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机器人的货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82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售卖机,具体公开了送货机器人的货仓结构,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设有至少一个货仓,每个货仓内可抽拉的设置有抽屉组件;所述抽屉组件包括托盘、挡板和抽屉门,所述托盘两侧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对应的货仓内侧壁上,所述挡板设置在托盘内侧、以避免托盘完全拉出货仓,所述抽屉门设置在托盘前侧、以实现托盘的抽拉及对对应货仓门框的封闭。其具有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用户体验满意度高的效果。

Warehouse structure of delivery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货机器人的货仓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售货机,具体涉及送货机器人的货仓结构。
技术介绍
送货机器人等均是一种新概念的送货模式,工作人员开启送货机器人货仓,放入货物后,货仓门关闭并开始配送。送货机器人到达配送位置,用户可通过预设的解锁模式解锁送货机器人货舱门,随后取出货物,关闭货仓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的送货机器人存在以下缺陷:(1)侧开门的方式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在狭窄的空间取货;(2)送货机器人需要送的货物通常不止一种,通常是凌乱的放置在货仓内,导致货仓空间利用率不足,送货效率低;(3)无论送货量的大小,给不同的人送货需要同时出动多台送货机器人,资源浪费较大,而若是同时送货,则可能存在误放、误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送货机器人的货仓结构,该结构与送货机器人配套使用,其具有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用户体验满意度高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送货机器人的货仓结构,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设有至少一个货仓,每个货仓内可抽拉的设置有抽屉组件;所述抽屉组件包括托盘、挡板和抽屉门,所述托盘两侧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对应的货仓内侧壁上,所述挡板设置在托盘内侧、以避免托盘完全拉出货仓,所述抽屉门设置在托盘前侧、以实现托盘的抽拉及对对应货仓门框的封闭。进一步的,还包括抽屉开闭感应组件,所述抽屉开闭感应组件包括红外收发装置和反光条,所述反光条固定在挡板内侧,所述红外收发装置设置与反光条对应的货仓内壁上。进一步的,还包括电磁插销锁,所述电磁插销锁包括电磁插销和配套锁扣,所述电磁插销设置在货仓门框顶壁,所述配套锁扣设置抽屉门内侧上方,所述抽屉门即可通过电磁插销锁锁紧在货仓门框上。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电磁插销相连的处理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舱体上方设有与处理器相连的触摸显示屏、扬声器、人脸检测识别/二维码扫描摄像头和单目后视摄像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抽屉门外侧上方设有凹陷的拉手,抽屉门封闭货仓时,所述拉手对应的货仓顶壁上设有与处理器相连的拉手提示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手提示灯为双色指示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货仓顶部设有补光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舱体为全封闭透明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货舱内设多个储物货仓,而每个货仓内设置一个抽屉组件,如此可实现货物分门别类的摆放,取货时只需开启对应的抽屉组件,货物安全性有保障,且更为节能;而单独的抽屉组件为前侧开门的方式,均便于在狭窄的过道内移动;抽屉组件仅设置抽屉门、托盘和挡板,而不设置侧板,货物托盘两侧完全敞开便于横向取出和摆放货物,可最大化使用该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送货机器人使用该货仓结构进行送货,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移动方便、使用方便、货物安全有保障、客户满意度高等明显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货舱封闭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货舱开启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细节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舱体,2-托盘,21-挡板,22-抽屉门,23-拉手,24-拉手提示灯,3-电磁插销,31-锁扣,4-红外收发装置,41-反光条,5-触摸显示屏,51-扬声器,52-人脸检测识别/二维码扫描摄像头,53-单目后视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与送货机器人配套的货仓结构,该货仓结构可直接与本公司的送货机器人配套使用,也可应用到适配的其他送货机器人上。