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低蒸发率液氢智能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34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低蒸发率液氢智能储罐,其主要包括真空绝热储罐、冷屏装置、冷屏支撑机构、储罐支撑机构、液氢注入输出装置、蒸发氢排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内胆中的蒸发氢引入冷屏中,解决了蒸发氢冷量未加利用而直接排出、液氢储罐保冷需额外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可远程控制智能自动排放阀对内胆和冷屏中的蒸发氢进行排放,解决了储罐内蒸发氢的压力监测不准确,蒸发氢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支撑结构的尺寸可根据遇冷收缩变形量灵活调整,解决了遇冷收缩时硬性拉扯支撑结构而造成连接强度变差的问题;支撑结构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内部空腔也保持足够的真空度,解决了支撑结构易漏热而造成液氢蒸发率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氢装备,特别涉及一种低能耗低蒸发率液氢智能储罐


技术介绍

1、液氢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零排放的特点,在航天、能源和交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液氢是指将氢气压缩冷却至-253℃使其液化,由于液氢沸点极低的物理特性,故对液氢储存容器的保冷效果要求较高。液氢通常储存于真空绝热储罐中,由于液氢储罐内外温差大,即使储罐有再好的绝热性能,部分液氢也会不可避免地蒸发为气态。液氢的蒸发会导致两方面的损失,一是冷量的损失,即氢气制冷液化所消耗的能量,二是氢燃料的损失,液氢的蒸发会使储罐内压力上升,必须及时排掉,否则会造成储罐爆炸等安全隐患。在固定式液氢储罐中,造成液氢蒸发的主要因素是漏热,可采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降低导热,增加容器内外壁间的真空度,安装多层隔热层,以及使用冷屏等方式减少漏热,从而降低液氢的蒸发率。经过调研发现,现有液氢储罐存在诸多不足,具体如下:

2、(1)现有液氢储罐中,由于氢蒸发造成储罐内压力上升,在进行泄压排放时,并未对低温蒸发氢的冷量加以利用,而是直接将其排到储罐外,这将造成大量的冷量损失;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低蒸发率液氢智能储罐,其由真空绝热储罐、冷屏装置、冷屏支撑机构、储罐支撑机构、液氢注入输出装置、蒸发氢排出装置组成;所述真空绝热储罐由外罐(1)、内胆(2)、变密度多层绝热材料(8)组成,所述外罐(1)和内胆(2)均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内胆(2)嵌套于外罐(1)中,所述变密度多层绝热材料(8)填充于外罐(1)与内胆(2)之间的中空腔内;所述冷屏装置由冷屏(3)、冷屏凸块(4)、催化剂槽(26)组成,所述冷屏(3)内部为中空形式,围绕内胆(2)的圆柱罐体外串联设置双层冷屏,所述冷屏凸块(4)周向均布于冷屏(3)的内壁上,所述催化剂槽(26)设置在冷屏(3)内层中,与冷屏(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低蒸发率液氢智能储罐,其由真空绝热储罐、冷屏装置、冷屏支撑机构、储罐支撑机构、液氢注入输出装置、蒸发氢排出装置组成;所述真空绝热储罐由外罐(1)、内胆(2)、变密度多层绝热材料(8)组成,所述外罐(1)和内胆(2)均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内胆(2)嵌套于外罐(1)中,所述变密度多层绝热材料(8)填充于外罐(1)与内胆(2)之间的中空腔内;所述冷屏装置由冷屏(3)、冷屏凸块(4)、催化剂槽(26)组成,所述冷屏(3)内部为中空形式,围绕内胆(2)的圆柱罐体外串联设置双层冷屏,所述冷屏凸块(4)周向均布于冷屏(3)的内壁上,所述催化剂槽(26)设置在冷屏(3)内层中,与冷屏(3)内部中空腔连通,用于放置仲正氢转化催化剂;所述冷屏支撑装置由6个冷屏外吊耳(6)、6个外罐内吊耳(9)、6个冷屏支撑吊杆机构(5)、3个冷屏中部支撑机构(7)、12个螺栓(27)组成,所述冷屏外吊耳(6)在冷屏(3)外层外壁面上下端分别对称设置3个,且周向均布于冷屏(3)的外壁面上,所述外罐内吊耳(9)在外罐(1)圆柱罐体内壁面上下端分别对称设置3个,且周向均布于外罐内壁面上,与冷屏外吊耳(6)成对设置,所述冷屏支撑吊杆机构(5)通过螺栓(27)与冷屏外吊耳(6)、外罐内吊耳(9)连接,每对冷屏外吊耳(6)和外罐内吊耳(9)间都安装1个冷屏支撑吊杆机构(5)用于固定冷屏装置,所述3个冷屏中部支撑机构(7)周向均布于冷屏(3)的内外层之间;所述储罐支撑机构由外罐支撑底座(12)、内胆支撑柱(10)、内胆支撑底座(13)、楔形滑块(22)、顶部支撑机构(14)组成,所述外罐支撑底座(12)设置于外罐(1)底部,外罐支撑底座(12)内部的中空槽ⅰ(1201)与外罐(1)和内胆(2)之间的中空腔连通,所述内胆支撑柱(10)下端方形支柱(1001)穿过内胆支撑底座(13)的方形通孔(1302)与的楔形滑块(22)配合连接,所述内胆支撑底座(13)焊接固定在中空槽ⅰ(1201)的底部,所述楔形滑块(22)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可在内胆支撑柱(10)和外罐支撑底座(12)间起隔热作用,楔形滑块(22)置于内胆支撑底座(13)内部,楔形滑块(22)的上下平面与内胆支撑底座(13)内部上下平面平齐,所述顶部支撑机构(14)设置于外罐(1)与内胆(2)的顶部之间;所述液氢注入输出装置由液氢注入管道(11)、液氢输出管道(24)、阀门(23)、管道支撑架(25)组成,所述液氢输入管道(11)设置于外罐(1)底部,一端由管道支撑架(25)支撑固定,另一端穿过外罐(1)与内胆(2)连通,所述液氢输出管道(24)设置于外罐(1)底部,一端由管道支撑架(25)支撑固定,另一端穿过外罐(1)与内胆(2)连通,所述阀门(23)设置于液氢注入管道(11)、液氢输出管道(24)上,所述管道支撑架(25)焊接在外罐(1)底部,用于支撑对应管道;所述蒸发氢排出装置由单向阀(15)、蒸发氢排出管道ⅰ(16)、蒸发氢排出管道ⅱ(17)、智能自动排放阀ⅰ(18)、泄压排放管道(19)、温压传感器(20)、智能自动排放阀ⅱ(21)、压力传感器(28)组成,所述单向阀(15)通过螺纹ⅰ(1511)、螺纹ⅱ(1512)连接安装在蒸发氢排出管道ⅰ(16)内,所述蒸发氢排出管道ⅰ(16)设置于内胆(2)的顶部,一端连通内胆(2),另一端与催化剂槽(26)连通,所述蒸发氢排出管道ⅱ(17)设置于内胆(2)的顶部,一端连通内胆(2),一端与蒸发氢排出管道ⅰ(16)连通,所述智能自动排放阀ⅰ(18)安装在泄压排放管道(19)上,所述泄压排放管道(19)设置于外罐(1)下端,一端连通冷屏(3)的外层,一端通往外罐(1)的外部,所述温压传感器(20)安装泄压排放管道(19)内部,用于监测冷屏(3)中蒸发氢的温度和压力,所述智能自动排放阀ⅱ(21)安装在蒸发氢排出管道ⅱ(17)上,所述压力传感器(28)安装在蒸发氢排出管道ⅱ(17)内部,用于监测内胆(2)中蒸发氢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低蒸发率液氢智能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屏凸块(4)有圆柱体凸块(401)、长方体凸块(402)、三菱柱凸块(403)三种形式,冷屏凸块(4)的设置增加了换热面积,且对通入冷屏(3)的蒸发氢有扰动作用,可以增强冷却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低蒸发率液氢智能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屏支撑吊杆机构(5)采用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慧唐洋赵金海莫丽侯绪田牛成成王成林杨文魏建飞谭振兴吴艳辉何玉发王国荣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