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00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真空集热管、固定真空集热管的支架、与低温水连通的一进水管、与保温水箱连通的一出水管,若干真空集热管构成并联单元组、若干真空集热管构成串联单元组;所述并联单元组上还连接有一温水管,并联单元组的真空集热管分别与温水管连通;所述温水管与串联单元组的第一级真空集热管连通,所述串联单元组的最后一级真空集热管与出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若干真空集热管并联后再串联若干真空集热管的结构布置,通过并联单元组进行分流,从而使低温水在同时注入每一个高温的真空集热管内时做到均匀慢速降温,从而满足真空集热管的冷却收缩率,真空集热管不易受损,确保了真空集热管的正常循环热交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的集 热器领域。(二)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真空集热管串联式结构的太阳能热水器,由于直 接使用大量低温水注入高温集热真空管,往往会引起前几级真空集热管的破损;并联式结构的太阳能热水器在管路中同时向不同 距离的真空集热管注入低温水时,往往会因压力分部不同造成不 均等注入,导致各高温真空集热管内的热交换不能均等输出;存 在不能均匀慢速降温,由于管壁的冷却不均,满足不了真空集热 管的冷却收縮率,往往会引起真空集热管的损坏,从而使真空集 热管的循环热交换不能正常、顺利地进行;而且,长期使有的真 空集热管管壁易产生沉淀物,导致热量不易吸收。(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 问题的太阳能集热器,采用了将真空集热管并联后再串联的结构 布置,确保了真空集热管不易受损,能进行正常循环热交换。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有多根下端封闭的真空集热管、固 定真空集热管的支架、与低温水连通的一进水管、与保温水箱连 通的一出水管,若干真空集热管通过与进水管连接构成并联单元 组、若干真空集热管通过连接管串联构成串联单元组;所述并联4单元组上还连接有一温水管,并联单元组的真空集热管分别与温水管连通;所述温水管与串联单元组的第一级真空集热管连通, 所述串联单元组的最后一级真空集热管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并联单元组的真空集热管分别通过导流管与进水管连 通,所述导流管末端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头部设有至少一个液体流 入口,所述本体尾部设有至少一个液体流出口,所述本体体内设有使所述流入口与流出口相接通的直线结构的阻尼通道,所述阻 尼通道为两个以上。所述阻尼器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头部设有至少一个液体流 入口,所述本体尾部设有至少一个液体流出口,所述本体体内设 有使所述流入口与流出口相接通的螺旋曲线结构的阻尼通道,所 述阻尼通道为两个以上。所述流入口对应腔室内壁设有用于连接导流管的螺纹。所述阻尼通道位于同一圆锥面上。所述阻尼通道为6个,与同一液体流入口连通。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了若干真空集热管并联后再 串联若干真空集热管的结构布置,通过并联单元组进行分流,从而使低温水(一般指0—25度之间的水)在同时注入每一个高温的真空集热管内时做到均匀慢速降温,从而满足真空集热管的冷 却收縮率,真空集热管不易受损,确保了真空集热管的正常循环热交换;2、进水管通过导流管和阻尼器与真空集热管连通,阻 尼器中开有多个阻尼通道,每个阻尼通道的输出量对应相同,管 壁得到均匀冷却,满足真空集热管的冷却收縮率,确保真空集热管不受损坏,提高了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3、阻尼器采用螺旋结构的阻尼通道,低温水沿多个通道同时流 出,形成旋转的状态,易于清除真空集热管内的沉淀物;4、导 流管将低温水尽快向真空集热管底部输送,从而加快热流传输和 对管内污垢清理;5、当某一真空集热管受外力作用破坏,可用 软管桥接,不必导致整个集热器停止工作或报废,产品实用型强; 6、所述流入口对应腔室内壁设有螺纹,阻尼器可直接通过螺纹 与连通低温水的导流管螺纹连接,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四)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阻尼器的整体截面示意图;图3是螺旋曲线结构的阻尼通道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 2,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有多根下端封闭 的真空集热管、固定真空集热管的支架、与低温水连通的一进水 管21、与保温水箱连通的一出水管,若干真空集热管通过与进 水管连接构成并联单元组、若干真空集热管通过连接管27串联 构成串联单元组;所述并联单元组上还连接有一温水管22,并 联单元组的真空集热管分别与温水管连通;所述温水管22与串 联单元组的第一级真空集热管23连通,所述串联单元组的最后 一级真空集热管24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并联单元组的真空集热 管分别通过导流管25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导流管末端连接有阻 尼器26。