具体来说,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货仓结构包括舱体1、抽屉组件、电磁插销锁、抽屉开闭感应组件和处理器。所述舱体1即为送货机器人预设的用于储物的货舱,本实施例特将所述舱体1外部设置为全封闭透明舱体,便于观察,并根据需要将舱体1中部增设隔板,将舱体内墙分隔为上下两个货仓(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分隔为多个),每个货仓配套设置抽屉组件、电磁插销锁、抽屉开闭感应组件,所述货仓顶部还设有补光灯,以便观察。所述处理器可选用ARM处理器,也可以直接采用送货机器人本身配套的处理系统,其安装位置则设置送货机器人本身处理系统主体所在的位置为最佳,以降低难度,也便于统一的维护管理。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以下部的货仓为例进行说明。抽屉组件可抽拉的设置在货仓内;每个抽屉组件均包括托盘2、挡板21和抽屉门22,所述托盘2两侧通过购买的抽屉滑轨结构滑动安装在对应的货仓内侧壁上,所述挡板设置在托盘内侧、以避免托盘完全拉出货仓,所述抽屉门设置在托盘前侧、以实现托盘的抽拉及对对应货仓门框的封闭;货物托盘两侧完全敞开便于横向取出和摆放货物,相较于侧开门的方式而言,不仅可降低货仓内抽屉组件占用的空间,使其货仓内的空间可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还可以更容易在托盘上进行物品的摆放操作和拿取操作。其中,货仓的门框处的两侧可稍微缩小至于托盘相贴,而挡板则设置为于抽屉门等宽,如此抽屉组件拉出时挡板即可被货仓门框挡住,避免托盘完全拉出;当然,也可以在挡板上设置挡板条后,通过档条与货仓门框相抵来避免托盘完全拉出;只要能够实现避免托盘完全拉出货仓的目的的结构均可。而抽屉门22外侧上方设有凹陷的拉手23,抽屉门封闭货仓时,所述拉手对应的货仓顶壁上设有与处理器相连的拉手提示灯24,以便于及时锁定拉手的位置,并且,拉手提示灯24还可以设置为双色指示灯,抽屉门锁紧时为一个颜色,而未锁紧时则为另一个颜色,以便于管理人员确认抽屉是否锁紧。除此之外,货仓门框应设置在送货机器人前侧,如此可便于在狭窄的过道内移动,并且也不耽误抽屉组件的开闭。所述抽屉开闭感应组件包括红外收发装置4和反光条41,所述反光条41固定在挡板21内侧,所述红外收发装置设置与反光条对应的货仓内壁上,通过红外收发装置4向反光条41发出红外光并接受反光条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来得到挡板21的移动情况,进一步确认抽屉组件的开/闭状态。所述电磁插销锁直接采用市面常规的电磁插销锁即可,一般包括电磁插销3和配套锁扣3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每个抽屉组件对应两个电磁插销锁,电磁插销锁的电磁插销设置在货仓门框顶壁,所述配套锁扣设置抽屉门22内侧上方,所述抽屉门22即可通过电磁插销锁锁紧在货仓门框上,通过电磁插销即可实现抽屉门的开关门操作。所述电磁插销3与处理器相连,以实现自动开关门。每个抽屉组件采用左右双侧电磁插销锁,增加货物安全性。非订单客户及商家,其他人无法打开。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机器人突然死机/断电情况发生时,抽屉门紧锁,无法打开。所述舱体1上方设有与处理器相连的触摸显示屏5、扬声器51、人脸检测识别/二维码扫描摄像头52和单目后视摄像头53。所述触摸显示屏5可显示、查询货物情况等,所述扬声器可实现语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送货机器人的货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内设有至少一个货仓,每个货仓内可抽拉的设置有抽屉组件;所述抽屉组件包括托盘(2)、挡板(21)和抽屉门(22),所述托盘(2)两侧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对应的货仓内侧壁上,所述挡板设置在托盘内侧、以避免托盘完全拉出货仓,所述抽屉门设置在托盘前侧、以实现托盘的抽拉及对对应货仓门框的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送货机器人的货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内设有至少一个货仓,每个货仓内可抽拉的设置有抽屉组件;所述抽屉组件包括托盘(2)、挡板(21)和抽屉门(22),所述托盘(2)两侧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对应的货仓内侧壁上,所述挡板设置在托盘内侧、以避免托盘完全拉出货仓,所述抽屉门设置在托盘前侧、以实现托盘的抽拉及对对应货仓门框的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货机器人的货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屉开闭感应组件,所述抽屉开闭感应组件包括红外收发装置(4)和反光条(41),所述反光条(41)固定在挡板(21)内侧,所述红外收发装置设置与反光条对应的货仓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货机器人的货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插销锁,所述电磁插销锁包括电磁插销(3)和配套锁扣(31),所述电磁插销设置在货仓门框顶壁,所述配套锁扣设置抽屉门(22)内侧上方,所述抽屉门(22)即可通过电磁插销锁锁紧在货仓门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山李帅刘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