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54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包括壳体,盲板,缓冲层,吸收层和末端保护层,所述缓冲层、吸收层和末端保护层叠设于壳体内,所述缓冲层和末端保护层分别置于吸收层两侧,所述末端保护层置于靠近盲板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可提高实验安全性及可靠性。

A device for absorbing the end shock wave in the explosion experiment of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安全科学与工程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
技术介绍
爆燃与爆轰统称为爆炸,爆炸能产生一个冲击波,冲击波扫过后可燃介质变成高温高压产物,可达数十至数百倍初始压力超压。在进行管道爆炸实验过程中,实验管路系统中的超压将达到数十至数百倍初始压力的超压。当爆炸冲击波到达末端盲板时,冲击波将对末端管道和盲板产生巨大的冲击作用,冲击波在盲板产生的反射波又将影响管内爆炸实验流场并且干扰爆炸实验压力的采集。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加长实验管道的同时将压力传感器尽可能地布置在远离末端盲板的位置。很多情况下,实验管道长度受限于实验场地条件,同时更长的实验管道将积聚更多的爆炸能量,加大实验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吸收在实验过程中管道末端处的冲击波,降低对末端盲板的冲击作用和经盲板产生的反射波对实验的扰动作用,提高实验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盲板、缓冲层、吸收层和末端保护层,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壳体上开设螺纹孔,所述缓冲层、吸收层和末端保护层叠设于壳体内,所述缓冲层、吸收层和末端保护层直径与壳体的内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和末端保护层分别置于吸收层两侧,所述末端保护层置于靠近盲板一侧。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和末端保护层材料均为40目不锈钢丝网。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不锈钢丝网层数为5层。优选的,所述末端保护层不锈钢丝网层数为10层。优选的,所述吸收层为泡沫铁镍金属板,所述泡沫铁镍金属板体积密度为0.3g/cm3或0.8g/cm3。优选的,所述壳体和末端盲板均为不锈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不锈钢丝网作为缓冲层和末端保护层,不锈钢丝网具有韧性,同时兼具声学吸收性能,不锈钢丝网分别置于泡沫铁镍金属板两侧,缓冲层可吸收部分冲击波减少对泡沫铁镍金属板的冲击作用,末端保护层对泡沫铁镍金属板起支持保护作用同时吸收未被完全吸收的冲击波。本技术采用泡沫铁镍金属板作为吸收层,泡沫铁镍金属板的多孔结构具有声学吸收性能,可有效吸收爆炸冲击波。本技术吸收爆炸对管道末端盲板的冲力,提高实验安全性。本技术设置在实验管道末端,吸收反射波,降低反射波对实验的干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在管道长度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剖视图。图3是为本技术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中缓冲层、吸收层以及末端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盲板,3、缓冲层,4、吸收层,5、末端保护层,601、全螺纹螺柱,602、六角螺母,7、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及反射波的装置,包括壳体1、缓冲层3、吸收层4、末端保护层5,所述壳体1为一体化成型,所述缓冲层3、吸收层4与末端保护层5叠设在壳体1内,所述腔体1通过螺纹孔7与盲板2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进行管道爆炸实验时,通过全螺纹螺柱601和六角螺母602将腔体1和盲板2安装在管道末端,当冲击波到达管道末端时,先通过缓冲层3吸收掉部分冲击波防止破坏吸收层4,吸收层4中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声学吸收性能使冲击波在吸收层4中得到充分吸收,达到吸收冲击波的目的,此时末端保护层5对吸收层4有支持保护作用和进一步吸收未完全消除的冲击波,从而达到提高实验安全性和准确性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盲板(2)、缓冲层(3)、吸收层(4)和末端保护层(5),所述壳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壳体(1)上开设螺纹孔(7),所述缓冲层(3)、吸收层(4)和末端保护层(5)叠设于壳体(1)内,所述缓冲层(3)和末端保护层(5)为不锈钢丝网结构,所述吸收层(4)为泡沫铁镍金属板,所述缓冲层(3)、吸收层(4)和末端保护层(5)直径与壳体(1)的内径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盲板(2)、缓冲层(3)、吸收层(4)和末端保护层(5),所述壳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壳体(1)上开设螺纹孔(7),所述缓冲层(3)、吸收层(4)和末端保护层(5)叠设于壳体(1)内,所述缓冲层(3)和末端保护层(5)为不锈钢丝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茜熊友明刘理明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