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50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屏蔽室,设置在屏蔽室内的检测输送线,与检测输送线输送对接、且贯穿所述屏蔽室设置的第一滚筒输送线和第二滚筒输送线,由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和检测输送线传输行进、并搭载叶片的数个托盘,固定在屏蔽室上的工控机,均设置在屏蔽室内的机械手臂和悬臂横梁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屏蔽室的内壁顶部、且与机械手臂和工控机电气连接、用于识别托盘的型号类别和叶片的布局信息的扫描识别器。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检测效果高等等优点,在X射线检测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An automatic X-ray inspection device for bla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X射线检测
,尤其是一种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X射线检测是利用X射线技术观察、研究和检验材料微观结构、化学组成、表面或内部结构缺陷的实验技术。例如X射线粉末衍射术、X射线荧光谱法、X射线照相术、X射线形貌术等。目前,现有技术中的X射线检测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大多数检测采用人工方式,其检测效率低,且存在辐射大的问题。本文所述的叶片是指发动机涡轮叶片,即航空航天涡轮发动机叶片,汽轮机叶片等,目前,现有技术中暂无发动机涡轮的叶片裂纹检测的装置。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的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屏蔽室,设置在屏蔽室内的检测输送线,与检测输送线输送对接、且贯穿所述屏蔽室设置的第一滚筒输送线和第二滚筒输送线,由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和检测输送线传输行进、并搭载叶片的数个托盘,固定在屏蔽室上的工控机,均设置在屏蔽室内的机械手臂和悬臂横梁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屏蔽室的内壁顶部、且与机械手臂和工控机电气连接、用于识别托盘的型号类别和叶片的布局信息的扫描识别器。进一步地,所述悬臂横梁移动组件包括沿检测输送线方向固定在屏蔽室的内壁顶部的管头平板安装底板,均设置在管头平板安装底板的底部、沿管头平板安装底板方向移动、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平移组件和第二平移组件,固定在第一平移组件的底部的管头安装悬臂支架,固定在管头安装悬臂支架下部的X射线管,固定在第二平移组件的底部的平板安装悬臂支架,以及固定在平板安装悬臂支架的下端、且与X射线管相对布设的探测器。更进一步地,所述悬臂横梁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管头平板安装底板的底部、且互相平行布设的两根滑轨,以及设置在两根滑轨之间的齿带。优选地,所述第一平移组件包括套设在滑轨上的数个滑块,固定在滑块上、且跨接在两根滑轨之间的滑板,从下至上轴承端部贯穿滑板设置、且固定在滑板上的伺服电机,以及固定在伺服电机的轴承端部、且与齿带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进一步地,所述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屏蔽室内的抓手快换组件,所述抓手快换组件包括支架体,卡套在支架体上、且与机械手臂匹配的数个备用抓手,以及设置在支架体上、且与备用抓手的位置一一对应的接近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巧妙地设置屏蔽室作为隔离组件,并利用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和检测输送线传输搭载有叶片的托盘,以实现流水线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2)本专利技术巧妙地采用机械手臂作为检测操作手,当且仅当,搭载有叶片的托盘行进至检测输送线检测位置时,由机械手臂夹持至X射线管与探测器之间,并且实现快速检测;检测后的叶片被放置在托盘上,并进行行进;(3)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手臂由多个拐臂组成,其旋转的角度、位置覆盖更全面,保证检测夹持可靠、检测旋转更全面;(4)本专利技术巧妙地设置了抓手快换组件,以满足多种尺寸的叶片的夹持,以提高适应能力;(5)本专利技术巧妙的设置了接近传感器,为机械手臂快速准确寻找到备用抓手提供保障;(6)本专利技术的X射线管和探测器可相对移动,以实现叶片X射线清洗拍摄;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齿轮旋转,其动作可靠,保障X射线管和探测器运行平稳;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检测效果高等等优点,在X射线检测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示意图(去机械手臂和悬臂横梁移动组件)。