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10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包括步骤:数据采集,采集实际公交运行数据,包括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到发时间;搭建公交运行数据集,包括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利用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的相邻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车头时距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构建服务瓶颈站点识别模型,该模型用来识别公交线路上的服务瓶颈站点;识别公交服务瓶颈站点;进行公交调度,对公交路线上的服务瓶颈站点进行公交调度以提高其服务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公交服务瓶颈站点进行识别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公交调度,实现对服务瓶颈站点的优化,进一步为公交线路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A bus scheduling method based on service bottleneck station iden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交优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国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常规公交的运行可靠性会影响乘客是否选择公交出行,若公交运行可靠性差,会导致公交出行在城市交通中的分担率低,也会影响到道路上其他车辆的运行,造成交通拥堵。目前对常规公交进行优化的分析主要是从公交网络分析网络拓扑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未从公交运行线路上公交停靠的站点进行分析,而站点又和乘客体验到的公交服务水平高低直接相关,若乘客在公交站点的等待时间过长会降低乘客选择公交出行的概率。因此,十分需要从公交站点识别出公交服务瓶颈站点,并进一步通过调度公交的方法对服务瓶颈站点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能识别出公交线路上的服务瓶颈站点,进一步通过调度公交的方法优化服务瓶颈站点,减少乘客在该站点的平均等待时间,进一步为公交优化提供参考,极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采集实际公交运行数据,包括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到发时间;2)搭建公交运行数据集;数据集中包括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利用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的相邻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车头时距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3)构建服务瓶颈站点识别模型;选择公交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这一指标来构建服务瓶颈站点识别模型,并给出判断服务瓶颈站点的标准;4)识别公交服务瓶颈站点;利用数据集中的公交实际运行数据,根据构建的模型识别出公交线路上的服务瓶颈站点;5)进行公交调度;对识别出的公交路线上的服务瓶颈站点进行公交调度以提高其服务能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的数据采集,需先选定进行分析的公交路线,调查该公交路线的公交实际运行数据,包括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到发时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2)中的搭建公交运行数据集,利用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相邻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车头时距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再利用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计算出的数据搭建公交实际运行数据集,记为G,G={Tij,Mij,Hi,Dh,Sh}其中,Tij表示第i辆公交车到达第j个公交站点的时间,Mij表示第i辆公交车在第j个公交站点出发的时间,Hij表示第i辆公交车和第i+1辆公交车到达第j个公交站点的车头时距,Dh表示车头时距的平均值,Sh表示车头时距的标准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3)中的构建服务瓶颈站点识别模型,具体为,选择公交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作为计算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其中,E(W)表示乘客平均等车时间;E(h)表示相邻公交车到达各公交站点的平均车头时距;Cov(h)表示车头时距变异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Sh表示车头时距的标准差,Dh表示车头时距的平均值;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4)中的识别公交服务瓶颈站点,具体为,4-1)计算各站点乘客平均等车时间E(W)及其平均值E1,并根据计算出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E(W)绘制其折线图,据图判断该公交路线大部分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E(W)所在区间,计算出该区间的平均值E2,进一步计算出E1和E2的平均值E3,则E3作为识别公交服务瓶颈站点的标准;4-2)若该公交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比E3小,说明该站点的服务水平较高,无需对该站点进行公交调度;若该公交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比E3大,说明乘客在该站点需等待的时间较长,该站点的服务水平较低,需对其进行公交调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5)中的的进行公交调度,具体为,5-1)给步骤4-2)中判断为服务瓶颈站点的站点调度公交车,该公交车只从起始站到该瓶颈站点,之后从该站点沿公交线路运行;5-2)对进行公交调度后该站点重复步骤4),再次判断该站点是否为服务瓶颈站点,若不是,说明该调度方法有效,若仍为服务瓶颈站点,则重新进行调度,直至该站点不再是服务瓶颈站点。