所述阻尼器包括一本体l,所述本体头部设有一个液体流入口2,所述本体尾部设有6个液体流出口 3,所述本体体内 设有6个相同结构且位于同一圆锥面上的分别使所述流入口与 流出口相接通的直线结构的阻尼通道4,所述阻尼通道末端与对 应流出口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流入口对应腔室内壁设有用于连 接导流管的螺纹5。低温水进入进水管21,通过并联单元组进行分流,然后, 将混和后的温水通过温水管22传输给串联单元组的第一级真空 集热管23,再一级级串联直至最后一级真空集热管24,最后, 真空集热管24通过出水管将管内的高温水(一般指70—100度 之间的水)传输到保温水箱保存。实施例二参照附图3,所述阻尼通道为螺旋曲线结构的阻尼通道,其 他同实施例一。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有多根下端封闭的真空集热管、固定真空集热管的支架、与低温水连通的一进水管、与保温水箱连通的一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若干真空集热管通过与进水管连接构成并联单元组、若干真空集热管通过连接管串联构成串联单元组;所述并联单元组上还连接有一温水管,并联单元组的真空集热管分别与温水管连通;所述温水管与串联单元组的第一级真空集热管连通,所述串联单元组的最后一级真空集热管与出水管连通。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单元组 的真空集热管分别通过导流管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导流管末端连接有阻尼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 一本体,所述本体头部设有至少一个液体流入口,所述本体尾部设有至少 一个液体流出口,所述本体体内设有使所述流入口与流出口相接通的直线 结构的阻尼通道,所述阻尼通道为两个以上。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 一本体,所述本体头部设有至少一个液体流入口,所述本体尾部设有至少 一个液体流出口 ,所述本体体内设有使所述流入口与流出口相接通的螺旋 曲线结构的阻尼通道,所述阻尼通道为两个以上。5、 如权利要求3—4之一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口对应腔室内壁设有用于连接导流管的螺纹。6、 如权利要求3 — 4之一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 尼通道位于同一圆锥面上。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通道为 6个,与同一液体流入口连通。专利摘要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真空集热管、固定真空集热管的支架、与低温水连通的一进水管、与保温水箱连通的一出水管,若干真空集热管构成并联单元组、若干真空集热管构成串联单元组;所述并联单元组上还连接有一温水管,并联单元组的真空集热管分别与温水管连通;所述温水管与串联单元组的第一级真空集热管连通,所述串联单元组的最后一级真空集热管与出水管连通。本技术采用了若干真空集热管并联后再串联若干真空集热管的结构布置,通过并联单元组进行分流,从而使低温水在同时注入每一个高温的真空集热管内时做到均匀慢速降温,从而满足真空集热管的冷却收缩率,真空集热管不易受损,确保了真空集热管的正常循环热交换。文档编号F24J2/46GK201110658SQ20072018404公开日20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有多根下端封闭的真空集热管、固定真空集热管的支架、与低温水连通的一进水管、与保温水箱连通的一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若干真空集热管通过与进水管连接构成并联单元组、若干真空集热管通过连接管串联构成串联单元组;    所述并联单元组上还连接有一温水管,并联单元组的真空集热管分别与温水管连通;    所述温水管与串联单元组的第一级真空集热管连通,所述串联单元组的最后一级真空集热管与出水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