螺旋管,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装有电扇,由于电扇的风力使风在管内流动,在冬天起到散热的作用,而在夏天起到吸热作用。由于室内温度与井水内温度有温差,所以起到了一个将室内温度与井水温度缩小差距的作用。本实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结构简单、投入少、耗电省、寿命长、效果好,推广后可以节省大量电能,造福社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如图1所示由水泵1、室内热交换器2、井下热交换器3、电扇4和两根金属管5组成。室内热交换器2和井下热交换器3为螺旋管状,两者由两根金属管5相连接。金属管5内同水泵1相连,可将管内的水压向井内水下的井下热交换器3,在室内热交换器2的下方装有电扇4,由于电扇4的风力使风在管内流动,在冬天起到散热的作用,而在夏天起到吸热作用。由于室内温度与井水内温度有温差,所以起到了一个将室内温度与井水温度缩小差距的作用。这样我们就以达到室内升温或致冷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温装置由水泵(1)、室内热交换器(2)、井下热交换器(3)、电扇(4)和两根金属管(5)组成,其中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2)和井下热交换器(3)为螺旋管状,之间由两根金属管(5)相连接,并且在室内热交换器(2)的下方装有电扇(4),金属管(5)内同水泵(1)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由水泵(1)、室内热交换器(2)、井下热交换器(3)、电扇(4)和两根金属管(5)组成。室内热交换器(2)和井下热交换器(3)为螺旋管状,两者由两根金属管(5)相连接。金属管(5)内同水泵(1)相连,可将管内的水压向井内水下的井下热交换器(3),在室内热交换器(2)的下方装有电扇(4),由于电扇(4)的风力使风在管内流动,在冬天起到散热的作用,而在夏天起到吸热作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结构简单、投入少、耗电省、寿命长、效果好,推广后可以节省大量电能,造福社会。文档编号F24F5/00GK2739521SQ20042011028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宋佳妮, 黄曾新 申请人:上海市向明中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井水调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温装置由水泵(1)、室内热交换器(2)、井下热交换器(3)、电扇(4)和两根金属管(5)组成,其中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2)和井下热交换器(3)为螺旋管状,之间由两根金属管(5)相连接,并且在室内热交换器(2)的下方装有电扇(4),金属管(5)内同水泵(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佳妮黄曾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向明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