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能识别出公交线路上的服务瓶颈站点,进一步通过调度公交的方法优化服务瓶颈站点,可以减少乘客在该站点的平均等待时间,给乘客更好的公交体验,可以提高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分担率,极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化前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折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化后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折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采集实际公交运行数据,包括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到发时间;2)搭建公交运行数据集;数据集中包括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利用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的相邻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车头时距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3)构建服务瓶颈站点识别模型;选择公交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这一指标来构建服务瓶颈站点识别模型,并给出判断服务瓶颈站点的标准;4)识别公交服务瓶颈站点;利用数据集中的公交实际运行数据,根据构建的模型识别出公交线路上的服务瓶颈站点;5)进行公交调度;对识别出的公交路线上的服务瓶颈站点进行公交调度以提高其服务能力。从识别公交服务瓶颈站点的角度,选取指标乘客平均等车时间E(W),通过实际公交运行数据,计算该指标的值,并绘制该指标数值的折线图,从而对公交路线上的服务瓶颈站点进行识别,对判断为服务瓶颈站点的站点进行公交调度,以优化该站点。实施例选取南京市3号公交路线(往山西路方向)作为一个实例,对本专利技术服务瓶颈站点的识别以及公交调度方法给出进一步说明,该线路起始站以及终点站均为随家仓,为环形公交线路。根据搭建的实际公交运行数据集G中的数据计算出各公交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E(W),如表1所示。表1根据表1中乘客平均等车时间E(W)的数值计算出其平均值E1=221.41,并绘制出优化前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E(W)折线图,如图2所示。根据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E(W)在区间[200,250]内,于是可以计算出E2=250.00,进一步计算出E3=235.71,则E3即为判断服务瓶颈站点的标准。若公交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E(W)大于E3,即可判断该公交站点为服务瓶颈站点,例如本例中的站点Z4可认为是公交服务瓶颈站点。对站点Z4进行公交调度,先增加一辆公交车,令其从起始站直接开往站点Z4,从该站点接到乘客后继续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数据采集;/n采集实际公交运行数据,包括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到发时间;/n2)搭建公交运行数据集;/n数据集中包括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利用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的相邻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车头时距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n3)构建服务瓶颈站点识别模型;/n选择公交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这一指标来构建服务瓶颈站点识别模型,并给出判断服务瓶颈站点的标准;/n4)识别公交服务瓶颈站点;/n利用数据集中的公交实际运行数据,根据构建的模型识别出公交线路上的服务瓶颈站点;/n5)进行公交调度;/n对识别出的公交路线上的服务瓶颈站点进行公交调度以提高其服务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
采集实际公交运行数据,包括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到发时间;
2)搭建公交运行数据集;
数据集中包括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利用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的相邻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车头时距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
3)构建服务瓶颈站点识别模型;
选择公交站点的乘客平均等车时间这一指标来构建服务瓶颈站点识别模型,并给出判断服务瓶颈站点的标准;
4)识别公交服务瓶颈站点;
利用数据集中的公交实际运行数据,根据构建的模型识别出公交线路上的服务瓶颈站点;
5)进行公交调度;
对识别出的公交路线上的服务瓶颈站点进行公交调度以提高其服务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数据采集,需先选定进行分析的公交路线,调查该公交路线的公交实际运行数据,包括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到发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服务瓶颈站点识别的公交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搭建公交运行数据集,利用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相邻公交车辆在各站点的车头时距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再利用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计算出的数据搭建公交实际运行数据集,记为G,
G={Tij,Mij,Hi,Dh,Sh}
其中,Tij表示第i辆公交车到达第j个公交站点的时间,Mij表示第i辆公交车在第j个公交站点出发的时间,Hij表示第i辆公交车和第i+1辆公交车到达第j个公交站点的车头时距,Dh表示车头时距的平均值,Sh表示车头时距的标准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琪蒙素兰程铅杜文凯林淦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