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去屏蔽室)。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输送线和机械手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抓手快换组件和机械手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抓手快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悬臂横梁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悬臂横梁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悬臂横梁移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悬臂横梁移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屏蔽室,2-工控机,3-第一滚筒输送线,4-第二滚筒输送线,5-检测输送线,6-机械手臂,7-悬臂横梁移动组件,8-抓手快换组件,9-托盘,10-备用抓手,11-扫描识别器,71-管头平板安装底板,72-第一平移组件,73-管头安装悬臂支架,74-X射线管,75-第二平移组件,76-平板安装悬臂支架,77-探测器,81-接近传感器,721-滑轨,722-滑块,723-滑板,724-伺服电机,725-齿带,726-驱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顶部”、“四周边缘”、“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工控机和扫描识别器为购买所得,其所使用的软件程序为常规技术,在此就不予赘述其具体内容。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屏蔽室1,设置在屏蔽室1内的检测输送线5,与检测输送线5输送对接、且贯穿所述屏蔽室1设置的第一滚筒输送线3和第二滚筒输送线4,由第一滚筒输送线3、第二滚筒输送线4和检测输送线5传输行进、并搭载叶片的数个托盘9,固定在屏蔽室1上的工控机2,均设置在屏蔽室1内的机械手臂6、悬臂横梁移动组件7和抓手快换组件8,以及设置在屏蔽室1的内壁顶部、且与机械手臂6和工控机2电气连接、用于识别托盘9的型号类别和叶片的布局信息的扫描识别器11。在本实施例中机械手臂6为标准件,在此就不予赘述其结构。其中,抓手快换组件8包括支架体,卡套在支架体上、且与机械手臂6匹配的数个备用抓手10,以及设置在支架体上、且与备用抓手10的位置一一对应的接近传感器8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接近传感器81的目的是便于机械手臂6可靠、准确的识别备用抓手1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悬臂横梁移动组件7包括沿检测输送线5方向固定在屏蔽室1的内壁顶部的管头平板安装底板71,均设置在管头平板安装底板71的底部、沿管头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室(1),设置在屏蔽室(1)内的检测输送线(5),与检测输送线(5)输送对接、且贯穿所述屏蔽室(1)设置的第一滚筒输送线(3)和第二滚筒输送线(4),由第一滚筒输送线(3)、第二滚筒输送线(4)和检测输送线(5)传输行进、并搭载叶片的数个托盘(9),固定在屏蔽室(1)上的工控机(2),均设置在屏蔽室(1)内的机械手臂(6)和悬臂横梁移动组件(7),以及设置在屏蔽室(1)的内壁顶部、且与机械手臂(6)和工控机(2)电气连接、用于识别托盘(9)的型号类别和叶片的布局信息的扫描识别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室(1),设置在屏蔽室(1)内的检测输送线(5),与检测输送线(5)输送对接、且贯穿所述屏蔽室(1)设置的第一滚筒输送线(3)和第二滚筒输送线(4),由第一滚筒输送线(3)、第二滚筒输送线(4)和检测输送线(5)传输行进、并搭载叶片的数个托盘(9),固定在屏蔽室(1)上的工控机(2),均设置在屏蔽室(1)内的机械手臂(6)和悬臂横梁移动组件(7),以及设置在屏蔽室(1)的内壁顶部、且与机械手臂(6)和工控机(2)电气连接、用于识别托盘(9)的型号类别和叶片的布局信息的扫描识别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横梁移动组件(7)包括沿检测输送线(5)方向固定在屏蔽室(1)的内壁顶部的管头平板安装底板(71),均设置在管头平板安装底板(71)的底部、沿管头平板安装底板(71)方向移动、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平移组件(72)和第二平移组件(75),固定在第一平移组件(72)的底部的管头安装悬臂支架(73),固定在管头安装悬臂支架(73)下部的X射线管(74),固定在第二平移组件(75)的底部的平板安装悬臂支架(7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诚荆永强孙雪原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瑞奇戈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