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58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00
一种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包括壳体,下夹头单元、下防滑单元、上防滑单元及上夹头单元;下夹头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夹头、第一活动夹头、第一夹头气缸;上夹头单元包括第二固定夹头、第二活动夹头、第二夹头气缸;下防滑单元包括第一防滑固定块、第一防滑活动块及第一防滑气缸;上防滑单元包括第二防滑固定块、第二防滑活动块及第二防滑气缸。如此能够在纱线的拉伸测试时防止纱线的固定端打滑、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Antiskid mechanism of automatic high strength wire strength extens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
本技术涉及纱线性能测试
,特别是一种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
技术介绍
纱线在进行拉伸性能测试时,纱线的固定端由上下两个夹头组夹紧,拉伸测试时拉伸力较大,使得纱线容易在上下两个夹头组中打滑,从而干扰测试的结果,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纱线的拉伸测试时防止纱线的固定端打滑、提高测试的准确性的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且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下夹头单元、下防滑单元、上防滑单元及上夹头单元;下夹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固定夹头、滑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与第一固定夹头相对的第一活动夹头、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夹头朝向或远离第一固定夹头移动的第一夹头气缸;上夹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二固定夹头、滑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与第二固定夹头相对的第二活动夹头、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夹头朝向或远离第二固定夹头移动的第二夹头气缸;下防滑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防滑固定块、活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第一防滑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夹头之间的第一防滑活动块及用于驱动第一防滑活动块移动的第一防滑气缸;上防滑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二防滑固定块、活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第二防滑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夹头之间的第二防滑活动块及用于驱动第二防滑活动块移动的第二防滑气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气缸与第一防滑活动块相对设置,第一防滑气缸驱动第一防滑活动块靠近或远离第一防滑气缸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滑气缸与第二防滑活动块相对设置,第二防滑气缸驱动第二防滑活动块靠近或远离第二防滑气缸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头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一第一升降盘,壳体中于第一升降盘与第一活动夹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连杆,第一弧形连杆的中部通过一第一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一端与第一升降盘的底部抵接,第二端与第一活动夹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头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一第二升降盘,壳体中于第二升降盘与第二活动夹头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连杆,第二弧形连杆的中部通过一第二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一端与第二升降盘的底部抵接,第二端与第二活动夹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连杆或第二弧形连杆的第一端的两侧分别突出设置有一抵接支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夹头或第二活动夹头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活动块的顶面与第一防滑固定块的底面可活动地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滑活动块的底面与第二防滑固定块的顶面可活动地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且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下夹头单元、下防滑单元、上防滑单元及上夹头单元;下夹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固定夹头、滑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与第一固定夹头相对的第一活动夹头、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夹头朝向或远离第一固定夹头移动的第一夹头气缸;上夹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二固定夹头、滑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与第二固定夹头相对的第二活动夹头、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夹头朝向或远离第二固定夹头移动的第二夹头气缸;下防滑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防滑固定块、活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第一防滑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夹头之间的第一防滑活动块及用于驱动第一防滑活动块移动的第一防滑气缸;上防滑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二防滑固定块、活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第二防滑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夹头之间的第二防滑活动块及用于驱动第二防滑活动块移动的第二防滑气缸。如此能够在纱线的拉伸测试时防止纱线的固定端打滑、提高测试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移除活动夹头顶盖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的背面移除底盖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弧形连杆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包括壳体100及设置在壳体100上且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下夹头单元10、下防滑单元20、上防滑单元30及上夹头单元40。下夹头单元10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100上的第一固定夹头11、滑动设置于壳体100上且与第一固定夹头11相对的第一活动夹头12、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夹头12朝向或远离第一固定夹头11移动的第一夹头气缸13。第一活动夹头12与第一固定夹头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4。纱线穿过第一间隙14。上夹头单元40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100上的第二固定夹头41、滑动设置于壳体100上且与第二固定夹头41相对的第二活动夹头42、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夹头42朝向或远离第二固定夹头41移动的第二夹头气缸43。第二活动夹头42与第二固定夹头41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二活动夹头42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活动夹头12的移动方向平行。纱线穿过第二间隙。下防滑单元20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100上的第一防滑固定块21、活动设置于壳体100上且位于第一防滑固定块21与第一固定夹头11之间的第一防滑活动块22及用于驱动第一防滑活动块22移动的第一防滑气缸23。第一防滑活动块22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活动夹头12的移动方向平行。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防滑气缸23与第一防滑活动块22相对设置,第一防滑气缸23驱动第一防滑活动块22靠近或远离第一防滑气缸23移动。上防滑单元30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100上的第二防滑固定块31、活动设置于壳体100上且位于第二防滑固定块31与第二固定夹头41之间的第二防滑活动块32及用于驱动第二防滑活动块32移动的第二防滑气缸33。第二防滑活动块32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活动夹头12的移动方向平行。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防滑气缸33与第二防滑活动块32相对设置,第二防滑气缸33驱动第二防滑活动块32靠近或远离第二防滑气缸33移动。请同时参考图5,第一夹头气缸13的输出轴连接有一第一升降盘132,壳体100中于第一升降盘132与第一活动夹头12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连杆131,第一弧形连杆131的中部通过一第一转轴1312与壳体100转动连接,第一端与第一升降盘132的底部抵接,第二端与第一活动夹头12连接,第一夹头气缸13驱动第一升降盘132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弧形连杆131绕第一转轴1312转动,第一弧形连杆131的第二端可推动第一活动夹头12朝向第一固定夹头11移动,从而夹紧纱线。壳体100内于第一弧形连杆1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133,第一活动夹头12连接第一弧形连杆131的第二端及第一转动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且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下夹头单元、下防滑单元、上防滑单元及上夹头单元;下夹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固定夹头、滑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与第一固定夹头相对的第一活动夹头、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夹头朝向或远离第一固定夹头移动的第一夹头气缸;上夹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二固定夹头、滑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与第二固定夹头相对的第二活动夹头、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夹头朝向或远离第二固定夹头移动的第二夹头气缸;下防滑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防滑固定块、活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第一防滑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夹头之间的第一防滑活动块及用于驱动第一防滑活动块移动的第一防滑气缸;上防滑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二防滑固定块、活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第二防滑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夹头之间的第二防滑活动块及用于驱动第二防滑活动块移动的第二防滑气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且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下夹头单元、下防滑单元、上防滑单元及上夹头单元;下夹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固定夹头、滑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与第一固定夹头相对的第一活动夹头、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夹头朝向或远离第一固定夹头移动的第一夹头气缸;上夹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二固定夹头、滑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与第二固定夹头相对的第二活动夹头、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夹头朝向或远离第二固定夹头移动的第二夹头气缸;下防滑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防滑固定块、活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第一防滑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夹头之间的第一防滑活动块及用于驱动第一防滑活动块移动的第一防滑气缸;上防滑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二防滑固定块、活动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第二防滑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夹头之间的第二防滑活动块及用于驱动第二防滑活动块移动的第二防滑气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气缸与第一防滑活动块相对设置,第一防滑气缸驱动第一防滑活动块靠近或远离第一防滑气缸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高强丝强伸仪的防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滑气缸与第二防滑活动块相对设置,第二防滑气缸驱动第二防滑活动块靠近或远离第二防滑气缸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勇肖合军曾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枭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